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根蛆是对为害大蒜等作物的双翅目害虫的幼虫阶段的统称。近年来,大蒜根蛆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根蛆为害可造成大蒜减产,并对大蒜品质有较大影响,受害重时经济损失严重。大蒜根蛆一般聚集在大蒜根及鳞茎等地下部分,主要取食或蛀孔蒜根造成残缺不全,或钻入蒜瓣内取食形成孔洞,严重时蒜肉被蛀食一空,且受害部位成腐烂状。被害蒜株地上部分矮小,叶片发黄,严重者植株死亡。根据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可采取以下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陕西省兴平地区大蒜根蛆进行了调查研究,报告了大蒜根蛆的发生现状,进行了防效调查。  相似文献   

3.
大蒜根蛆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查明洛阳大蒜根蛆的主要种类是葱地种蝇,在大蒜上1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秋季大蒜退母期危害严重,造成死株。不同大蒜品种受大蒜根蛆危害程度不同,以当地种植的红蒜品种受害重。不同播期大蒜根蛆的危害程度不同,播期越早受害越重。不同药剂试验表明,吡虫啉、啶虫脒、乐斯本对大蒜根蛆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施用草木灰对大蒜根蛆有一定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北省当阳市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不同品种的抗虫性及药剂防治进行了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根蛆在湖北1年发生2代,第1代根蛆危害时期为9月8~26日,第2代为9月25日至10月20日,第2代根蛆发生量大,危害严重;不同大蒜品种根蛆危害差异不大;药剂防治以10%地友GR处理土壤防效较好,为88.8%,叶面喷雾以2.5%肯打EC防效较好,为77.7%。  相似文献   

5.
乐斯本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及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红  程春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95-9596
[目的]为大蒜根蛆无公害防治阈值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蒜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不同浓度乐斯本(100、200、400、800 mg/kg)对其进行2次灌根处理,以虫蛀率为度量单位,研究不同处理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结果]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乐斯本对根蛆的防治效果逐渐增强,400、800 mg/kg乐斯本处理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89%和90.9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以乐斯本浓度400 mg/kg,用药2次为宜。为了减少根蛆为害,当虫蛀率达到11.89%时,即可用药剂防治。[结论]该研究确定了使用乐斯本防治大蒜根蛆的最佳用药浓度。  相似文献   

6.
<正> 1 根蛆 1.1 为害状根蛆常钻入蒜瓣间,先在种蒜上寄生,而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假茎的增粗,根蛆沿着内部叶鞘及花梗向上为害。造成鲜茎基盘、根系以及假茎受害,影响水分、养  相似文献   

7.
韭菜根蛆防治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连作重茬和田间管理不当等诸多因素,导致韭菜根蛆日益严重,文章主要介绍韭菜根蛆的防治新技术,已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连作重茬和田间管理不当等诸多因素,导致韭菜根蛆日益严重,文章主要介绍韭菜根蛆的防治新技术,已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系统调查,明确了泰安市韭菜根蛆露地栽培条件下1年发生4~5代,为害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设施栽培条件下韭菜根蛆1年发生5~6代,为害高峰期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生产中应根据其为害特点,适时防治,以减轻韭菜根蛆对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蒜根蛆是双翅目花蝇科葱蝇的幼虫,又叫地蛆.它对大蒜的危害主要是蛀食地下鳞茎,导致大蒜产量的下降和食用价值及商品价值的恶化.所以防止根蛆危害是大蒜生产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一、大豆根蛆 大豆根蛆又叫大豆根潜蝇.只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幼虫咬食大豆幼苗根部,形成蛆道,并排泄粪便,造成根部腐烂、豆株矮小,被害严重的豆苗枯死.此虫一年仅发生一代.以蛹在大豆根皮肿瘤内或土缝内越冬,来年5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在大豆根处产卵,孵化出幼虫,危害豆苗根部.  相似文献   

12.
利用黑光灯诱虫和大田虫态调查研究了大蒜根蛆的发生特点,结果表明:2010年大蒜根蛆在盐城发生3代,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盛发,5月上中旬为害最重;第2代幼虫于6月上中旬盛发,6月下旬至9月下旬以蛹越夏;第3代幼虫于10月上中旬盛发,11月下旬幼虫陆续化蛹越冬。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2 L/hm240%毒.辛EC处理的防效达97.6%,对大蒜根蛆的防效最好;在幼虫始盛期用9~12 L/hm240%毒.辛EC进行灌根,能够有效防治大蒜根蛆的发生和为害。针对大蒜根蛆的发生特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监测和长期的田间观察,研究韭菜根蛆在周至县的发生规律及重发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韭菜根蛆的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江苏徐州地区大蒜根蛆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黑光灯诱虫和田间普查的方法研究了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在低龄幼虫盛期就不同药剂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大蒜根蛆在江苏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盛发;第一代幼虫4月上中旬盛发,5月中旬见蛹,5月下旬为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第二代幼虫6月上旬至中旬盛发,6月下旬至9 月下旬以蛹越夏,二代成虫于9月底至10月初羽化;第三代幼虫高峰期在10月上中旬,11月上旬幼虫陆续化蛹越冬,翌年春季(4月上中旬) 开始羽化.根蛆的一代幼虫危害大蒜最重,是化学防治的主要目标.辛硫磷和毒死蜱对大蒜根蛆的防治效果在药后5 d、10 d、15 d分别达到91.5%、95.7%、96.3%和95.9%、95.2%、96.5%,防治大蒜根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模型分析法系统研究了韭菜根蛆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韭菜根蛆在田间为聚集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型,此聚集与其生物习性有关,或由自身生物习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相关分析表明,韭菜根蛆的虫口密度和产量损失率呈直线正相关,虫口密度越大,产量损失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蒜根蛆已经成为影响大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害虫。针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笔者着重就大蒜根蛆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做了一定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韭菜根蛆是韭菜生产中为害最为严重的一类害虫,近几年韭菜根蛆在我县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2011年全县平均虫田率75%.为此,作者深入一线,通过系统监测和长期的田间观察,弄清了韭菜根蛆在周至县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为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地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8.
蒜苗在湟源县日月乡有近30年的种植历史,是当地农民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长期单一使用辛硫磷、氧化乐果等农药品种,致使蒜苗根蛆产生明显的抗药性,根蛆为害逐年加重,损失较大,防治根蛆成为生产上的难题,农民急需高效、安全、经济的新型农药。为此,笔者于2005年5月至9  相似文献   

19.
根蛆又叫地蛆、蒜蛆,是葱蝇的幼虫,是大蒜上是常发、重发虫害之一。秋季是危害盛期,它以幼虫蛀食大蒜鳞茎,造成叶片枯黄,植株从中部腐烂,生长势弱,地上部叶片表现枯黄、萎蔫,重者甚至枯死,对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李鑫认为大蒜根蛆防治需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药剂防治入手。  相似文献   

20.
1发生和为害特点 韭菜生长至收割周期短,防治根蛆不能采用毒性大的农药,否则农药污染严重。要根据根蛆发生和为害特点,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无公害防治。韭菜根蛆以幼虫群集在韭菜鳞茎部位啃食危害,造成鳞茎腐烂,地上部茎叶变黄、枯死。一般每年有3个为害盛期,分别为4月下~5月下旬,6月上、中旬、7月上旬~10月下旬,在7月上旬~10月下旬为害最严重。利用大棚和温室栽培韭菜,根蛆发生期更长,危害更重,严重的可造成5成以上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