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2.
通过采取不同类型药剂防治松毛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化学农药溴氰菊酯防治,灭虫率达98.4%~98.3%,但大部分松毛虫的天敌亦被灭杀,翌春复查,虫口密度3~5条.株-1,林分仍存潜在威胁;使用Bt生物杀虫剂和灭幼脲防治,灭虫率达99%以上,林中有益昆虫正常活动,翌春复查,虫口密度0~1条.株-1,可以看出:采用生物杀虫剂防治松毛虫效果最好,可有效杀死和消灭松毛虫,还不污染环境,不杀伤杀死各种农林作物害虫的天敌,对人畜均不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3.
4.
5.
松毛虫赤眼蜂在落叶松毛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 ma dendrolimi)防治落叶松毛虫(Dendrolim us superans)是生物防治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桦南县2010-2012年在6个林场开展了释放赤眼蜂卡防治落叶松毛虫试验,对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蜂卡卵平均出蜂率70%、80%、85%.落叶松毛虫卵平均寄生率30%、40.70%、41.37%效果良好.应用赤眼蜂防治森林害虫,具有一定的持续效果.在林间连续3年释放不同蜂量的松毛虫赤眼蜂,落叶松毛虫卵的寄生率提高6.1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多年来采取林冠喷洒化学农药防治松毛虫,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等缺点,根据北方松毛虫下树越冬习性,于1985~1988年,进行其越冬期地面化学药剂喷雾和撒施毒沙防治。经对2 000余亩松林的生产性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幼虫下树始见期3~5天至始盛期,在树干基部及其地表半径50cm范围内喷雾,施用2.5%溴氰菊酯5ml/亩或20%速灭杀丁7ml/亩,防治效果均在98%以上;在高山、远山及水源缺乏的林区,在树干根际处施撒速灭杀丁毒沙,以7ml兑水1kg,并拌入15kg河沙,每株施50g,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云南松毛虫是柏木上的主要食叶有害生物,通过比较人工摘茧、氧化乐果治理、灭幼脲治理、白僵菌治理、苏脲I号胶悬剂混合白僵菌治理几种不同方法的治理效果,结果显示;苏脲I号胶悬剂与白僵菌混用是治理云南松毛虫的最好方法,在3龄前幼虫期能较快速有效控制云南松毛虫对柏木的危害,也能长期有效地抑制云南松毛虫大发生。 相似文献
8.
云南松毛虫是柏木上的主要食叶有害生物,笔者通过比较人工摘茧、氧化乐果治理、灭幼脲治理、白僵菌治理、苏脲Ⅰ号胶悬剂混合白僵菌治理得出结论:苏脲Ⅰ号胶悬剂与白僵菌混用是治理云南松毛虫的最好方法,在3龄前幼虫期能较快速有效控制云南松毛虫对柏木的危害,也能长期有效地抑制云南松毛虫的大发生。 相似文献
9.
明纹柏松毛虫是危害侧柏、油松、白皮松等树木的重要害虫之一。本文对明纹柏松毛虫的形态特征、种类分布及生物防治技术作了介绍,并对其防治技术了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林木逐年长高,林业上利用人工放蜂的方法已适应不了防治森林害虫的要求,笔者研制出一种半球形菊花状的放蜂包,采用飞机释放防治松毛虫。试验表明,此形状的蜂包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飞机放蜂的寄生效果与蜂包着树率的高低、飞机撒播的密度、松树的密度及针叶保存率等存在着直接关系;飞机每667m^2放蜂量比人工放蜂减少2/3,且不影响寄生率,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油松毛虫测报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 a观测摸清了油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油松毛虫各虫态发生期与物候期的关系;采用漏斗法调查油松毛虫越冬基数,使2001年、2002年虫口密度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73.3%和54.6%,有虫株率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3.3%和15%;应用有效基数预测法对2003年、2004年油松毛虫发生量进行预测,发生量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96.4%和95.8%。在测报基础上对油松毛虫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油松毛虫防治的新剂型———20%米螨胶悬剂,大面积采用仿生物制剂灭幼脲Ⅲ和灰喜鹊无公害防治技术,为北京地区油松毛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全面应用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六种Bt产品杀虫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种苏云金杆菌(Bt)产品在15、20、27℃条件下感染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试验结果比较,总体结果是Foray48B产品毒力最高,其次是苏州和科瑞森。6种Bt产品平均杀虫效果,20℃比27℃时试虫死亡率下降19.4%,15℃比20℃时试虫死亡率下降32.2%。3种Bt稀释浓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均以稀释800倍效果最好,当浓度降低1半时,平均试虫死亡率下降12.3%,当浓度增加1倍时,平均试虫死亡率下降1.6%。在20℃以下时,温度对Bt的杀虫效果影响显著,平均每降低1度,试虫死亡率下降6.4%。低温条件下,增加Bt使用剂量并不能提高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