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选育高富硒酵母菌株,优化发酵培养条件,以提高酵母生物富集、转化有机硒的能力。[方法]以耐受亚硒酸钠强的菌株为出发菌株,研究该菌株在培养过程中的亚硒酸钠添加量、添加时间、酵母菌接种龄、培养温度等参数,从而达到最优的酵母生物量及富硒量。[结果]研究表明,酵母菌FX5菌株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富硒能力。发酵条件优化表明,FX5菌株在亚硒酸钠添加量为20 g/L、添加硒的时间为6 h,富硒效果最好。在最佳的摇瓶培养条件下(初始硒浓度20μg/mL,接种量10%,装液量50/250 mL,温度28℃,初始pH 6.0,摇床转速160 r/min,接种龄84 h,培养60 h后),该酿酒酵母的生物量及富硒量分别达到40.1 g/L、1 120 mg/L。[结论]该研究可为富硒农牧业生产提供一种安全的有机硒源。  相似文献   

2.
用富硒产朊假丝酵母制备饲料添加剂饲喂家畜家禽可获得富硒农产品。为获取富硒产朊假丝酵母,以产朊假丝酵母为出发菌株,优化摇瓶培养条件(摇瓶装液量、接种量、亚硒酸钠添加量、添加时间和培养液初始p H),通过L9(34)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发酵工艺,即:装液量为35 mL,初始p H为6.5,接种量8%,培养时间为12 h,亚硒酸钠添加量为15μg/mL,此时最终发酵液中总有机硒含量最高,为9 792.732μg/L,菌体有机硒含量为1 400.362μg/g。用获得的高生物量富硒产朊假丝酵母制作饲料添加剂,通过补料培养,获得生物量为19.128 g/L,发酵液中总有机硒量为10 089μg/L。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高耐硒平菇品种,初步优化高耐硒平菇菌丝液体富硒条件,为研发出高效安全的富硒功能食用菌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不同比例Na2SeO3添加到培养基中,通过比较固体培养基上13株中高温平菇菌落直径大小、菌丝长势强弱并结合液体深层发酵试验,筛选出高耐硒平菇品种;通过单因子试验初步优化高耐硒平菇品种的Na2SeO3浓度、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条件.[结果]供试的13株平菇菌株中以江都302对Na2SeO3的耐受系数最小,仅为0.40.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江都302菌株在160 r/min摇床转速、28℃培养7d条件下最适的Na2SeO3添加量为5~15 mg/L、初始pH为5.0~7.0,接种量5%~15%、装液量80~120 mL.[结论]不同平菇菌株对Na2SeO3的耐受力差异明显,以江都302号菌株的耐硒能力最强.培养基Na2SeO3浓度、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对平菇菌丝生物富硒能力影响较大,在试验组合中,江都302菌株在Na2SeO3浓度10 mg/L、初始pH 6.0、接种量10%、装液量100 mL/250 mL时菌体含硒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刘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65-5565,5575
用亚硒酸钠浸泡大豆,采用乳酸菌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胡萝卜汁与豆汁牛奶的配比,乳糖、蔗糖的添加量,不同菌种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富硒胡萝卜发酵豆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制品最佳工艺参数为:胡萝卜豆乳∶牛奶为80∶20,添加3%乳糖、7%蔗糖,菌种T∶B为1∶1,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为6 h。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发酵条件对产朊假丝酵母富硒能力的影响。通过单因素的筛选,对酵母富硒能力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亚硒酸钠浓度、初始pH值及培养温度,以胞内总硒含量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培养时间30 h、加硒时间对数生长中期、亚硒酸钠浓度35 mg·L-1,初始pH 6.6、接种量10%、培养温度27℃、装液量150 mL/500 mL的条件下,最大的菌体生物量为6.87 g·L-1;胞内总硒含量达到12 639.7μg·L-1,硒含量为1 839.8μg·g-1,其中亚硒酸钠转化率为79.1%,有机硒含量占90%以上;胞内实际总硒含量与数学模型理论值12 518.8μg·L-1相差不显著,响应面法能较好地优化产朊假丝酵母富硒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酵母突变株的最优富硒条件。[方法]以经紫外线诱变筛选所得的突变酵母菌为出发菌种,采用培养时间、发酵培养基中硒浓度、接种量的单因素试验,研究最优富硒条件。[结果]发酵初期酵母中的硒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培养35h时,酵母中的硒含量最大。随着培养基中硒浓度的增加,酵母菌的生物量呈减少趋势,硒含量呈增加趋势。综合考虑确定培养基中硒浓度为20μg/ml。随着接种量的增加,富硒酵母的产量逐渐增大,接种量为20%时有所下降,接种量10%时硒含量最大。[结论]突变酵母菌最优的富硒条件是发酵培养时间35h,培养基含硒量20μg/ml,接种量10%,此时生物量提高了58.00%,硒含量提高了74.87%,达1343mg/kg。  相似文献   

7.
富硒食用菌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效,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蜜环菌生物量、多糖含量、硒含量为指标,研究了蜜环菌的培养方式、最佳C源、亚硒酸钠最佳添加时间和浓度。结果表明,液体状态下静置培养要优于摇瓶培养,最佳C源为麦芽糊精。蜜环菌AY3菌株接种后静置培养第8天为最佳的亚硒酸钠添加时间,最佳添加浓度为150 mg·L~(-1),在此条件下的生物量为18.92 g·L~(-1),多糖含量7.8 mg·g~(-1),硒含量为103 mg·kg~(-1),研究结果为后续蜜环菌硒多糖制备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移动袋装多菌复合固态发酵富硒豆粕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选用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4种菌株,通过移动袋装固态发酵技术复合发酵富硒豆粕,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产品进行品质检验。结果表明,豆粕富硒发酵的最优菌株配比为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嗜酸乳杆菌=2∶1∶2∶2;亚硒酸钠、豆粕、菌液接种量为影响发酵过程中重要的3个因素,其最佳配比为亚硒酸钠19.43 mg/kg、豆粕91.38%、菌液接种量11.62%,经验证试验,在该条件下有机硒转化率能达到55.48%;富硒豆粕发酵产品经检验,其直观评价、有机硒含量、营养成分、有害物质等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符合国家《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豆粕经多菌株联合富硒发酵,其产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是一种优质的富硒菌制剂和功能性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亚硒酸钠(Na2Se O3)对汤姆青霉PT95和Q1菌株菌核分化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a2Se O3的PDA培养基不利于PT95和Q1菌株菌核的分化,而添加Na2Se O3的MEA培养基则有利于PT95和Q1菌株菌核的分化;在MEA培养基中,随着Na2Se O3浓度的提高,2株菌株渗出液出现的时间、菌核出现的时间以及菌核成熟的时间都有所延迟;与对照相比,培养基中添加硒后2株菌株菌核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但总酚含量没有提高;菌核提取物的还原能力提高,但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没有提高。对菌核内硒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硒可以在PT95和Q1菌株菌核内积累。  相似文献   

10.
郭莹莹  李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21-14723,14826
[目的]筛选富硒灵芝菌丝体的最佳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以及发酵条件对富硒灵芝菌丝体干重、总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亚硒酸钠含量为0.01%的条件下,优化培养的条件为:葡萄糖含量4.0%,马铃薯浸出液含量20%,蛋白胨含量1%,KH2PO4含量0.3%,MgSO4含量0.15%,在pH7.0、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为28℃和摇床转速为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富硒灵芝的菌丝干重为15.28 mg/ml,有机硒的含量为4 115.36μg/g。[结论]试验确定了富硒灵芝发酵培养的最佳方法,为富硒灵芝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