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沙地榛园防护林营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航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3,36(3):32-33
沙地榛园营建防护林能降低风速、防风固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调节土壤和空气湿度及平衡温度,改善榛园的小气候,防御各种自然灾害对榛树生长与结实的影响,能显著提高榛树产量品质。同时,营造防护林时应选择适宜的树种,科学规划和栽植。 相似文献
4.
沙地幼龄榛树的树冠和根系较小,可在行间空隙间种绿肥和其他短生长期经济作物。合理间作既能充分利用光能,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使榛园在前期有一定经济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利用间作物覆盖地面,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水土流失,还有防风固沙作用,改善生态条件;同时,间作能缩小地面温度变幅,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文章就沙地幼龄榛树间作提出间作的原则和方法,为类似地区的果树间作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抚顺市是国内率先发展大果型平欧杂交榛子的地区,近年来,抚顺市大果榛子经济林产业实现快速发展,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杂交榛子发展中,也出现了良莠不齐,形成了许多低质低产杂交榛园。低质低产杂交榛园主要表现分为过度育苗损伤型和放任发展型及个别品种不结果或连年抽条枯死。提出了低质低产杂交榛园改造技术措施:对过度育苗损伤型,有目的地选择根萌的旺盛枝条3~5株,进行培养,修剪采取少干丛状形;对多年未曾整形修剪的榛园,加强修剪。并提出榛子树修剪方法。同时论述了修剪需要观察和掌握的事项及榛子树修剪的几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沙地建立平欧杂种榛园初期,通过在防护林带内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试验,结果表明:榛园建园初期,在防护林带内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并保留茎秆,可增强林带的防护能力,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减少抽条现象的发生,减轻风沙对幼树的为害,促进树木的生长。玉米防护带可降低风速,减少园内的水分蒸发,提高了温湿度,有利于改善榛树授粉条件,延长了授粉时间。 相似文献
7.
8.
9.
滨淮农场果园队现有8.2hm2成龄苹果园,为IO~12年生。其主要品种有国光、祝光、元帅、辽幅、富士等品种。1991年以前,由于管理粗放、病虫害发生严重、树体结构差等原因,致使果园基本无产量或低而不稳,果实品质差,几乎到了败园的地步。1991年成立果园队后(隶属杨林管站管理),以苹果优质丰产为目标,狠抓了果树低产改造和骨架造型,取得了明显效果。苹果产量从1994年的O.8万kg上升到1995年的1.6万kg和1996年的巴5万kg。树势日渐好转,病虫害得到基本控制,骨架趋于形成,一级果从零上升到40%以上。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狠抓土、…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在抚顺县设立试验区,对野生榛林一序多果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一序多果是野生榛子结实的基本特性;在目前经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应适当控制一序5果及5果以上果序;在坚果膨大期,对多果序进行人为处理,一序保留3~4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15.
对平榛外植体不同取材时期和外植体种类对初代培养的影响及增殖培养阶段不同激素对增殖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种类与取材时间是平榛离体培养的关键,最佳外植体为休眠过后室内萌发的嫩梢顶芽,其污染率低,萌芽率可达83.33%;适宜平榛离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DKW培养基;芽分化阶段较好的培养基为DKW+TDZ 1.0mg/L+IBA 0.01mg/L+GA0.2mg/L;继代增殖培养阶段,细胞分裂素TDZ和生长素IBA的组合最有利于芽的增殖生长,其最适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增殖倍数为3.2. 相似文献
16.
榛子属榛科榛属 ,种仁含油约 4 8% ,可榨油 ,并可入药 ,喜光、耐寒 ,为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喜排水良好 ,肥沃的酸性土壤 ,萌芽力强 ,当年枝可长 1 .5m左右。目前随着人们馈赠亲友、出门旅行对榛子需求量的增加 ,人工设置苗圃种植榛子 ,市场前景很乐观。1 整地选择一块地势开阔、通风透光、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地带 ,提前整地可使土壤颗粒变小 ,孔隙度增加 ,有利于蓄水保墒 ,采用带状整地方式。2 种子催芽( 1 )混沙催芽。将温水浸过的种子与 2倍的冰雪混合埋入地下 ,上边盖上草帘 ,播种前半个月将混雪种子取出 ,按种沙 1∶ 3混沙催… 相似文献
17.
榛为桦木科榛亚科榛属,全世界约有18~20个品种,我国只有8种。黑龙江省有2种,即榛(CorylusheteropyllaFisch.)和胡榛(C.mandshurica)。榛子是黑龙江省乡土木本油料树种,分布广泛。榛仁含油率54%~65%,高于大豆和苏子,与木本油料之王———核桃的含油率不相上下,并含有16%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
平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平榛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DKW 5mg·L-16-BA 0.01mg·L-1IBA中加入维生素C2.0g·L-1可有效抑制褐化的发生。附加64.42mg·L-1腐胺、58.10mg·L-1亚精胺和20.20mg·L-1精胺有利于外植体芽体的萌发与生长,经初代培养后茎段切口可产生愈伤组织,并可直接成芽;以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在培养基DKW 0.01mg·L-1IBA 2.5mg·L-1TDZ 32.21mg·L-1腐胺 29.05mg·L-1亚精胺 10.10mg·L-1精胺上,平榛愈伤组织可诱导分化出不定芽,加多胺的处理有利于提高芽体萌发率和加快生长。在培养基1/2MS IBA0.25mg·L-1上生根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野外定点观察、抽样调查和室内试验测定等方法,对平榛白粉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平榛白粉病各个发生阶段症状特点明显,每年发病初期为5月下旬~6月初,叶面和叶背均能出现明显的褐斑,表面覆盖白粉状物;发病高峰期为6月下旬~7月下旬;8月末秋季在白粉层上散生闭囊壳。病原菌侵染循环周期为1年,1、2年生植株相对抗侵染能力较弱,随着林龄增加,抗侵染能力增强。榛林密度大,病害发生率较高,北坡榛林病害发生程度较南坡严重。可通过调整榛林密度增加通风透光度,控制病害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不同缢根材料对平欧杂种榛苗木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科尔沁沙地栽培的辽榛3号(84-226)、辽榛7号(82-11)和达维(84-254)3个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h.×Corylus avellana L.)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材质、不同粗度的缢根材料对平欧杂种榛压条苗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基径、生根长度以及地上部分的影响。结果显示:科尔沁沙地栽培的平欧杂种榛在繁育苗木时,采用22号铁丝(?=0.711mm)作为缢根材料,效果最佳,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