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调研蚜虫的发生情况以及蚜茧蜂放飞后蚜虫密度变化情况,可以为科学防治蚜虫提供理论依据。以习水县为调研地点,选择烟草、白菜、萝卜、油菜等作物,调查了蚜虫的发生情况与蚜茧蜂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烟草蚜虫发生情况重于其他作物;从蚜茧蜂防治效果来看,在蚜虫发生不严重时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当蚜虫发生较重时,防治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2.
蚜虫有多种天敌,利用天敌防治蚜虫是十分重要的生防方法,而蚜茧蜂是蚜虫天敌中分布最广、应用价值最高的天敌。烟蚜茧蜂作为蚜茧蜂的优势种群,是防治蚜虫的有力手段。烟蚜茧蜂是多寄主型天敌,在多种作物上都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对烟蚜茧蜂寄生蚜虫的种类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蚜茧蜂最喜桃蚜(烟蚜),对萝卜蚜、麦长管蚜和甘蓝蚜均寄生,也寄生大豆蚜和棉蚜。因此,烟蚜茧蜂不仅在烟草作物上是非常好的生物防治手段,在甘蓝、小麦、萝卜、棉花等非烟类作物上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蚜茧蜂是蚜虫天敌,以寄生蚜虫和取食蚜虫分泌物为生。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利用蚜虫的寄主作物先培养蚜虫后接种蚜茧蜂进行人工饲养蚜茧蜂,扩大蚜茧蜂的种群数量,放置到大田中进行防治蚜虫。蚜茧蜂防治蚜虫是较好的生物防治方法,经过2年的推广应用,蚜茧蜂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达65%,可减少杀蚜虫化学农药量60%以上,而且对蚜虫有持续的控制作用,从而降低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蚜茧蜂防控油菜蚜虫试验,研究蚜虫、蚜茧蜂消长规律,探索蚜茧蜂防控油菜蚜虫技术方法、防控效果,为指导大田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在隔离设施大棚内进行。结果表明,蚜茧蜂防控油菜蚜虫是较好的生物防治方法,蚜茧蜂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达65%,可减少杀蚜虫化学农药量60%以上,而且对蚜虫有持续的控制作用,从而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同时应用蚜茧蜂防治油菜蚜虫可提高油菜产量10%~24%。  相似文献   

5.
针对保山透心绿蚕豆上蚜虫的严重危害问题,在保山市隆阳区开展了利用烟蚜茧蜂防治蚕豆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试验表明,释放烟蚜茧蜂(僵蚜)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烟蚜茧蜂对蚜虫的防效逐渐显现,放蜂21 d后,田间蚜虫的有蚜株率和蚜情指数逐渐减低,烟蚜茧蜂对蚜虫的防治效果逐渐增加,防治效果最高可达86.18%。由此可见,烟蚜茧蜂对透心绿蚕豆上的蚜虫防效显著,对蚜虫能起到有效、持续、安全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集凉山州、攀枝花市、泸州市、宜宾市、广元市、达州市、德阳市、云南省玉溪市烟叶产区烟田蚜虫和蚜茧蜂,室内进行种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蚜虫优势种群为桃蚜(Myzuspersicae),蚜茧蜂优势种群为烟蚜茧蜂(Aphidiusgifuensis)。对各烟叶产区烟蚜及烟蚜茧蜂进行生殖研究,结果显示:烟蚜产仔能力以泸州市、宜宾市及德阳市较强;烟蚜茧蜂成虫寿命以泸州市、宜宾市及达州市的较长;烟蚜茧蜂产卵量以泸州市、宜宾市及德阳市较大,其他各烟叶产区烟蚜及烟蚜茧蜂生长发育及生殖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成株法研究烟叶、大豆、花椰菜、萝卜繁蚜繁蜂效果,然后在烟草及茶叶、柑橘、葡萄放飞蚜茧蜂防治蚜虫,结果表明,批量扩繁蚜茧蜂前期可以萝卜迅速繁蚜后接种烟叶繁蜂,可提高整体繁蜂效率。与空白对照(不放蜂)相比,放飞僵蚜苗防治蚜虫效果较好;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蚜节约了防治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明确云南省烟区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种类,为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5年对云南省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进行广泛的采集调查,标本带回室内,蚜虫制作玻片标本,蚜茧蜂成虫保存于75%酒精中,在显微镜下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蚜虫12属15种,蚜茧蜂7属21种;其中寄生烟蚜的蚜茧蜂有5属8种,烟蚜茧蜂寄生的蚜虫有5属6种。【结论】云南省烟区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种类丰富,针对不同的蚜虫种类可以有针对性的扩繁优势蚜茧蜂种类进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贵州省石阡县2015年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为烟草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在石阡县进行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推广应用,调查烟蚜和蚜茧蜂的繁育情况以及还苗期、旺长期、打顶期田间蚜虫及蚜传病毒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区有蚜株率和蚜情指数在旺长期达到最高峰,分别为11.3%和0.87,此后逐渐降低,呈抛物线趋势,对照区有蚜株率及蚜情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打顶期达到最高峰,分别为24.5%和2.94,试验区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呈逐渐上升趋势,打顶期分别达57.8%和73.13%;试验区和对照区蚜传病毒病病株率及病情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打顶期试验区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5.3%和4.52,对照区分别为16.6%和4.84,试验区病指减退率及防治效果呈U型趋势。[结论]虽然通过释放蚜茧蜂较好地控制了田间烟蚜的繁殖和迁飞,降低了烟田蚜虫虫口基数,有效地控制了因蚜虫繁殖迁飞危害烟株和传播蚜传病毒病,但由于人为因素及降雨的原因,导致试验区蚜传病毒病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滨州紫花苜蓿田蚜虫天敌种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金枝  田方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11-7212
[目的]为苜蓿蚜虫生态调控提供依据。[方法]2004 ̄2006年对山东省滨州市紫花苜蓿田蚜虫天敌种类进行调查和鉴定,对优势天敌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滨州苜蓿蚜天敌有38种,主要有蚜茧蜂、瓢虫、食蚜蝇、食蚜蝽、草蛉、蜘蛛6大类,其中以燕蚜茧蜂、烟蚜茧蜂、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龟纹瓢虫、星豹蛛等为优势种。[结论]建议准确掌握天敌发生发展规律,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繁殖的条件,使天敌迅速发展;在大片的紫花苜蓿田中,适当种植冬小麦、油菜、半春玉米等,避免作物单一化;搞好天敌预测预报工作,减少化学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