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主要感染牛,尤以肉用牛较为常见。肉用牛群的发病有时高达75%,病死率也较高。病毒侵入牛体后,导致持续性感染,病牛长期乃至终生带毒,给控制和消灭本病带来极大困难。现今其研究方向集中在对该病的诊断和疫苗的研制方面。  相似文献   

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时,首先通过临床症状观察进行初诊,然后再进行实验室确诊。目前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病原学诊断方法包括包涵体检查、病毒分离和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诊断方法包括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变态反应。有时还要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有单克隆抗体法、鉴别PCR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给全球的养牛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论文综述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为预防和消除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疱疹病毒I型(BoHV-I)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疾病。主要从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疫病动态、病原学、分子生物学、诊断和防控措施等方面来论述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以期为该病诊断、防控、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延缓育肥牛群的生长和增重,使患病奶牛的产奶量明显减少甚至停乳,感染种公牛的精液带毒,给养牛业造成经济损失。主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延缓育肥牛群的生长和增重,使患病奶牛的产奶量明显减少甚至停乳,感染种公牛的精液带毒,给养牛业造成经济损失.主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随着我国牛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IBR的广泛流行给我国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近几年国内外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情况,笔者通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IBR的文献进行汇总,对当前国内外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原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IBR)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 ,是Ⅰ型牛疱疹病毒 (BHV - 1 )引起的一种牛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 ,但以呼吸道为主 ,伴有结膜炎、流产、乳腺炎 ,有时诱发小牛脑炎等。急性IBRV呼吸道感染还可继发细菌性肺炎。此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对乳牛的产奶量、公牛的繁殖力及役用牛的使役力均有较大影响。自 50年代在美国首次发现至今 ,此病已蔓延至世界各地。 1 980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奶牛中首次报道该病 ,并分离到一株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随后经血清学调查证实 ,我国广东、广西、河北、河…  相似文献   

1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Infectiousbovine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IBRV)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以高热、呼吸困难、鼻炎、鼻窦炎和上呼吸道炎症为主要特征[1] 。 5 0年代在美国首次发现本病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对奶牛的产奶量、公牛的繁殖力及使役牛的使役力均有较大的影响 ,而且急性的IBR呼吸道感染可继发牛致命性细菌性肺炎 ,是造成养牛业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对该病的研究作一简单概述。1 病原学195 5年本病最先发现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育肥菜…  相似文献   

1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一种急性、热性和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为上呼吸道和气管炎症、呼吸困难、抑郁、流涕、消瘦等。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尸检变化的特征表现和实验室诊断,可以确诊该病。为了减少该病对养牛业的危害,应以预防为基础,加强饲养管理,必要时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1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牛的热性、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必须上报的疾病之一,在我国也被列为二类疫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可降低牛的肥育率、繁殖率和产奶量,给养牛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从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该病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检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又称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IPV),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HV-1)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分呼吸道、生殖道、脑、结膜等多种感染类型。呼吸道型以呼吸道黏膜发炎、水肿、出血和坏死为特征;生殖道型以生殖器官出现小脓包病变为特征,表现为脓疱性外阴阴道炎和龟头包皮炎,成年母牛还常伴有乳房炎、流产、受孕率降低和奶产量下降等症状;脑膜炎型主要发生于犊牛,表现共济失调、角弓反张等脑炎症状;结膜炎型主要表现眼结膜充血、水肿和点状坏死,眼部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该病死亡率较低,多呈亚临床经过,但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支气管肺炎等严重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家养牛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性药物,因此疫苗免疫仍然是防控该病的关键措施。针对该病常用的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而基因缺失活疫苗由于具有免疫标识,已成为新型疫苗研发的主流方向。一些发达国家已利用基因缺失标记疫苗,如IBRV gE缺失疫苗,进行免疫根除计划并净化了该病。然而,由于现存的疫苗仍存在免疫抑制与潜伏感染等问题,亟需研制更有效的标记疫苗。论文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免疫抑制及疫苗研发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R有效疫苗的研发及其在防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即牛疱疹病毒1型(BoHV-1)所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IBR的早期准确诊断,对该病的防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IBR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具有特异和敏感及准确等特点,而血清学诊断具有敏感、快速、方便和价廉等特点。为了实施IBR的净化和根除计划,部分国家和地区已逐渐采用IBR基因缺失疫苗,配套使用鉴别诊断方法来鉴别IBR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论文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常用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R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文中介绍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各种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的分离鉴定、免疫学检测和核酸分子检测,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检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于牛受到Ⅰ型牛疱疹病毒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病发生后可引起牛呼吸道为主的症状,还伴随有流鼻液和发热等,严重还会引起脑膜炎和眼炎等,母牛还可见有流产症状。本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病原的侵入;牛场最好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减少牛发生应激反应,给牛群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  相似文献   

19.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明显症状是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和流鼻液等,此外还有角膜炎、结膜炎、脑膜脑炎症状,还有的感染母牛出现流产、子宫内膜炎和阴道炎等症状。饲养者应对该病加以重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属于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空气扩散传播,由于健康牛接触感染患牛所处的空间就会被感染。所以在生产中应自牛舍的顶端向下搭建墙壁以隔离牛舍,以避  相似文献   

20.
曾国庆 《兽医导刊》2022,(5):108-109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是由牛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特点,患病之后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会给牛养殖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随着牛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该病出现的概率出现提升,为此,要做好该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