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不同MAP包装内气体变化情况及其对山楂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亮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283-288
为延长山楂果实的保鲜期,提高果实贮藏品质,筛选适宜山楂果实长期低温贮藏的塑料薄膜包装。本研究采用4种不同薄膜包装(MAP),对‘大金星’山楂果实进行冷藏(0±0.5)℃试验,研究了不同MAP处理中O2、CO2和乙烯气体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以及山楂果实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0±0.5)℃条件下,厚度为30μm的PVC薄膜包装有利于减缓山楂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加速了贮藏后期果实中MDA含量和果肉褐变率的上升;而厚度为15μm的高渗出CO2保鲜袋,对抑制果实硬度下降和减缓果实可滴定酸降解效果不显著,但对减缓MDA含量和果肉褐变率的上升有积极作用。4种不同薄膜包装(MAP)处理中,厚度为15μm的高渗出CO2保鲜袋贮藏效果最佳,适宜山楂果实长期保鲜。  相似文献   

2.
不同海拔初烤烟叶主要烟气指标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探讨云南优质烟区不同植烟海拔高度初烤烟叶卷烟烟气特征,以云南省主栽烤烟品种之一K326品种为试材,通过对不同海拔(1200-2000m)烟区初烤烟叶烟气焦油量及其他主要烟气指标值的分析显示,不同海拔高度初烤烟叶卷烟烟气的焦油量、烟碱含量及一氧化碳含量等主要指标值 有很大差异。以200m为一个递增单位,海拔从1200m上升到1800m,焦油量、烟碱量、一氧化碳量及总粒相物值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在海拔1800m处达最低值,随海拔继续升高到2000m,四项指标值均随之增加,但最终均未达到1600m处水平。同处1800m海拔,田烟较山地烟的焦油量、烟气烟碱、总粒相物及一氧化碳量高。因此,海拔在1800m烟区的初烤烟叶,尤其是来自于山地烤烟的初烤烟叶的卷烟各指标值对高档卷烟配方的工业可用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预测农田生态系统中CO2、N2O、CH4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温度对温室气体排放日变化的影响,利用CO2分析仪、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对黄土高原旱区农田生态系统传统耕作(T)和保护性耕作(NTS)措施下春小麦成熟期CO2、N2O、CH4气体通量日变化进行原位观测。结果表明:2种耕作措施下农田土壤均表现为大气CO2、N2O的源和CH4的汇。CO2、N2O、CH4都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传统耕作措施下CO2排放通量明显高于保护性耕作。CO2日排放通量最高峰出现在12:00,最低峰出现在2:00。N2O日排放最高峰出现在16:00,最低峰出现在0:00。保护性耕作措施能增加农田土壤N2O通量的排放。2种耕作措施下CH4吸收通量的最高峰均出现在14:00,保护性耕作措施下CH4吸收通量的最低峰出现在22:00,传统耕作措施则出现在2:00。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能促进农田土壤对CH4通量的吸收。地表温度,5 cm地温与CO2排放通量都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都与CO2通呈指数函数关系。N2O与各个耕层的土壤温度都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与N2O排放通量呈线性函数关系。2种耕作措施下,CO2通量与地表温度的相关系数最高,N2O与10 cm地温的相关系数最高。CH4与地表温度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pH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市售卷烟为试验材料,利用吸烟机研究深度抽吸条件下,卷烟烟气粒相物pH变化以及TPM、烟碱和CO释放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抽吸频率、减少烟蒂长度、增加抽吸容量均能引起pH以及其他有害物质释放量的增加,但并不呈线性。某一抽吸参数的变化,对主流烟气气粒相物pH影响较小,而对烟碱释放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组培物理微环境对组培苗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探讨在组培微环境控制的条件下,培养基成分对大豆(Glycine max L.)组培苗生根的影响以促进其生根并完善大豆再生体系。大豆外植体选用鲜重约85 mg的大豆组培单茎节移栽到添加了70 ml培养基的方型培养容器中。培养容器的容积为380 ml,其顶部留2个直径为10 mm的圆孔并覆盖高分子透气膜用来与容器外进行气体交换。试验区根据MS培养基中有糖、无糖和植物生长激素NAA与IBA 的不同浓度设置了六组,培育环境控制在温度23±1℃、湿度65±5%、光合有效光量子束密度70±9 μmol/(m2·s)、光周期16 h/d, CO2浓度未控制。在该可控环境下培育21d后,试验区S20-IBA1.0的大豆组培苗生根较好,净光合速率较高,显示出良好的生长趋势。试验表明:在该可控环境条件下利用添加20 g/L蔗糖和1.0 mg/L IBA的MS培养基有利于大豆组培苗生根,同时控制CO2浓度可期待大豆无糖组培生根能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微核技术在蚕豆氯化钠胁迫和碳酸钠胁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微核技术在蚕豆耐盐胁迫中的应用途径。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在浓度为0.5%~4.0% 的NaCl和0.5%~3.0%的Na2CO3溶液处理下蚕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微核率,计算相对盐害率和盐敏指数,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比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蚕豆种子的发芽率和相对盐害率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微核率和盐敏指数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峰值时的浓度为2%;(2)发芽率和微核率在NaCl和Na2CO3各浓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3)相同浓度下,Na2CO3溶液比NaCl溶液对蚕豆的发芽率、相对盐害率、微核率和盐敏指数影响更大。因此,微核技术在蚕豆盐胁迫应用的适宜盐浓度范围为0.5%~2%的NaCl或Na2CO3。  相似文献   

7.
以砂梨系统的翠冠梨为试验材料,用30μm厚的PE打孔袋包装,分别于(0±0.5)℃(CK)和(-1.5±0.5)℃(冰温)两个低温下贮藏120 d,研究贮藏过程中果实腐烂率、褐变率、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翠冠梨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褐变程度较轻,可能与贮藏环境中较低的CO2浓度(〈0.2%)有关;但果实的腐烂问题较为严重,以侵染性病害黑斑病和褐腐病造成的腐烂为主;冰温贮藏可以显著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PPO活性和MDA含量,延缓果实衰老,降低腐烂率和褐变率,保持果实较高的TSS、TA含量和硬度与脆度,贮藏期可以达到120d,而对照果实的贮藏期仅为90d。  相似文献   

8.
ECMB, which is developed by Amoco company in USA, has very prospective.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n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xture gas in coal, the principle of ECMB has been explored. The order of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coal for several gases is: CO 2>CH 4>N 2>H 2 when coal adsorbs gas. In 2 member mixture gases,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coal for mixed gases,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tally with Langmuir equation, but not does for nitrogen and hydrogen. The substance of the increasing drawing ratio of coal seam gas by using ECBM is decreasing adsorption amount of methane in coal by emptying the other gas or gases into coal seam. N 2 is better gas than CO 2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ECMB.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油菜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价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田温室气体CO2排放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民改善施肥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本研究以巢湖油菜田优化施肥(YH)、秸秆施肥(JG)、习惯性施肥(CG)和不施肥(CK)4种施肥类型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菜生长期间的CO2的排放通量,同时对土温、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进行测定。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处理对CO2的排放有较大影响,其中CK处理的CO2排放通量最小;不同施肥方式对CO2的排放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10 cm以下深度的土壤温度对进行JG的油菜的CO2排放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对温室气体CO2的影响只有与秸秆施肥(JG)的处理呈显著负相关性。并认为在这4种处理中YH施肥是最值得推广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笔者根据历年国内相关文献,就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CO2、N2O和CH4等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进行较全面的综述。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增加农田土壤CO2和CH4的排放通量,对N2O排放通量的影响表现为不确定性,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有一定影响,对各温室气体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防治抗性害虫的有效途径,于1993年9月13日和1994年9月28日对金华第二粮库的高大型房式仓散装储粮进行了PH3和CO2混合熏蒸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他外混合熏蒸机将PH3与CO2混合气体通过小孔径白色塑料硬管直接输入仓底,杀虫效果非常理想,对已产生抗性的储粮害虫锈赤扁谷盗,熏杀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绿洲棉田土壤CO2通量变化特征及温湿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管理模式下干旱区绿洲棉田土壤CO2通量差异以及与土壤温湿度间的关系,可以为评价绿洲棉田生态系统对大气CO2的源/汇贡献提供参考依据。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对天山北坡中段绿洲棉田土壤CO2通量进行动态测定,分析了土壤CO2通量的日、月变化特征及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9年5-10月土壤CO2通量日变化和月变化过程均为单峰型。滴灌地、漫灌地、弃耕地的土壤CO2通量(晴天)日均值分别为3.45、3.37、1.63 μmol/(m2?s);峰值出现在15:00-20:00,谷值出现在4:00-6:00,6、7月土壤CO2通量高于其他月份;土壤CO2通量与温度呈不同程度的指数正相关性,气温、5 cm地温较好地解释土壤CO2通量的变异量。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随着深度的变化表现不一;降水、灌溉等湿润事件对土壤CO2通量具有促进作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可以解释67.4%的棉田、79.6%弃耕地土壤CO2通量受温度和湿度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中国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推广使用户用沼气产生的温室气体(GHG)减排量和能源与环境效益,以四川省凉山州农村中低收入家庭户用沼气项目为例,利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方法学AMS-III.R和AMS-I.C估算其GHG减排量,并对其能源与环境效益进行分析。项目涉及14个县的35656农户,研究结果显示,户均GHG减排量在1.8~2.5 t CO2 e范围内,整个项目35656口户用沼气池共带来GHG年减排量约为72898.2 t CO2e。同时,每年直接节省约2.16万t原煤使用与648万元原煤购买费用,直接年产出约1978万m3沼气清洁能源,直接减少SO2排放约288440 kg、减少NOx排放约31320 kg、减少烟尘排放约15120 kg。研究表明,农村户用沼气的使用,一方面,既能减少目前生猪粪便管理方式造成的CH4排放,又能充分利用农村沼气清洁能源,减少因煤炭使用而产生的CO2排放;另一方面,又能带来可观的能源与环境效益。此外,依据CDM方法学估算农村户用沼气项目GHG减排量,能为中国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报告、验证(MRV)提供量化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静  潘阳  吴达 《粮食储藏》2017,(3):45-48
介绍了检测粮堆中CO_2和O_2气体浓度所用奥氏气体分析仪的构造、原理、操作,提出了提高奥氏气体分析仪检测准确度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25℃条件下,储藏密闭环境内N2、O2和CO2浓度变化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周围环境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规律。20L规模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均不大;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玉米储藏环境中O2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无差异,偏高水分玉米储藏环境中O2浓度在各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玉米,并且这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C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其中储藏环境中CO2浓度在各时间段的大小为:偏低水分玉米安全水分玉米偏高水分玉米,且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安全水分和偏高水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偏低水分和偏高水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水分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CO2的累积量在有氧呼吸阶段随耗O2量增加而增加,在无氧呼吸阶段CO2累积量和耗O2量无关。通过对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气体浓度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25℃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密闭环境中N2、O2和CO2的回归方程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的回归方程,利用相应回归方程,可获得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不同储藏时间段的气体浓度,为气调储藏时玉米粮粒自呼吸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和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改进后的全球一般均衡环境模型(GTAP-E)及其6版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模拟了中国非CO2类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及其政策意涵。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是世界上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2020年将会占到世界总排放的20%左右。其中,来自农业部门的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比重达到73%。未来10年,牛羊类、工业、服务行业的非CO2排放增速最快,且服务业的增速快于工业,并在2010年后超过工业排放。中国可以通过实施非CO2类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减轻二氧化碳减排的国际压力。虽然征收较高的碳税能够带来较高的非二氧化碳减排量,但是政策效率在高碳税和低碳税间差异不大。所以,在实施非二氧化碳减排碳税政策时,应该把碳税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水稻田土壤N2O和CO2排放日变化规律及最佳观测时间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静态箱(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水稻田土壤中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了连续观测,以探索水稻田土壤N2O和CO2排放日变化规律,确定最佳观测时间。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对N2O和CO2的排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各处理水稻田土壤N2O排放日变化规律有明显差异,而CO2排放的日变化规律差异不显著。在整个观测时期内(120 h),对照处理水稻田土壤N2O的排放变化不大,且排放通量较低。施氮处理在施肥前24 h和施肥后24 h N2O的排放通量变化不明显,而在施氮肥后48~96 h内排放通量增大较显著,在96~120 h内,N2O的排放逐渐减少。各处理水稻田土壤CO2排放的日变化规律较相似,在施氮肥前,各处理水稻田土壤CO2排放无显著差异。在施氮肥后24~48 h、48~72 h、72~96 h和96~120 h观测时间段内,自当日15:00至次日9:00,各处理CO2的排放通量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施氮处理CO2的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通过对120 h内水稻土壤N2O和CO2排放通量进行矫正分析,在9:00—11:00进行观测时,CO2和N2O的排放通量与一天的平均值最接近,能够代表一天温室气体排放通量。  相似文献   

18.
红椿半同胞家系苗期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红椿半同胞家系苗期光合特性研究,为红椿家系选择与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红椿6个半同胞家系2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家系间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红椿半同胞家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午休”现象,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均值为3.49μmol/﹙㎡.s﹚,蒸腾速率为2.44μmol/﹙㎡.s﹚水分利用效率为1.43μmol/﹙㎡.s﹚,光饱和点均值为1165μmol/﹙㎡.s﹚,光补偿点为42μmol/﹙㎡.s﹚,CO2饱和点为1897μmol/mol,补偿点为104.5μmol/mol。综合各参数分析,红椿为阳生喜光树种,对CO2利用的范围较广,本试验家系中1号家系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一组物料、热量守衡式及其他有关约束关系,建立了氢还原竖炉模拟模型,可定量考察消耗量、生成量和氮气、CO兑入成分、DRI金属化率、入炉煤气温度等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兑入CO可使入炉煤气量从纯氢还原的1650 N·m3左右下降到1200 N·m3左右;当CO和H2的体积之比V(CO)/V(H2)约为0.6时,氮气兑入量约为0,竖炉能量利用最佳;当V(CO)/V(H2)体积比为0.3时,最佳氮气兑入成分约为11%;纯氢还原最佳氮气兑入成分约为25%;兑入氮气可以减少入炉氢气的量,但不能减少入炉气体的总量。对氢还原竖炉模拟结果可为其工艺设计、操作和节能等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0.
储藏条件对水稻种子发芽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讨论了储藏中水稻种子的水分含量、储藏温度和气体条件(如CO2气体、脱氧剂等)对水稻处子发芽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