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调控稻田人工生物圈及其新耕作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稻田人工生物圈内,每公顷可产稻谷达7500kg,鲜鱼3750kg,鲜红萍150000-225000kg。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鲜红萍51000kg,既可增产稻谷4%-6%,也可减少化肥50%-70%、少用农药50%,增加收入3-6倍,又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环保效应。稻田人工生物圈及其新耕作体系是一种高产、低耗、优质、高效的农田生态系统,适宜稻田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4.
5.
多点定位田间试验表明,在福建中低产红壤稻田中混合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料,可使水稻生产效率在短期内得到稳定增长(30-92%)。经统计分析比较,水稻生产效率与有机无机总养分(或总氮)投入量呈极显著相关;有机无机肥结合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土壤生产力稳定积累和元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参试的4大有机给源配合半量化肥的作用近于等效。但在试验期限内(1-3a),稻谷产量无额外的互作效应,面绿肥鲜体在增产养地配合效应上具有  相似文献   

6.
7.
在盆栽试验中,用^15N2还原法测定稻株总氮,其中1.09%来自接种的固氮蓝藻。蓝藻当季固定的氮素只有11.93%被利用。接种蓝藻增加稻田的氮量为16.3kg.hm^-2。实验室条件下按固氮量推算,自然水稻田土壤生物固氮量为14.2kg.hm^-2,植株总氮的16.8%来自生物固氮;接种蓝藻的稻田土生物固氮量为31.2kg.hm^-2,比自然稻田多固氮17kg.hm^-2,植株总氮的25.8%来自  相似文献   

8.
9.
在水稻栽培期间应用乙炔还原法,原位测定光照和黑暗培养条件下的北京大稻田表层土壤(5cm)的固氮活性(ARA表示)表明:在7月初(分蘖期)和8月底9月初(抽穗期)有前、后期两次高峰,前期峰是固氮蓝藻和固氮菌共同固氮,而后期峰主要是蓝藻固氮;稻田与休闲水田的表层土壤,在全生育期内固氮能力的大小随不同施氮肥水平而异;接种固氮蓝藻能使稻田与休闲水田表层土壤的固氮活性提高,但其特点不同。茎基的固氮活性变化受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的杂交方案中,选择和迁移遗传学效应是影响杂交系数估计的两个主要的动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群体均值模型基础上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可以有产地估计有关的杂交参数。体系中群体直接遗传效应生往随选择和迁移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定向变异,但母本效应和杂种优势的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果穗顶部大量败育的典型秃尖品种对对照相比,在授粉后4d可见吲哚乙酸、玉米素核苷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在授粉后8-12d却显著低于对照;8-12d出现较高的赤霉酸和低的脱落酸含量。  相似文献   

14.
3组基础肥力不同的红壤性水稻土3a6季盆栽水稻培育结果表明:稻谷增产倍率显著受土壤基础肥力与施肥处理双重影响,施肥使水稻蘖穗得到较充分发育,而较高基础肥力结合施用有机、无机肥更能巩固水稻前、中期的生长效果,有效穗率与经济系数超过低肥土或化肥的。短期以全化肥优于有机、无机肥结构,更优于全有机肥。而有机,无机肥结构具有较高集约性和长、短效益兼顾性,更显著地富化土壤养分容量,提高元素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以华盛顿脐橙离体春梢1月龄叶片为试材,在擦我及控温(30±1)℃条件下进行24h50mmol/L NH4Cl饲喂处理并对相关代谢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片NH3=NH^=4,游离精氨酸及腐胺含量的均直线上升,且呈平行变化;对精氨酸生物合成强度及精氨酸脱羧酶活性的^14C示踪测定证实了二者的加强导致精氨酸物腐胺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