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料是家禽所需能量和蛋白质的物质基础,饲粮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经生物氧化供能,而家禽所需的蛋白质实际上是饲料中的各种氨基酸。准确测定家禽饲料原料有效能和可利用氨基酸是确定家禽营养需要量及优化饲粮配方的关键。在家禽营养研究中,科学合理的评定体系及方法对准确测定饲料原料有效能和可利用氨基酸至关重要。然而,家禽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定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动物因素、评定体系及方法、饲料及原料因素、饲料加工工艺和饲料添加剂等。为此,本文就家禽饲料原料有效能和氨基酸消化率评定体系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且就近3年来本课题组开展的有关肉仔鸡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价工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氨基酸消化率是评定饲料蛋白质生物学效价的重要指标。对内源氨基酸损失进行准确测定可获得精准的氨基酸消化率,不仅可以节约日粮蛋白资源,降低饲料成本,还可减少因氮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无氮日粮法、绝食法、差量法、酶解蛋白日粮法、回归法、高精氨酸法和同位素法等。内源氨基酸损失又与动物、饲养环境、日粮组成(日粮蛋白、纤维、抗营养因子)及测定方法等有关。本文综述了内源氨基酸损失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最佳生产性能,配制满足家禽营养需要的日粮配方和将排泄到环境中的过多养分降到最低,已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蛋白质饲料原料,多通过表观回肠消化率反映其利用率。以表观回肠消化率值为基础配制日粮,低估了饲料原料的氨基酸消化率,导致排泄物中养分含量增加。通过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校正表观回肠消化率所得的标准回肠消化率,能克服表观回肠消化率的局限性。作者讨论了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和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的估测方法,并对其在肉鸡饲料原料氨基酸营养价值评定中的应用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4.
准确评估内源氨基酸损失是建立家禽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或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模式的基础。在现有方法中,无氮饲粮法(NFD)测定家禽基础内源氨基酸损失的一致性或可重复性最高。先前很多研究所采用的无氮饲粮配方不同,为减小结果变异,无氮饲粮的配制需要建立统一标准。此外,家禽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还需考虑品种和日龄等因素以及饲粮特异性内源氨基酸损失。本文讨论了家禽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的可重复性问题,并推荐了标准无氮饲粮配方。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国内外对动物营养需要研究的深入,以可消化氨基酸作为评定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按可消化氨基酸进行日粮配制达到共识。肉鸭作为世界四大家禽之一,具有生长快、耐粗放,对疾病的抵抗能  相似文献   

6.
<正> 由于工厂化养禽业对家禽加强了饲养管理措施,促使其对日粮中配合饲料的营养价值和代谢能的综合平衡要求提高,因而建立起现代的标准饲养体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标准问题当前在全世界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研究出日粮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标准。家禽的饲养标准,应以不降低生产力和减少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前提,采用日粮中氨基酸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7.
纤维对家禽内源氨基酸排泄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测定家禽内源氨基酸的排泄量,是实现按可消化氨基酸配制家禽饲粮的关键.目前测定家禽内源氨基酸的方法有3种,即绝食法、蛋白质精度回归法和无氮日粮法.由于盲肠微生物、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影响内源氨基酸的排泄量,因而目前多主张采用去盲肠动物无氮  相似文献   

8.
根据饲料可消化氨基酸进行家禽日粮配合冯定远一、引言传统的家禽日粮配合是根据粗蛋白及主要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进行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方便,只要根据实验室营养分析指标就可直接选择饲料计算日粮配方。进入70年代和80年代,随着对各种蛋白质资源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饲料营养价值的准确评价是研究动物营养需要和进行日粮配方的前提和基础。在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中,尼龙袋法(Nylon Bag Technique)和动物的消化过程紧密结合,其测定结果同体内试验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且重复性好、操作相对简单,便于大批样品的研究,在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特别是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方面被广泛采用.Orskov和McDonald等还提议建立尼龙袋法的饲料养分标准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30多年来,饲料生产者一直给家禽和猪的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合成氨基酸改善了饲料中氨基酸的平衡。合成氨基酸除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外,还通过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比例减少饲料生产成本。然而,随着生产合成氨基酸发酵技术的进步,合成氨基酸的价格日趋降低。但是,单一氨基酸可代替的完整蛋白质(intact protein)的数量则有限。当家禽和猪喂补充大量合成氨基酸的低蛋白质日粮时,就很难获得最佳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显然,动物为了达到最佳生长性能必需摄入最低限量的完整蛋白质即肽。当给家禽和猪饲喂蛋白质含量略低但补充  相似文献   

11.
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组成的基础日粮只能满足家禽对主要养分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需要,而其他多种必需营养成分,如限制性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则需由添加剂补充。为了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和防止饲料养分损失及饲料变质,也需加入某些营养性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饲料供应不足乃世界性问题,我国蛋白质饲料紧缺亦日趋严重,实现对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准确、客观评定是合理利用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先决条件。因此,如何客观评价饲料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价值,是各国学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主要课题。近年的研究表明,满足畜禽蛋白质的需要实质上是满足其氨基酸的需要,蛋白质的营养实质是氨基酸的营养。在畜禽饲养及营养学中,评定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的方法已逐渐被摒弃,研究重点已转到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生物学效价评定方面,即以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评定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体外法测定氨基酸生物学效价…  相似文献   

13.
3种内源氨基酸测定方法的准确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无氮口粮法(PF法)、回归法(REG法)、高精氨酸法(HA法)测定生长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流量,并以3种方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值对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AID)进行校正,通过校正后消化率值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变化的平稳性来判断内源氨基酸测定值的准确性.选用体质量28 kg的阉公猪6头,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形瘘管.饲喂6种试验H粮.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别为0、5%、10%、15%、20%和25%.采用6×6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持续时间8 d.其中前5 d为H粮适应期,第6天连续采集食糜24 h,以测定AID和采用PF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值计算回肠标准消化率(STID).第8天每头猪日喂1次高精氨酸饲粮,然后连续24 h采集回肠食糜,以便用HA法测定内源氨基酸值并计算回肠真消化率(RID).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EG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流量,除廿氨酸、脯氨酸外,都比PF法的测定的值低(P<0.1);PF法与HA法比较,在10%~25%日粮蛋白质浓度范围内,低估了内源氨基酸的损失(P<0.01).除苯丙氨酸、缬氨酸外,必需氨基酸AID随蛋白质水平增加呈二次性提高(P<0.05).必需氨基酸STID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和二次性降低(P<0.05).而RID在20%的饲粮粗蛋白水平内呈恒定平稳状态,完全不依赖于饲粮蛋白质水平(P>0.05).本试验可得出以下结论:REG法和PF法低估了饲粮内源氨基酸损失,HA法是估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较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粗饲料在反刍动物日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对粗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反刍动物营养理论认为 ,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 ,约有 70 %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用于合成菌体蛋白质 ,同时也会造成饲料氨基酸氮的损失 (李建国等 ,1 999)。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营养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进入小肠的氨基酸数量 ,改进其平衡 ,而饲料小肠氨基酸量取决于瘤胃降解率及其氨基酸量。目前对粗饲料降解后残渣中的氨基酸含量研究较少 ,现有的一些研究表明 ,精饲料在瘤胃降解后残渣中的氨基酸含量可采用未降解前的氨基酸含量参数 ,而粗饲…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营养是猪营养研究的重要方面。饲料中氨基酸的消化率是反映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重要参数。内源氮的测定是测定真消化率的必要步骤。本文针对猪的内源氮测定方法、改进措施及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动物内源氮和氨基酸损失是影响饲料消化率和动物氮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氮来源。本文对影响内源氮和氨基酸损失的采食量、体重、环境、日粮蛋白、纤维、抗营养因子等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标准化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标准化是最迫切的科研方向,这是由世界蛋白质饲料资源有限决定的。多年的研究表明,首先在日粮氨基酸水平必须制订家禽饲养标准,这样可减少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而不降低生产力。近10年形成的日粮结构中,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后备鸡混合料中添加合成DL-蛋氨酸,使含硫氨基酸水平达到0.53%,可使蛋白质水平从45日龄开始降至14%,培  相似文献   

18.
鸭饲料氨基酸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拿大学者Sibbald IR于1976年首次提出测定鸡饲料真代谢能(TME)值的生物学试验法(简称TME法)。Likuski等人已于1978年将TME法用于鸡饲料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并将该法扩展到脂肪及矿物质营养价值的评定,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但这些只是用于鸡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关于鸭饲料代谢能的测定方法还在探讨中,笔者通过有关试验检验了TME法用于测定鸭饲料代谢能值的可行性。国外有关鸭对饲料氨基酸利用率的研究很少,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是在检验了TME法适宜鸭饲料代谢能值测定的基础上,检验TME法用于测定鸭饲料氨基酸利用率的可行性,并通过鸭和鸡对饲料氨基酸利用率的比较,为完善家禽的蛋白质营养研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技术,同时测定几种常用鸭饲料的氨基酸利用率,为确定鸭的营养需要量及合理配制鸭的饲粮提供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1原因引起家禽蛋白质与氨基酸缺乏,总的来说是由于家禽摄入蛋白质不足或消耗过多,以及1种或某几种氨基酸不足而造成。饲料中的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含量不足,是最常见的原因。家禽常用饲料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有较大差异,在谷物和糠麸类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较少,营养价值不完善,尤其缺少蛋氨酸和赖氨酸,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养殖户都非常关注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并一直把蛋白质这个指标作为评价饲料好坏的标准,但是家禽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构成蛋白质的多种氨基酸的数量和相互比例的需要.当前,在鸡的日粮配合中氨基酸指标已逐步取代蛋白质作为计算日粮配方的指标,蛋白质指标只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