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禽消毒是养禽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带禽消毒能有效地杀灭禽舍内空气及生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禽舍环境,抑制氨气产生,对保障禽群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养鹅场疫病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养鹅业发展速度较快,新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养鹅场逐渐增多,搞好卫生和防疫工作是保证养鹅业安全、健康发展的关键。综合性防疫措施应包括养鹅场的场地选择,鹅场卫生管理、卫生防疫措施、检疫制度、环境消毒、粪便的无害处理、尸体处理与加工、饲料加工、预防接种等,严格说建立自繁自养及无特定病原(SPF)的措施也应纳入综合防治措施之列。  相似文献   

3.
鸡场消毒主要是为控制疾病传播途径,清除或杀灭物体表面的有害微生物或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从而有效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卫生消毒工作是养鸡场综合性防疫措施中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养鸡场必须要有一整套健全的消毒方案,才能有效地消灭散播于环境、鸡体表面及工具上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但在养鸡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消毒误区,导致消毒达不到理想效果,引发疾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养鸡过程中的消毒误区及消毒措施进行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特禽生产发展较快,但许多疾病也随之而来,由于某些特禽生理指标尚未掌握,疾病诊疗困难,有些疾病则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致使一些养户对特禽疫病束手无策,为此积极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防治特禽的疾病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结合理论与实践,现简要地谈一谈特禽场(舍)的消毒。消毒是对动物体内、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进行清除和杀灭,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消毒可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或阻止传染病继续蔓延,是特禽场中一项重要的防疫措施。1消毒方法凡清除和…  相似文献   

5.
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防疫措施之一,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畜体表面及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以达到预防控制疫病的发生。1现状1.1病原体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正>养禽场消毒的目的是要消灭或减少禽场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确保禽群健康。规模养禽场的规划布局和禽舍结构应符合动物防疫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对于规模养禽各个环节的消毒,消毒液的配制和更换,紫外线的照射等都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7.
带鸡消毒是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带鸡消毒能有效地杀灭鸡舍内空气及生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创造良好的鸡舍环境,对保障鸡群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带鸡消毒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种鸡场的防疫工作非常重要,深圳某种鸡场在1995年以前由于防疫工作搞得不好,种鸡月平均死亡率一直在3%以上,大肠杆菌病及禽霍乱时有发生,白痢杆菌病阳性率较高,鸡新城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也有所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防疫措施不完善,使病原微生物有可乘之机,造成该场严重经济损失。经实施综合性防疫措施后,自1996年以来全场生产保持良好。现将该场实施的综合性防疫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营好特禽场,消毒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消毒是把病原体从特禽的周围环境中彻底消除的最根本措施,是在病原微生物侵入特禽体之前就将其杀死。现将具体的消毒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消毒工作是保障规模化猪场安全生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防疫措施,能彻底杀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净化饲养环境,保障猪群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使猪群处于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之中,保证猪群健康正常生长,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实现养猪生产安全、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猪场主必须增强消毒意识,制订消毒程序,购买环保高效的消毒药物,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切实做好规模化猪场的卫生消毒工作.文章从猪舍消毒、带猪消毒、饮水消毒、环境净化消毒、消毒药物的选择、消毒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防疫期间对猪场环境采取控制措施后的细菌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掌握和评价防疫期间猪场环境控制的各项安全措施对猪群安全的重要作用及潜在问题,本研究针对各项常规环节进行了全面的细菌监测,探索了细菌消长规律,并依其探讨了各项措施的安全效果和改进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防疫期间确定的消毒措施可以较为有效地防止病原入侵,但空气中细菌数目回升较快,且猪舍内部中间部位洁净程度明显低于两端;而饮水器、食槽等主要器具的消毒效果不确定,可能是猪群内部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并据此提出在特殊时期应设计有针对性的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动物防疫     
1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依靠党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坚持群众路线,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第一章第五条明确了我们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求充分发挥群众,依靠群众,搞好饲养管理防疫卫生,预防接种,检疫、隔离、消毒等综合性防疫措施,以达到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控制和杜绝传染病的传播蔓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2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动物必须采取包括“养、防、检、治”四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施,主要包括平时的…  相似文献   

13.
消毒是防控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和环节.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外界环境、鸡体肠道中及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它是净化环境的主要手段,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一项重要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养犬》2020,(2)
正犬舍卫生消毒是犬疾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预防传染病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消毒是在清理的基础上更为彻底的卫生手段,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力措施。犬舍卫生消毒能够杀灭多种环境病原微生物,再结合其它防疫措施就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犬舍卫生的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坚持定期对犬舍、犬舍附近场地及其他应该消毒的场所进行消毒,是军犬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15.
动物防疫工作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石,也是综合性防治措施中最关键的环节。但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常常因动物疫苗保存,剂量、接种方式、注射部位、月龄、动物健康、消毒、过敏反应和抢救措施、疫苗过敏反应和死亡等因素的影响,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降低,甚至免疫失败。本文对动物防疫工作需要注意事项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5):42-42
在禽流感流行的情况下,强化养鸡场的环境消毒是防治禽流感的重要措施,也是养殖场兽医防疫体系和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消毒指杀灭或清除被病原体污染的场内环境,畜体表面,设备、水源等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使之达到无害化,防止疾病发生和蔓延。应当注意,消毒和灭菌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对应着不同的药物。在选择消毒剂和灭菌剂时要注意它们二者间的区别。一般来说,消毒剂不  相似文献   

17.
消毒剂与禽场的消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5):18-20
从建筑物或设备的表面利用物理的方法,移去微生物或无机物的过程叫“排除污染”(decontamination)。“消毒”(disifetion)是指杀死附着在建筑物或设备表面的病原微生物。“清洁”(saIlitizmion)则是指减少微生物的数量,并防止其增殖。排除污染、清洁和消毒对禽场卫生而言是相辅相承的,经由在鸡生产周期之间排除残留的细菌、霉菌和病毒,以免这些病原微生物感染下一批鸡群,同时也须从设备或衣物等排除病原,以预防病原微生物经由此类物品的移动,而在禽场内或禽场间传播。  相似文献   

18.
做好消毒降温工作 保证畜禽健康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秋季高温高湿炎热,蚊蝇孳生,又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繁衍旺盛的季节。如何才能保证畜禽生长环境安全又舒适,因此消毒和降温工作是夏季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环节。正确合理使用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同时用科学、有效、适宜的降温方法,在高温高湿的夏秋季里,使畜禽在舒适的环境中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9.
1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1.1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 建立和健全各级防疫机构,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以保证兽医防疫措施的贯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饲养管理、防疫卫生、预防接种、检疫、隔离、消毒等综合性防疫措施,控制和杜绝传染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20.
动物、动物产品经过长途运输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依法对调运动物、动物产品及运载工具实施防疫消毒,消灭病原微生物,切断动物疫病传播途径,达到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目的。消毒措施在动物疫病防疫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公路消毒工作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缺乏地区间的宏观调控,没有隔离固定的消毒场地,消毒器材落后,消毒药液配制、使用不规范,重收费、轻消毒,消毒人员防护措施不到位。因此,依法规范动物防疫消毒管理,采取相应对策,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