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报道从患细菌性烂鳃,烂嘴的加州鲈鱼病灶中分离到滑动粘细菌F5,F25,经多次水中感染,圾使健康的加州鲈鱼及多种池塘鱼类致病,死亡。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质粒DNA电泳分析,两株菌属同一个种,定名为柱状纤维粘细菌。  相似文献   

2.
鳖烂甲病的死亡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鳖烂甲病的死亡原因及防治方法伍四清,程太平(湖北省沙市市水利局)(湖北农学院养殖系)1991年夏天在湖北荆州地区一养殖场发现一种以腐烂背甲为主要特征的鳖病,我们称之为"烂甲病"。该病的特征是初染病的鳖,在背甲部有少量疣状突起,用刀片划破可挤出淡黄色病...  相似文献   

3.
人工养鳖、生态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原来腐生性的产气单胞菌转变为病原体,形成“烂甲病”。提出科学投饵,分级饲养,定期消毒,改良水质,晒甲等预防措施,病鳖在100ppm四环素或土霉素水体饲养,同时投喂呋喃唑酮药饵,剂量为每千克鳖0.2-0.5克,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美国青蛙烂嘴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往往在美国青蛙越冬后患病,尤其是把美国青蛙放在环境恶劣的越冬棚内越冬,越冬棚通风换气条件差,阴暗潮湿,水质没有及时消毒,也没有及时换水,再加上越冬放养密度大,最容易患此病。 症状:美国青蛙患此病后,口上下颌的外表面色素消退、发白、腐烂,有时也发红,这是出血的缘故。随着病灶的发展,发白区可蔓延至头顶,随之病蛙口腔腐烂,粘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烂嘴、烂脖子、烂爪』致病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目前对我所“烂嘴、烂脖子、烂爪子”病鳖进行了致病菌的分离培养,菌种提纯、菌种鉴定、人工感染及药物敏感性等进行了研究,初步得知,该病的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经药敏试验确定其对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丁胺卡那等敏感性较强。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用鳖:原发性病鳖及人工感染用鳖均来自本所,体重150~300克。2.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SS培养基、克氏双糖铁培养基。以上培养基经分装,高压灭菌28小时培养过夜,无菌即可使用(SS培养基除外)。3.菌株:用无菌方法从患…  相似文献   

6.
白头白嘴病、烂鳃病都是食用鱼类和观赏鱼类的常见病、多发病。每年流行季节长,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防病措施,往往引起幼鱼和成鱼大批死亡,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影响观赏鱼类品种的选育,而且还严重影响金鱼出口创汇任务的完成。现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室的硒究成果,以及笔者在各地推广应用所取得的经验,简要介绍,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7.
8.
从患烂皮病的棘胸蛙(Rana spinosa)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等方法鉴定该致病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同时,通过抑菌圈法研究了该菌株对11种抗生素、11种中草药、4种消毒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头孢曲松、阿莫西林、链霉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对四环素、红霉素不敏感;未观察到黄芪、茵陈对该菌的抑制作用,忍冬藤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依次为紫花地丁、金银花与甘草、鱼腥草、大青叶与柴胡、陈皮、黄连;致病菌株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依次为:高锰酸钾﹥三氯异氰脲酸﹥硫酸铜﹥氧化钙。  相似文献   

9.
10.
鳖,俗称水鱼、甲鱼,是一种名贵、经济价值很高的水产品。它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又是传统的药物,具有滋阴清热,平肝益肾等功能。因此深受群众的喜爱。在养殖范围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病害问题明显突出,现介绍几种常见的鳖病及其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白底板病病原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患白底板病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肾、肝、脾分离出致病力较强的细菌TS6-1和TS6-2。同时样品经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在脾、肝、肾组织细胞质中观察到直径为30 nm病毒样颗粒。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分离菌株及患病鳖内脏组织过滤液均可导致中华鳖发病死亡,TS6-1和TS6-2的LD50分别为3.2×107CFU/mL和1.0×108CFU/mL。以患病鳖肝、脾组织的过滤液注射健康鳖后,3~5天内所有鳖全部死亡。通过对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判定TS6-2属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同时对TS6-1进行了16S rRNA分子鉴定,将测定的序列递交NCBI进行BLAST同源序列比对,与迟缓爱德华氏菌的16S rRNA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9%),该序列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DQ884466。结合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判定TS6-1属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由此认为中华鳖白底板病由病毒和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混合感染引起。药敏试验结果表明,TS6-1对先锋V、丁胺卡那敏感,TS6-2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敏感。  相似文献   

12.
甲鱼腐皮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信云 《淡水渔业》2000,30(5):40-40
1 症状患腐皮病的病鳖外部表现为背腹甲块状充血发炎 ,四肢、颈部、尾部、裙边等处皮肤溃烂 ,解剖这种重危病鳖 ,就会看到内部器官都有病变 ,一般肝脏肿大 ,且有大量米粒状白色斑点 ,有的肝脏呈腐皮状 ,肾肿大 ,脾呈黑褐色 ,肠道无食物。2 治疗将病鳖捞起后放在装有浓度为 30mg L的高锰酸钾溶液的盆里浸泡 1~ 2小时 ,然后将药液稀释到 3mg L的浓度继续浸洗 ,次日重复上述作法 ,根据病情轻重 ,一般处理 3~ 5次就可以移到隔离池去治疗。病鳖入池后先引食 1~ 2天 ,然后投喂药饵 ,第一天每公斤饲料加土霉素 8克 ,第二天起药量减半 ,…  相似文献   

13.
在野生条件下, 中华鳖种群密度小,且自身有逃离恶劣生态环境的能力,加之自身抗病能力较强,所以,自然界中鳖病较少发生。在人工高密度养殖生产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和水环境的恶化,影响了中华鳖的正常生理发育,导致各种鳖病的发生、流行,甚至大批死亡,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笔者几年来在养殖中华鳖的实践中总结的经验阐述如下。一、中华鳖发病的原因1.人为因素  生产过程操作不慎,可造成鳖体受伤而感染各种病菌;放养密度过大,导致中华鳖的相互争斗致伤而感染疾病;忽视鳖病的预防工作,为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等等。实践…  相似文献   

14.
山瑞鳖与中华鳖的养殖生长和形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瑞鳖与中华鳖的养殖生长和形态比较@郑文彪@粱淡茹@肖智@方昆阳¥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刘顺元@林蠡@孟帆¥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资源环境管理处山瑞鳖与中华鳖的养殖生长和形态比较郑文彪粱淡茹肖智方昆阳(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广州510631)刘顺元林蠡孟帆(广东省...  相似文献   

15.
马光  葛京 《河北渔业》2005,(4):43-43
红脖子病是我县目前中华鳖发病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潜伏期长,病程短,来势凶猛,给养殖户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从事水产推广、疾病防治工作多年,碰到不少病例,获得了一些防治红脖子病的成功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沙鳖是中华鳖的地方种,也是一种名贵的、经济价值较高的特种水产养殖动物。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华鳖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我国中华鳖养殖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积累时期,随着炒种期的结束已步入稳定的发展期。在产业积累时期所忽视的一些问题也日渐突出起来,成为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仅就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对促进中华鳖产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中华鳖的品质和养殖效益,急需研究中华鳖质量安全体系的关键技术,特别是稚鳖的培育技术。目前,稚鳖大多在温室培育,而温室培育因水体小、密度高、病害多、大量换水和使用抗生素等,造成生产成本高,药物残留高,鳖的品质严重下降。为此,我们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网箱培育稚鳖试验研究,现将试验情况及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水域的选择试验点选择在生态养鳖中心的一口成鳖养殖池,面积16亩,水深2.2m左右,水域的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体肥度适宜、无敌害生物,水位易控制,日照条件好,环境安静,其水源主要为天然水。二、网箱结构与设置养…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血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在温室养殖条件下中华鳖的血象。红细胞数为(1.29±0.42)×1012/L。白细胞数为(1.22±0.44)±109/L。血红蛋白为(8.66±1.95)g%。白细胞分类百分比依次为:中性粒细胞(47.1±11.3)%、淋巴细胞(29.4±13.5)%,嗜天青粒细胞(15.0±6.3)%、嗜碱性粒细胞(7.8±2.8)%、单核细胞(0.67±0.67)%、嗜酸性粒细胞(0.15±0.26)%。中性粒细胞核指数为0.7651±0.1013。  相似文献   

20.
2003年6月,玉田县大安镇龙爪子村甲鱼养殖场、户,先后发生甲鱼肝肾综合症,死亡甲鱼达200多只,给养殖场、户造成很大损失.为有效控制病情,笔者到现场对发病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该病进行了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