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从经济发展水平、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宏观方面的农民思想观念、农民素质等微观方面分析制约其转移的障碍,提出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变农民传统观念以及提高农民素质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淮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淮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策,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河南省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主客观因素,提出改变不利于农村女性转移的传统观念,提高农村女性文化素质,加大对用工单位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为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创造有利条件等措施,以期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河南省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主客观因素,提出改变不利于农村女性转移的传统观念,提高农村女性文化素质,加大对用工单位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大力发展当地经济,为加快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创造有利条件等措施,以期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笔者指出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收入等三个因素,同时,笔者又针对成因,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了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人均收入水平和青海农村居民总纯收入2个经济指标测算和分析了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动态变化情况,提出了对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179-181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民小康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主要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军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94-4698
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分析,构建了“政府引导、市场带动、农村自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体系,即以“政府引导+中介主体+其他补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体系,以便形成高效、经济和公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体系,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体系建设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从新的视角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振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91-1292,135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稳步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不仅关系着亿万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更事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稳定的大局。严谨细致地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对于保障当前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构想的顺利实施以及未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无疑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优化是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条件。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治本之策。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3者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外来人口的流动,陕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而曾经潜在的矛盾也渐渐浮出水面,给陕西的城市化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本文对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改善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状况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扬  高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51-2452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山西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严重影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永民  席桂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83-17884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具有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培育与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50-352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除了制度因素和体制因素外,直接受制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通过研究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素质及就业现状,深入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以及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培育途径,提出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育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艺欣  王金先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99-6700,6702
阐述了国外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分析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余心乐  钟悦之  刘影  莫晓宇  涂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60-1156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基于江西省国民总收入、农业总收入、社会劳动力总量、农业劳动力总量因素,引用并改进劳动力转移模型,拟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数量总体上不断上升,各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通过实证研究湖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特点、问题、对策。结果表明,实施阳光工程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速度、效益增高、分布区域集中、特色培训模式形成、特色劳务品牌效应明显。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缺乏、信息不畅、职业技术教育薄弱、适宜岗位选择面太窄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阳光工程质量、开辟就业途径,重点开发小城镇、中小企业、乡村旅游业、服务业、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提供适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更多岗位,是当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分析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解决途径。从农村教育这一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隐含实现条件出发,提出农村教育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因素,进一步分析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业转型、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非农产业等要求的不适应性;根据农村教育的瓶颈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