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目的]为腐殖酸在烤烟上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点大区对比方法,研究了河南烤烟上施腐殖酸225 kg/hm2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施腐殖酸的临颖和罗山两点株高及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方城点表现出一定优势,株高和叶片数分别比对照增加2.4~6.0 cm和0.1~1.3片。与对照相比,施腐殖酸的3点都增产,平均增产12.7%,产值平均增加1 666.5元/hm2。施腐殖酸处理与对照相比,均价相差不大,上、中等烟比例临颖和方城点高于对照,罗山点低于对照,烟叶总糖含量降低,蛋白质和烟碱含量略有提高,中部叶钾含量提高,钾氯比提高。[结论]腐殖酸肥能促进烤烟植株发育,利于烟叶正常落黄,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品质,使烟碱等内含物质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2.
3.
2005年在昆明宜良做了不同腐殖酸用量对烤烟生长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一定量的腐殖酸能促进烟株生长和增加烟叶产量。在所有的处理中,产量提高最多的是施用腐殖酸8g/株,增幅15.8%,其次是施用12g/株,最低的是16g/株。对于烟叶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施用腐殖酸12g/株>16g/株>8g/株>4g/株>对照。尽管施用12g/株的产量和产值均不错,但烟叶中糖份和淀粉含量偏高,对品质不利;而增施腐殖酸到16g/株不但产量产值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烟叶的质量。综合烟叶产量和品质,效果较好的是施用腐殖酸8g/株的处理。总之,施用腐殖酸能促进烟株生长和增加烟叶产量,但不是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4.
5.
钾对烤烟碳代谢及其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施钾量对烤烟碳代谢和其品质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固定氮、磷水平(N 90 kg/hm2,P2O5 180 kg/hm2),设置不同钾肥(K2O)施用量(0、90、180、270和360 kg/hm2)对烤烟碳代谢及其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施用适量钾肥提高烤烟中后期烟叶蔗糖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促进烟叶由氮代谢向碳代谢的适时转换。在烤烟移栽后30和45 d,烟叶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在烤烟移栽后60、75和90 d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施用钾肥有利于降低烤烟生长前期的碳积累,而促进烤烟生长后期碳的积累代谢。[结论]适宜的施钾量为270 kg K2O/hm2,在此条件下,烤烟产量最高和烤烟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腐殖酸钾不同追施时期对土壤钾素和烤烟含钾量的影响,为烤烟生产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烟85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常规追钾(CK,在烤烟移栽后30 d一次性施入硫酸钾225 kg/hm2),在烤烟移栽后30 d、50 d和70 d各施1/3硫酸钾基础上,将剩下2/3的硫酸钾以腐殖酸钾(150 kg/hm2)形式分别于移栽后30 d(T1)、50 d(T2)和70 d(T3)追施,研究其对土壤钾素和烤烟含钾量的影响。【结果】与常规追钾处理比,腐殖酸钾追施处理烤烟移栽后90 d和120 d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3.43%~44.31%和3.93%~12.61%,移栽后120 d土壤缓效钾含量较移栽后90 d的降幅均<5%,而常规施肥处理降幅达12.55%。烤烟生育期不同部位烟叶含钾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均在移栽后60 d达高峰。与常规追钾处理比,移栽后30 d追施腐殖酸钾处理采烤后下部叶含钾量提高27.31%,移栽后50 d追施腐殖酸钾和70... 相似文献
7.
8.
9.
为优化漫灌条件下的烤烟配套施肥措施,提高种烟收益,改善烟叶品质,以基肥的形式增施不同用量的水溶性腐殖酸,研究其对烤烟种植收益、常规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与常规施肥相比,增施900 kg/hm2腐殖酸,烤烟产量增加12.35%,产值提高17.16%,净效益提高9.31%,综合经济性状表现最好。腐殖酸增施量与烤烟产量、产值和增施净效益符合二次相关关系,试验最高产量、产值和增施净效益对应的最优增施量分别为924.56、935.94、706.46 kg/hm2。增施腐殖酸使烤烟烟碱含量显著提高21.53%~43.06%,氯离子含量显著降低24.80%~55.20%,显著改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对酮、醇、酸和酯(内酯)类致香物质含量和致香物质总量有提高作用,使烟叶新植二烯与其他类别致香物质总量的比值不同程度降低。增施腐殖酸有利于提高单料烟香气量,增添焦香或干草香韵,但用量高于900 kg/hm2会降低感官评吸质量。在漫灌栽培条件下,添加706~900 kg/hm2的水溶性腐殖酸可兼顾种植收益和初烤... 相似文献
10.
11.
12.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执政纲领,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该文结合青海省大通县城乡绿化建设实际,在总结大通县“十一五”林业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具备的优势条件,提出了发挥林业主体作用,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原则、目标和对策,为大通县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文章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的出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深入学习与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性及其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绿色理念的重大现实意义,其不仅承载着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而且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阐述了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绿色发展的成效及其经验,并提出了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与乡村绿色振兴战略的若干思考及其具体对策;主要思路包括了以乡村“四生要素”(生产、生态、生活、生命)为主线,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乡村为平台、农民为主体的基本实施体系,强化并推动公众参与的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系统工程建设;具体对策要把握8个环节,即因势利导发展乡村生态经济、充分发挥农业多样功能优势、严格防控农村面源污染扩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宣传普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洁净环境保障绿色化生产、促进生态化与产业化的融合、探索创立保护与利用耦合体。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安吉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经过十几年的坚持不懈和艰苦奋斗,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走出了一条既具时代特征又有安吉特色的发展路子,积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创造了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发展协调、社会和谐等诸多成果,形成了特色鲜明、鲜活生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综合分析现有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与相关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基础上,确立了衡量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个层次,第一层次分为3个指标,第二层次分为9个指标,第三层分为38个指标;并通过采用专家打分方法,赋予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相应的权重,指标权重赋予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对各指标元素的依赖程度,而经济发展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此外,根据不同区域实际所处功能区的不同,需要调整指标与相应权重以更贴近当地发展定位。研究最终结果将为实用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设计与计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新时期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中学德育教育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农村中学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理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高风险性、公益性强、以及与其他发达国家独特性等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目前面临的问题,从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从整体上看,楚国的生态环境处在第二个温暖期。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表明,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是楚国农业发展的前提,确定了中国古代南方稻作农业发展的方向,为楚国的崛起和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