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表明,采用麦草全量还田水稻无盘抛秧技术,能使水稻平均单产达到550~650 kg/667 m2,比移栽秧增产8%左右;而与常规塑盘抛秧相比,穗粒结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如皋市水稻麦草还田技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麦草还田相关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结合配施秸秆腐熟剂,以机械化旋耕秸秆全量还田-机插秧模式为主,秸秆全量旋耕还田-抛秧,“麦套稻”秸秆全量还田,腐熟剂处理堆肥间接还田,墒沟埋草还田-机直播、抛秧模式为辅的5种麦草还田模式,均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全量麦草旋耕还田稻作土壤环境的变化及直播稻生长发育特点,通过几年实践,提出了全量麦草旋耕还田直播稻的产量指标、生育指标及生产栽培技术规范,以供推广麦草还田轻简稻作技术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全力推进麦草旋耕轻简稻作技术的示范推广,走农业生态化、资源节约化、稻作轻简化、操作规范化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全文概述了全量麦草旋耕还田轻简稻作技术的意义和作用。根据试验示范结果,提出机械旋耕埋草技术及还草田抛秧、机插秧、直播稻等轻简稻作技术。  相似文献   

5.
应用麦秸全量机械还田轻简稻作技术是新农村建设和水稻生产安全的双重要求。笔者通过试验对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机插秧、抛秧和直播稻三种轻简稻作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机插稻表现高产稳产,省工节本,且推广条件成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麦秸全量还田塑盘摆秧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麦秸旋耕全量还田塑盘摆秧稻作技术的试验、示范研究表明,该技术如果采用多种配套措施强化栽培,可实现麦秸全量还田的同时获得水稻高产。该技术在秸秆旋耕全量还田、麦秸野外禁烧、土壤持续培肥、节水灌溉、挖掘水稻品种产量潜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麦草全量还田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初步揭示了麦草全量还田的腐烂发酵过程中土壤理化性状的特点和对秧苗生长影响的原因,介绍了以切短麦草、浅水旋耕为关键,合理肥水调控为配套的麦草全量还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几年对扬粳4227品种的比较试验及丰产示范,明确了其具有产量稳而高、综合性状较好、生育期适中、穗粒结构协调、抗逆性强、米质优等特征特性,分析了机械旋耕全量麦草还田机插秧应用机理,提出了适合扬粳4227的相应高产栽培对策。  相似文献   

9.
董雪明  杨付生 《中国稻米》1997,(3):30-30,35
塑盘旱育抛秧是将塑盘育秧抛栽与旱育秧技术结合起来,达到省力、高产的目的,江苏省在单季晚稻上推广该项技术获得成功。我们于1996年在连作晚稻上也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一)试验概况本试验设三种处理:①塑盘旱育抛秧;②塑盘水有抛秧;③常规半旱育秧手插(对照)。供试品种为特早熟晚稻品种95-503。试验小区面积39.2m2。塑盘旱育秧床地前作系蔬菜地,播前整平床地,浇上一层水河泥,将塑盘依次放好,秧盘上再浇上水河泥,待稍沉实后播种,播种期为7月13日,播种量100g/盘芽谷,播后覆盖麦草。塑盘水有床地为连晚秧田,…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研究与创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从生育特点看,立苗慢,前期生长缓慢,耗养少,低节位分蘖优势明显,根系发生早、根量大、横向分布宽且均匀,纵向分布较浅,后期绿叶多,产量性状结构协调。从生理生态特性看,根系活力强,叶面积指数稍高,部分生理指标优于常耕抛秧。土壤理化性状有好于常耕抛秧田的趋势。在配套栽培技术方面要选大孔径塑盘育秧,留桩高度不超过15 cm,抛秧叶龄3.5~4.5叶,抛秧密度增加10%左右,施肥方法为氮肥基肥占20%~30%,促蘖肥和壮蘖肥50%,穗粒肥20%~30%。要发展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免耕稻养鸭与养鱼、免耕直播、冬种绿肥还田免耕抛秧、免用除草剂免耕抛秧等模式,进一步提高免耕抛秧稻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