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荔枝可滴定酸与维生素C的测定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2,6-二氯靛酚测定荔枝维生素C,其结果在44.12-64.3毫克/100毫升之间,稳定性、重现性都很好,并且与滴定酸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旋转设计的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含水率对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为番茄生育期精确灌溉及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番茄的生长发育规律并结合第1穗果的发育动态,将番茄全生育期划分为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和品质形成期5个阶段,各阶段均设置5个不同的土壤含水率(12.0%~14.4%,14.4%~16.8%,16.8%~19.2%,19.2%~21.6%,21.6%~24.0%)进行水分控制,采用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用NaOH滴定法测定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建立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不同阶段土壤含水率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因子主效应、单因子效应、耦合效应分析及模型寻优。【结果】在快速膨大期进行土壤水分调控对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影响最大,品质形成期土壤水分调控的影响次之,苗期土壤水分调控的影响最小。其他生长阶段土壤含水率控制在16.8%~19.2%时,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随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和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随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增加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变化,但不受苗期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耦合效应分析表明,品质形成期与苗期、始花结果期土壤含水率对番茄可滴定酸的积累有正交互作用;苗期和始花结果期与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之间,以及快速膨大期与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之间有负交互作用。【结论】番茄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和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依次控制在18.6%~19.1%,18.8%~19.3%,18.5%~19.0%,18.7%~19.2%和18.4%~18.9%时,番茄可以获得较高的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3.
以鲜食、制干,早熟、晚熟,口味酸、甜等24个不同枣种质资源果实为试材,对其果实风味品质的相关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水量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不断上升,而果实含水量和VC含量逐渐下降;全红果实各风味品质指标在不同种质间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口感评价等级与糖酸比、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和VC呈极显著负相关,固酸比值介于60~90、糖酸比值介于45~65时果实的口感风味为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与含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果实成熟期的早晚与糖酸比和固酸比存在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固酸比、糖酸比、含水量在种质间均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喷施赤霉素(GA)、脱落酸(ABA)、克裂一号、α-萘乙酸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设置赤霉素、脱落酸、克裂一号、α-萘乙酸钠和空白对照5个处理,测定壶瓶枣单果重、果形指数、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常规品质指标,探讨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壶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脆熟期α-萘乙酸钠处理的枣单果重显著高于GA、ABA处理,分别高出17.83%和12.13%。脆熟期GA和α-萘乙酸钠处理的果形指数显著高于ABA处理,同时完熟期α-萘乙酸钠处理显著高于克裂一号处理,高出6.69%。3脆熟期克裂一号处理后的果实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脆熟期ABA和α-萘乙酸钠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CK处理;完熟期ABA处理显著高于CK、α-萘乙酸钠处理,分别高出25.11%和32.57%。完熟期α-萘乙酸钠处理的枣果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GA处理的,高出17.18%。表明喷施赤霉素、脱落酸、克裂一号、α-萘乙酸钠等处理不会降低壶瓶枣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田间测定了等离子坤元水溶剂对骏枣果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枣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坤元水溶剂对骏枣黑斑病具有防治效果,且效果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坤元水溶剂100倍液、150倍液在施药后15、30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83.54%、82.28%;85.71%、81.14%,与其他药剂相比防治效果差异性显著;坤元水溶剂300倍液不同施药次数下,枣果的单果重及制干率差异不明显,不能说明对枣果质量具有促进作用,需进一步研究和试验。  相似文献   

6.
枣果黑斑病对南疆红枣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枣果黑斑病对红枣产量、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在新疆阿拉尔市第一师农科所枣园分别采集不同发病程度的‘骏枣’和‘灰枣’果实,对其外观及内在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同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发病枣果中链格孢霉毒素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健康枣果相比,发病‘骏枣’鲜果质量降低5.33%~45.61%,‘灰枣’鲜果质量略有增加,果形指数增加,但2个品种的红枣在硬度、质量含水量、L*(亮度)、△Eab(色差)等外观品质明显下降;维生素C质量分数、蛋白质、含糖量、可滴定酸等内在品质均明显下降。在‘骏枣’和‘灰枣’病果均检测到交链孢菌酮酸(TeA)、交链孢酚单甲醚(AME)和交链孢酚(AOH)3种毒素,未检测到交链孢烯(ALT)。黑斑病发生后对南疆红枣产量和品质均产生显著影响,同时枣果中含有3种链格孢霉毒素,影响红枣的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新疆南疆阿拉尔市枣园不同时期枣花、枣果上黑斑病菌的带菌量,确定枣果黑斑病的侵入时期和侵入部位,明确防治该病害的关键时期。【方法】在阿拉尔市周边3个枣园分别采集不同时期的枣花、枣果,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其进行分离,并对分离物进行鉴定,用交链格孢菌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时期枣花及枣果各部位带菌量。【结果】在不同时期采集的枣花及枣果各部位均分离到了链格孢菌,累计获得276个分离物,经鉴定均为A.alternat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在枣花上就能检测到枣果黑斑病菌,其平均含量为2.11μg/100 mg,在栆果上果肉中链格孢菌含量最高,其中胴部果肉含量最高为20.12μg/100 mg,果柄处果肉为9.34μg/100 mg,胴部果皮11.48μg/100 mg,果柄处果皮为3.84μg/100 mg。【结论】枣果黑斑病菌在红枣开花期就可以感染枣花,病菌可在枣果果肉中大量潜伏侵染,待黑斑病显症时,果肉中已有大量病菌存在,对枣果黑斑病的药剂防治应提前至红枣开花前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秀山金银花"的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量,为制定其质量检查标准提供试验数据.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X K的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结果灰毡毛忍冬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量分别在8%和3%以下,渝蕾1号的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量分别在8%和2%以下.结论:秀山金银花的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量均符合药典友分不得超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3.0%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普通桃、油桃和蟠桃为试材,研究了桃果实果胶、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果实大小与果实硬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原果胶和可溶性果胶含量分别与果实带皮硬度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总果胶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大小与果实硬度之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信阳茶区不同嫩度茶鲜叶灰分 蛋白质含量与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中含有的灰分和大量蛋白质对茶叶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灰分除了在制茶过程中会有少量掺入外,大部分都来自鲜叶中,且鲜叶经过加工其含量不发生显著变化。大量的蛋白质也来自鲜叶。鲜叶是制茶的原料,其老嫩程度决定着茶叶质量的优劣。本实验分析了不同嫩度鲜叶中总灰分、水溶性灰分、粗蛋白的含量差异,目的在于为新梢采摘,提高信阳毛尖茶的品质,提高茶叶安全卫生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广西热带农业》1990,(2):2-7,34
本文探讨了广西一种特殊的热带植物桄榔(Arenga pinnata)果实中所含的一类蛋白酶对蛋白质变性剂的耐受性,发现该酶在60℃、PH13、75%乙醇、50%曲拉通(Triton)、0.5%十二烷基肌酸钠(Sarkosyl)、8M 尿素、3M 盐酸胍中保持了较高活性,揭示了该酶有特殊的结构和可能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金丝小枣枣果为原料,通过酒石酸铁法对其多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化学发光分析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枣果中多酚类物质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在体外保护DNA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对由.OH引起的DNA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间苯三酚和邻苯二酚浓度为60μg/mL时对DNA的保护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修剪对幼龄期灰枣、骏枣枣头及枣吊的影响.[方法]以喀什2年生灰枣、骏枣为试材,于2010年春季枣树萌芽前进行修剪试验.[结果]修剪对灰枣和骏枣枣头萌发的影响不同,0、1A、2A和3A四处枣头平均萌发率灰枣均高于骏枣,1B、2B和3B处灰枣小于骏枣.其中0处枣头萌发率灰枣大于66;,而骏枣不足23;.灰枣0处枣头萌发率为“八”字修剪大于“人”字修剪,1A、2A处分别大于1B、2B处,3B处大于3A处;骏枣0处枣头萌发率为于高60 cm大于80 cm,1B、2B、3B处分别大于1A、2A、3A处.灰枣和骏枣枣吊平均萌发率均为1B、2B和3B处高于1A、2A和3A,并且这种差值在骏枣上表现的更明显.0、1A、1B、2A、2B、3A和3B六个调查点位的枣吊平均萌发率和枣股平均萌发枣吊数灰枣均高于骏枣.其中枣吊平均萌发率灰枣分别较骏枣高35.0;、39.1;、6.8;、56.6;、9.3;、36.7;和7.2;,枣股平均萌发枣吊数灰枣分别比骏枣多萌发1.1、2.0、1.2、1.9、1.3、0.5和0.6个.[结论]灰枣“八”字修剪0处枣头萌发率大于“人”字修剪,骏枣干高60 cm0处枣头萌发率大于80 cm;灰枣枣头萌发率总体为A处高于B处;骏枣枣头萌发率B处均高于A处.枣头平均萌发率0、1A、2A和3A四处灰枣高于骏枣,1B、2B和3B处灰枣小于骏枣.枣吊平均萌发率和枣股平均萌发枣吊数均为灰枣高于骏枣.枣吊平均萌发率灰枣和骏枣均为B处高于A处.  相似文献   

14.
万寿菊根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枣缩果病病原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万寿菊根甲醇、氯仿、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枣缩果病三种病原菌:细交链孢菌、聚生小穴壳菌和橄榄色盾壳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万寿菊根粗提物对枣缩果病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粗提物对枣缩果病三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分别为79.77%,66.20%,70.26%,其次为丙酮、无水乙醇。有效抑菌成分有待进一步分离确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枣裂果问题,探讨枣果纤维素酶对裂果发生的影响。[方法]以陕北主栽品种木枣、骏枣和团枣的不同成熟期枣果的果皮和果肉为材料,采用还原糖法(DNS法),通过酶液提取和酶活性测定,分析不同样品中的纤维素酶活性,探讨不同裂果性品种、不同时期以及枣果不同组织中纤维素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抗裂性木枣不同成熟期纤维素酶活性变化差异显著,其中脆熟期活性最高;极易裂性骏枣不同时期酶活性变化也呈显著差异,裂果后活性明显下降;较易裂性团枣不同时期酶活性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同组织间纤维素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品种间易裂性骏枣纤维素酶活性高于抗裂性木枣和较易裂性团枣。[结论]易发生裂果的脆熟期酶活性高,抗裂性好,而裂果一旦发生会导致酶活性降低,并且裂果现象的发生与组织间的酶活性变化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枣果单果重、可食率和灰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木枣为供试材料,研究在不同氮磷钾配施条件下木枣果实的单果重、可食率和灰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对枣果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在尿素用量为每株1.0 kg、过磷酸钙用量为每株1.0 kg、硫酸钾用量为每株0.5 kg(6号处理)时,单枣重达到最大11.055 g。在尿素用量为每株0.5 kg、过磷酸钙用量为每株1.5 kg、硫酸钾用量为每株0.5 kg(7号处理)时,可食率达到最大96%。在尿素用量为每株1.0 kg、过磷酸钙用量为每株1.0 kg、硫酸钾用量为每株0.25 kg(9号处理)时,灰分最大为4.53 g·100 g-1。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科学》2016,(1):100-103
为了解决滴灌条件下骏枣枣园结果能力下降,果实品质较差等问题,以8年生骏枣枣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骏枣进行摘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摘心处理对脱落性枣吊数量、木质化率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枣吊长度、枣吊叶片数量、木质化枣吊数量、单果重、单株产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乙烯利和高锰酸钾疏除枣果的浓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3年试验,探明枣的化学疏果,主要是对圆锥形幼果的疏除。乙烯利疏果的适宜浓度为60mg/kg,高锰酸钾为1000mg/kg.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4类色谱柱分离枣果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效果.结果表明,BDS型色谱柱分离枣果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效果优于ODS型色谱柱,C18型液相色谱柱分离枣果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效果优于CN型液相色谱柱.4种色谱柱中,分离效果最好的是反相柱填料为Hydersir BDS C18(250 mm ×4.6 mm,5μm)的色谱柱;最佳分离条件为:柱温18℃,压强2 MPa,流速0.6 mL/min,流动相甲醇与水的体积比为93:7,磷酸含量300 mg/kg,进样量5μL.该条件下,金丝小枣样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可得到良好分离.  相似文献   

20.
以红肉、黄肉、白肉等3种不同果肉颜色的5个桃品种为试材,分析不同发育阶段果实大小、糖、酸、叶绿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从盛花后35~65 d生长速度缓慢,65 d至成熟期间增长较快,这段时间生长趋势表现为明显的单"S"形曲线;不同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但总体呈上升态势;各品种可滴定酸含量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表现为完全成熟时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成熟前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