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为了解硫酸铜对铜绿微囊藻的毒害效果。[方法]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Cu~(2+)胁迫对铜绿微囊藻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铜胁迫对铜绿微囊藻藻细胞的光合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微囊藻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呈现下降趋势,光系统II(PSII)的潜在活性(F_V/F_0)和光合电子传递能力(ETO/RC)也呈下降趋势,而单位有活性的反应中心耗散的光能(DIO/RC)、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以及热耗散量子比率(ΦD0)则逐渐上升,以减少铜胁迫对PSII的损害。[结论]在利用硫酸铜控制藻类生长时,应选择适宜的铜离子浓度,既可以达到杀藻的目的,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浓度的Ca2+(0、20 mmol/L)及不同浓度的NaCl(0、100、400 mmol/L)处理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幼苗,探索盐渍条件下Ca2+对该植物在生理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a2+处理使盐地碱蓬幼苗鲜质量明显高于对照,Ca2+、K+浓度也高于对照;叶片液泡膜Ca2+-AT-Pase活性升高。Ca2+/H+逆向转运体(Ca2+/H+antiporter)基因的表达量不仅随外源Ca2+处理而升高,而且NaCl处理后也明显升高。以上结果说明,盐对盐地碱蓬生长的促进是依赖Ca2+的,维持盐胁迫下胞质Ca2+浓度稳态的运输体主要是液泡膜Ca2+/H+逆向转运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的抑藻活性。[方法]利用不同溶剂(甲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山核桃外果皮中的抑藻活性物质并进行生物检测。[结果]4种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都有抑制作用。在试验所设浓度下,甲醇提取物在20 g/L时,最大抑藻率可达92.2%;无水乙醇提取物在25 g/L时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达90.2%;石油醚提取物在浓度为40 g/L时其最高抑制率为76.7%;而乙酸乙酯提取物在25 g/L时其最大抑制率为70.3%。[结论]山核桃外果皮对铜绿微囊藻有抑制作用,其中醇类提取物抑制效果最好,具有应用于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和开发新型抑藻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盐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盐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探索盐度控藻的可行性,将铜绿微囊藻在实验室内置于不同盐度下进行培养,结果显示:盐度大于5的三个试验组在试验开始的24h内藻体即出现发白、沉底现象,生长速率为负值:至培养后期,0-5盐度组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速率随盐度的增加而呈依次递减.统计分析表明:在盐度为0~1时,其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影响不显著;当盐度在2~5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速率(μ)随盐度(S)升高而降低,相关方程为μ=-0.040 3 S+0.295 9(R2=0.967 1);铜绿微囊藻的长期最大耐受盐度在7左右. 相似文献
6.
采用磷饥饿培养后的铜绿微囊藻FACHB905进行不同浓度砷(V)和磷的暴露试验,考察砷、磷并存对滇池分离出的铜绿微囊藻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40μg/L),外源性磷是微囊藻生长的制约因子。磷浓度变化不影响铜绿微囊藻FACHB905对砷(V)的耐受阈值,阈值均值为106.5μg/L,EC50,48h值随着磷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上可知,低浓度砷(V)不影响磷酸盐动力学参数,从侧面反映出铜绿微囊藻FACHB905对砷和磷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这对于砷背景值较高的滇池水域中微囊藻水华暴发过程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前期研究发现的具有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进行抑制机理分析。[方法]采用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处理铜绿微囊藻,通过考察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蛋白质含量、细胞膜透性和SOD活性,初步分析龙爪槐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的机理。[结果]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破坏铜绿微囊藻的细胞膜系统,增加细胞膜透性;叶绿素a和蛋白质含量在培养7 d后分别减少为对照组的10%和50%左右,对藻细胞的光合反应系统造成破坏;另外,藻细胞的SOD活性在龙爪槐正己烷粗提物作用下,在初期呈现为应激性上升,在后期表现为抑制的阶段性变化。[结论]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可能机理是:破坏细胞膜,使膜通透性增大;破坏光合反应系统,造成光合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减少;SOD活性发生阶段式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黑荆树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的最适宜抑制浓度。[方法]以黑荆树提取物为抑藻剂,在25℃温度1 800 lux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然后用560 nm的分光光度计和已知浓度的微囊藻样本,绘制标准曲线,之后加入抑藻剂,通过5个实验批次,比较0~10μg/ml抑藻剂浓度范围内,不同抑制剂浓度对微囊藻细胞生长的影响,以确定黑荆树粗提物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不同黑荆树提取物浓度进行了friedman检验。[结果]在6~8μg/ml抑藻剂浓度下,铜绿微囊藻细胞呈现出较低的平均秩,表明在这个范围内,抑藻剂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证实了黑荆树粗体物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抑制作用,建议进一步探讨其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紫玉兰组织和器官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南太湖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的紫玉兰叶和花瓣对其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结果]0.10%、0.50%和1.00%的紫玉兰叶提取液、高压灭菌紫玉兰叶和经过次氯酸钠消毒后的新鲜紫玉兰叶对铜绿微囊藻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0.10%紫玉兰花瓣提取液、0.10%高压灭菌紫玉兰花瓣和1.00%新鲜紫玉兰花瓣也可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结论]紫玉兰叶和花瓣中含有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化感物质,试验结果为生态控制蓝藻水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铜绿微囊藻对苯酚的富集与降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苯酚为培养介质中的唯一碳源,研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对苯酚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能利用苯酚的碳进行光合作用,加快其生长;同时,铜绿微囊藻对苯酚有明显的富集与降解作用,富集量24h最大达27.85mg/g,此后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铜绿微囊藻对苯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5d降解率为67.6%。 相似文献
11.
赖氨酸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机理,采用人工光照培养箱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各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 mg·L-1以上的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致死作用.赖氨酸在抑制铜绿微囊藻细胞ca2 Mg2 -ATPase活性的同时,实现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赖氨酸在光照条件下抑制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并影响其藻胆蛋白组分构成;在黑暗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具有微弱的化能异养生长能力;在微弱光照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没有抑制作用,微囊藻也不呈现光能异养生长能力.光合作用系统(PSⅡ)是赖氨酸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一个作用位点,赖氨酸通过使叶绿素a含量下降来抑制其光合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前期研究发现的具有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进行抑制机理分析。[方法]采用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处理铜绿微囊藻,通过考察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蛋白质含量及细胞膜透性和SOD活性,初步分析龙爪槐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的机理。[结果]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破坏铜绿微囊藻的细胞膜系统,增加细胞膜透性;叶绿素a和蛋白质含量在培养7d后分别减少为对照组的10%和50%左右,对藻细胞的光合反应系统造成破坏;另外,藻细胞的SOD活性在龙爪槐正己烷粗提物作用下,在初期呈现为应激性上升,在后期表现为抑制的阶段性变化。[结论]龙爪槐正己烷提取物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可能机理是:破坏细胞膜,使膜通透性增大;破坏光合反应系统,造成光和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减少;SOD活性发生阶段式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以BG11培养基作为对照,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Nd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d3+浓度为0.1~2.0 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且能增加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当Nd3+浓度为1.0 mg/L时,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CAT的活性均达到峰值,MDA含量降至最低;当Nd3+为2.0 mg/L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而Nd3+浓度达5.0~20.0 mg/L时则会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除MDA含量升高外,其余指标均降低。Nd3+浓度达到40.0 mg/L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草甘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草甘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蛋白合成的影响,并从铜绿微囊藻的抗氧化酶系统和对磷营养的代谢和转化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机理。[结果]草甘膦浓度较低时(5或10 mg/L)刺激微囊藻生长和蛋白合成,高浓度(20或40 mg/L)时起到抑制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机理有两方面:一是草甘膦诱发了微囊藻的氧化损伤,表现为加药组的MDA含量显著增加,故微囊藻体内的抗氧化相关酶CAT、POD、SOD被大大激活;二是微囊藻细胞内外可生物利用的正磷酸盐比例因为该含磷除草剂的添加发生了变化,低浓度草甘膦有助于磷营养的吸收利用。[结论]该研究为草甘膦生态安全性的评估和铜绿微囊藻磷代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不同冷敏感型甘蔗品种茎尖Ca2+和Ca2+-ATP酶活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利用植物组织化学技术结合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个不同冷敏感型甘蔗品种茎尖在低温胁迫前后Ca2+和Ca2+-ATP酶的变化规律.供试品种为桂糖28号(抗冷型)和园林6号(冷敏感型),在0℃条件下,分别处理0、2、4和6 d后切取茎尖进行组织化学定位,获得如下结果:1)低温胁迫前后桂糖28号形态和细胞结构变化不明显,但园林6号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线粒体空泡化,细胞崩溃,组织水溃状明显;2)低温胁迫开始,2个甘蔗品种细胞质和细胞核Ca2+沉淀颗粒均增多,但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桂糖28号细胞质和细胞核Ca2+沉淀颗粒减少,并维持在一个低稳态水平,而园林6号细胞质和细胞核一直维持在高Ca2+浓度水平;3)低温对桂糖28号Ca2+-ATP酶活性与分布影响不大,其活性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园林6号Ca2+-ATP酶活性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变弱.结果说明,低温条件下细胞质和细胞核Ca2+浓度增高是导致甘蔗茎尖细胞受伤害的重要原因,维持较高Ca2+-ATP酶活性有助于避免Ca2+-中毒.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Nd3+始浓度条件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相对BG11培养基(Nd3+始浓度为0 mg·L-1),低初始Nd3+浓度(0.01、0.05、0.1、0.5、1 mg·L-1)条件下,随着Nd3+浓度的增加,藻细胞中叶绿素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增加趋势,促进了铜绿微囊藻生长;在Nd3+初始浓度为5 mg·L-1和10mg·L-1时,藻细胞丙二醛(MDA)含量急剧增加,CAT活性下降,藻细胞清除活性氧(ROS)能力下降,抗氧化防御体系被破坏,膜脂过氧化严重,严重抑制藻细胞生长,在初始Nd3+度50 mg·L-1胁迫下,铜绿微囊藻无法生长.藻细胞超微结构表明,过量的Nd3+破坏了藻细胞内的类囊体结构,胞内脂质体含量增加,细胞膜变粗糙甚至变形破碎,对藻细胞造成不可逆伤害. 相似文献
18.
铜绿微囊藻臭氧化以及藻毒素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臭氧杀藻机理和藻毒素去除效能,探索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处理的可行技术。[方法]采用臭氧氧化技术,针对太湖蓝藻中典型的产毒株——铜绿微囊藻(FACHB-912)进行了杀藻、藻毒素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臭氧杀藻能够破坏铜绿微囊藻细胞壁,导致胞内物质流失,很少量的臭氧就能够对藻细胞造成损伤,抑制其正常生长代谢。臭氧氧化可以去除藻毒素(MC-LR、MC-RR),10min去除率,LR为82.25%,RR为74.28%。臭氧去除藻毒素受溶液TOC影响,在同样条件下,对分离纯化后藻毒素的去除率LR为95.68%,RR为86.03%。[结论]臭氧化去除铜绿微囊藻效果显著。臭氧对于MC-LR、MC-RR去除效果明显,LR的臭氧降解效率要高于RR。 相似文献
19.
光合细菌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加入光合细菌液0.001mL、0.01mL、0.1mL、0.25mL、0.5mL、0.75mL、1mL、1.5mL、2.5mL、3.5mL、5mL时(200mL藻液)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的生长状况和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少量的光合细菌液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具有促进作用,且小球藻受到的影响比铜绿微囊藻要显著;在较大量的光合细菌液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而小球藻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果胶酶对铜绿微囊藻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寻找有价值的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采用果胶酶处理铜绿微囊藻,获取藻细胞全蛋白。采用SDS-PAGE电泳分离藻细胞全蛋白,比较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藻蛋白表达差异。结果显示,一类分子量约42ku的蛋白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光照条件是果胶酶对铜绿微囊藻起抑制作用的一个敏感条件。MALDI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和SwissPort数据库检索结果表明,该蛋白为功能未知的新蛋白且与真核生物actin蛋白有可信的匹配分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