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坡向坡位对酸枣接大枣山地枣园产量的影响,从酸枣断根处理、保湿嫁接成活率影响的处理、有机复合肥对山地枣园枣果品质的影响等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地形中的坡位分成坡上、坡中、坡下、山间地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枣树最适宜种植的坡位应为坡中位置为最佳;通过对枣树断根的实验设计,研究发现,断根处理与不断根处理相比,在枣头粗度和平均果重上差异不显著,但在地径、枣头长、二次枝个数、二次枝长度和平均单株鲜枣产量上差异显著;通过对嫁接后的枣树进行封土保湿和套袋保湿两种方法处理后发现,封土保湿方法的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都优于套袋保湿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枣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树为扦插难生根的树种,传统育苗为根孽育苗和嫁接育苗,育苗周期长,成本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利用自动间歇喷雾装置,在全光照条件下,研究了脱毒苹果枣在不同季节、不同的激素水平处理时嫩枝扦插育苗成活率。并对比了脱毒苹果枣和不脱毒的梨枣、桐柏大枣、赞皇大枣嫩枝扦插成活率差异。结果表明,脱毒苹果枣嫩枝扦插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余几个品种,最高成活率97.84%;二次枝的生根率达86.31%,枣头枝生根率为73.80%,而且生长素处理对枣头枝生根率的作用要高于二次枝,使二者差异缩小,为科学选择嫩枝扦插育苗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笋壳法、遮荫网法、笋壳+遮荫网法等3种不同的保湿遮荫方法对油茶树嫁接的成活率、新梢生长及单株鲜果产量进行研究。试验表明,不同的保湿遮荫方法对嫁接成活率、新梢生长及3a后单株鲜果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以采用笋壳+遮荫网进行保湿遮荫处理的效果最好,笋壳保湿遮荫次之。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平榛硬枝嫁接技术,从砧木、嫁接方法、接穗处理等方面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平榛硬枝嫁接的时间为4月上中旬,砧木选用2~3年生实生苗,嫁接成活率高,成活后生长速度较快。不同的嫁接方法,成活率差异显著。劈接的成活率较高,可达到92.7%,切接和插皮接成活率低。不同接穗保湿方法对嫁接成活率有重要影响,蜡封成活率较高,包膜成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圆铃大枣嫁接成活率 ,出圃率 ,2 0 0 2年春季我们通过改进嫁接技术 ,使嫁接成活率达到 85 %以上 ,枣苗出圃率提高到 80 %以上 ,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 育苗地基本情况育苗地设在阳谷国有孟洼苗圃 ,土壤为黄河淤积中壤质潮土 ,地下水位 2m ,pH值 7.2~ 7.5 ,有机质含量 0 .7%左右 ,地势平坦 ,排灌条件良好 ,年均气温 13 .3℃左右 ,年降水 60 0mm ,年日照时数 2 5 46h。嫁接砧木为一年生酸枣种子苗 ,地径 0 .5~0 8cm ,每 667m2 约 60 0 0~ 80 0 0株。以枣头枝和二次枝两种类型枝作接穗。采用劈接 ,双舌接 ,插皮接三种嫁接方法 …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省东江林场引种的7年生西南桦Betula alnoidas和灰木莲Magnoliaceae glanca人工林为对象,分别于阳坡和阴坡设置样带调查其生长表现,分析华南丘陵山地坡向和坡位对2个树种生长的影响,为其人工林规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西南桦胸径在坡向间差异不显著(P0.0 5),坡位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树高在坡向和坡位间均差异极显著,灰木莲胸径和树高在坡向和坡位间均差异极显著,两个树种胸径和树高在坡位间的差异均高于坡向间,且总体上表现出随坡位升高而减小的趋势。(2)2者冠幅的变化规律与胸径一致;西南桦冠长在阳坡随坡位升高而减小,在阴坡则随坡位升高而增大,而灰木莲冠长在阴坡随坡位升高而增大,在阳坡的坡位间差异不显著。(3)西南桦活枝下高和死枝下高仅在阳坡的坡位间差异显著(P0.05),而灰木莲在坡向和坡位间均差异显著;西南桦活枝下高和死枝下高均大于灰木莲,而灰木莲的死枝宿存区段长度大于西南桦。(4)综合生长及自然整枝能力分析可知,坡向和坡位对灰木莲的影响大于西南桦;从早期生长表现来看,灰木莲在阴坡较阳坡适宜,且最宜在下坡种植,而西南桦则在阴坡及阳坡的中下坡均适宜。  相似文献   

7.
探讨夏季摘心对"金丝王"大枣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计4个强度的摘心处理,测定各处理的新生枣头生长量、枣拐生长量、枣吊数、枣吊长、花序数、结果数、果实性状指标,分析不同强度的摘心处理对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摘心处理枣头枝生长量明显小于对照,不同强度的摘心处理枣头枝生长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是重度摘心、中度摘心、轻度摘心。枣拐生长量、枣吊长、花序数随着摘心强度的增强而加大。摘心处理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明显高于对照,中度摘心效果最好,单株结果数为980个,单株产量为12.03kg,显著高于重度摘心和轻度摘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湿地松容器苗嫁接繁殖技术,为良种基地建设提供良种苗木,以湿地松嫩枝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嫁接繁殖方法(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切接法和舌接法)、3种嫁接时间、3种接穗外露长度和2种底盘枝保留方式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繁殖方法的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差异,以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不同嫁接时间的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差异,以4月下旬嫁接成活率最高;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接穗外露长度对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嫁接膜包扎后接穗外露长度小于1 cm时嫁接成活率最高;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砧木保留底盘枝对嫁接成活率及接穗生长表现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薄壳山核桃砧木不同处理对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薄壳山核桃进行大田本砧嫁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砧木进行断根处理,控制伤流是提高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采用挖骨皮接,容器苗断根并短截处理嫁接保存率达74.2%,3-0苗断根移栽并短截处理嫁接保存率72.5%。砧木的断根程度对嫁接苗当年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顺序依次为移植苗铲根断根容器苗断根移栽苗,2-1移植苗铲根并短截处理的嫁接苗生长量平均达到77.34 cm。砧木粗度对嫁接苗当年生长量也有较大影响,砧木地径40-50 mm嫁接苗当年生长量最大为34.09 cm。  相似文献   

10.
大枣接穗的生活力是酸枣改接大枣成败的关键条件之一。接穗蜡封处理后常温贮藏,比不蜡封生活力延长10倍;在低温0~5℃,并填装保湿材料,可贮存150 d以上。这些对提高酸枣嫁接大枣成活率,延长酸枣改接大枣的嫁接时间,具有重大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13a生的湿地松林分为试验对象,在湿地松林分中设置保湿保水沟,开展保湿促脂试验,比较保湿保水沟对湿地松林分松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湿保水沟对提高湿地松松脂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比对照湿地松林分产脂量提高26.8%,表明保湿保水沟对湿地松林分具有显著的促脂作用;不同坡位上湿地松松脂产量差异显著,上坡位湿地松林分松脂产量要显著低于下坡位湿地松林分松脂产量(p<0.01)。  相似文献   

12.
以山定子大树为砧木,设嫁接方法、接穗保湿措施、长穗接、多穗接4个处理进行寒富苹果硬枝高接试验。结果表明:劈接、插皮接,接穗涂保湿剂,嫁接成活率高;采用长穗接、多穗接,可早期获得较高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3.
1997年春,由于嫁接面积大,冬枣接穗母本树少,造成接穗数量短缺。因此,除1a生枣头外,还采集了1a生徒长性枣头、1~3a生二次枝作接穗。用劈接法,砧木为1a生酸枣播种苗(基径粗度0.3~0.5cm)。6月4日对嫁接苗进行了成活率调查,1a生枣头嫁接...  相似文献   

14.
以山梨为砧木,硬枝高接尖把王梨,为保证嫁接成活率和尽早获得产量,该项研究设嫁接方法、生长调节剂应用、接穗保湿措施、长穗接、多穗接5个试验,结果表明:劈接、插皮接、接穗涂保湿剂、应用CTK等生长调节剂嫁接成活率高;采用长穗接和多穗接,可早期获得较高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乡土杨梅进行不同嫁接季节、不同嫁接方法和不同嫁接防护措施等处理,于次年5月份对其成活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是进行乡土杨梅嫁接改造的最适时间,嫁接成活率比夏秋季高,平均达35%,其中插皮接可达54.15%;根据嫁接口砧木的大小可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除春季采用插皮接成活率较高外,其他嫁接方法对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因春季气候干燥,同时采用接穗套袋保湿加牛皮纸遮荫的处理措施,成活率会更高,可达56.4%。通过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嫁接季节、不同嫁接防护措施差异显著,不同嫁接方法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山核桃嫁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完善山核桃嫁接技术,以3年实生山核桃苗为砧木,采用不同质量分数IAA处理接穗、砧木不同处理和枝、芽2种接穗,进行枝接、芽接和根接试验。枝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IAA处理对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为差异显著,不同的嫁接法及砧木的不同处理对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均为差异极显著;芽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IAA、砧木的不同处理对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均为差异显著;根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IAA、砧木的不同处理对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均为差异极显著。采用1.5×10-4的IAA处理接穗、贴皮枝接、移栽苗砧加ABT处理的组合进行山核桃嫁接效果最好,嫁接成活率高达75%。  相似文献   

17.
不同坡地条件木荷人工林的生长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资源管理》2015,(5):70-75
对不同坡向、坡位之间18a生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人工林进行生长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坡向、坡位的木荷林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有极显著差异;阳坡下坡位的胸径均值为9.17cm,树高均值为8.10m,单株材积均值为0.031 617m3;阴坡下坡位的胸径均值为8.84cm,树高均值为7.83m,单株材积均值为0.027 923m3;阳坡或阴坡下坡位的各生长指标均值均分别超过中坡位,中坡位均分别超过上坡位;阳坡生长优于阴坡;下坡位生长情况最佳,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最差。2)不同坡向之间的冠幅和活枝下高均有极显著差异,死枝下高(P>0.05)差异不显著;不同坡位之间的冠幅、活枝下高、死枝下高均有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分别与活枝下高、死枝下高及冠幅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林分生长力的强弱与其自然整枝能力的强弱关系密切。3)由不同坡向的不同坡位DBH/H值可知,木荷林的生长随坡位的上升均表现出树高生长逐渐替代径向生长;郁闭的木荷林分,受到干扰较少,仅产生少量萌枝,表明萌枝的产生与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以金叶珊瑚朴为接穗,普通珊瑚朴为砧木,进行了嫁接繁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接穗粗度、砧木苗龄、嫁接时间、嫁接方法、保湿措施对嫁接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接穗粗度不同而引起的成活率差异最大,达到100%;因砧木苗龄不同而引起的成活率达到78.7%,不同嫁接时间的成活率差达到76.2%,不同嫁接方法的成活率差达到56.2%,不同保湿措施的成活率差达到56.2%.选用健壮的两年生珊瑚朴实生苗作砧木,以金叶珊瑚朴充实的休眠枝为接穗,在早春砧木刚萌动时进行枝接并用塑料袋保湿,成活率最高,达到100%.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红枣树的最佳摘心强度,以密植骏枣为试验材料,采取7种不同强度的枣头摘心处理,测定了各处理的枣头、枣吊生长量、花序量、果实数量与果实性状指标,分析了新生枣头不同强度的摘心处理对枣树枝条生长、花量及产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摘心处理的枣头枝生长量均极显著短于CK,7种枣头摘心处理的枣头枝生长量由小到大依次为T1T2T3T4T5T6CK。摘心促进了木质化枣吊、枣股枣吊和枣头枝枣吊的增长,增加了各类枣吊的花序数与花朵数;T1处理的木质化枣吊生长量、花序数、花朵数极显著高于其他摘心处理,摘心强度越大则其效果越明显。枣头摘心增加了坐果数,T1处理的木质化枣吊上的坐果数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新生枣头枣吊的坐果数随摘心程度的增强而增加。T4处理的单株坐果数与产量均最高,均极显著高于CK;而T1处理的单株坐果数与产量均最低;各处理的单株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T4T3T5T2CKT6T1。不同强度枣头摘心处理的单株产量的构成不同,T1处理的木质化枣吊坐果数占全树坐果总数的81.42%,T2处理的占17.19%,其他处理的均占3.65%;T3、T4、T5、T6、CK的枣头枝枣吊坐果数占全树坐果总数的比例平均为93.78%。同一摘心处理的枣拐生长量、枣吊生长量、枣吊花序量、单果质量从下往上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不同坡向、坡位对桉树造林成活率、树高及胸径的影响。采用桉树组培苗木进行造林试 验,以1年生桉树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调查造林效果,记录样地坡向、坡位,并实测每 株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结果表明,坡向或坡向与坡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桉树造林成活率、树高、胸 径的影响程度均强于坡位,其中坡向对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程度最大;不同坡向对 桉树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造林成活率受坡向的影响最大,不同坡位对桉树造 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坡位对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的影响较小;从阳坡、半阳坡、 半阴坡、阴坡光照依次逐渐减弱,桉树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0.83%、84.18%、77.34%、75.95%,平均 树高从8.59 m减小到7.57 m,平均胸径从6.26 cm 减小到5.43 cm;从阳坡到阴坡,桉树造林成活 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随不同坡位的降低,其变化不明显,但均在中坡 表现出最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