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探讨茶字茶名的茶史学术文章中 ,林鸿荣先生的《茶事探源》(刊《中国农史》1 994年 1 3卷 2期 )堪称一篇佳作 ,值得推荐。在重读论文之后 ,笔者附带提出一点看法以供商榷。1、该文名为《茶事探源》 ,实为茶文献中的茶名茶字探源。取名《茶事探源》 ,未免失之过宽。2、关于《僮约》中“买荼”之荼非“烹荼”之荼。前人也多持此说 ,林文则更从两字所处不同音韵角度发挥论证 ,颇具新意。然而笔者以为也不应忽略郭璞在《尔雅》“木贾 ,苦荼”注释中关于茶叶“可煮作羹饮”的记述。而《僮约》这篇戏文中所设之宴显然是一次上乘宴席 ,有可能用较…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上期发表了彭一万先生《"海上茶叶之路"的定义辨析——〈宁波"海上茶路"启航地的地位毋庸置疑〉的质疑》,并期待笔者作出答复。笔者首先要说的是,"海上茶路"起点与"海上茶路"是两种概念。彭先生在本刊2013年第二期发表了《厦门——海上茶叶之路的起点》,说的是厦门17世纪明末以后发生的茶史,并认为是"海上茶叶之路的起点"。笔者的意思是,历史不能割裂,而必须全面了解,不能将某一时段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表饮品"茶"义的词语中,单音词主要以"茶"为主,双音词主要以"茶叶"为主。其中词语"茶"的书写形式有两个,即"荼"与"茶",两者为古今字的关系,陆羽《茶经》以前均写作"荼",陆羽《茶经》以后逐渐被"茶"字代替。"荼"被"茶"代替,与"荼"在古代所承担的语义功能相对过多有关,也与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密不可分。"茶叶"组合最初是一个词组,表"茶树叶子"之义,直至明代文献中"茶叶"才完全凝固成一个表"茶"义的双音词,"茶叶"一词的使用真正成熟时期是在清代。清至现代汉语中,单音词"茶"与双音词"茶叶"共同担负起表"茶"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王褒《僮约》中“荼”非茶的考证中国茶叶博物馆周文棠王褒《僮约》一文,由于其中有“武阳买荼”,“烹荼尽其”之句,在茶叶历史上曾被认为标志着西汉时代蜀地茶叶已被作为日常生活的内容和有客来饮茶的习惯,并已有一定的茶叶商品市场。有的还认为当时已有专用的茶具。...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4月21日,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举办"科学饮茶益身心———’2011中国宁波‘茶与健康’研讨会",由笔者主编大会文集。在收到的40多篇来稿中,有多位专家、学者在文章中引用"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说该语出自唐代宁波籍大医家陈藏器的《本草拾遗》。笔者为大会提供的《古今医药、营养学名家论茶三则》,其中一则是《陈藏器〈本草拾遗〉载茶  相似文献   

6.
丁以寿 《农业考古》2005,(2):172-178,183
近年来先后拜读了杭州赵大川等先生的系列论文《茶圣陆羽在余杭著〈茶经〉考》(《农业考古》2002年4期)、《陆羽在余杭著〈茶经〉的依据》(《农业考古》2003年4期)、《陆羽与杭州》(《法门寺文化研究通汛22——2004第三届法门寺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专号》),获益非浅。但在细读之余,却发现赵大川等先生论文中对许多征引文字存在着有意或无意的误读,对其中的一些论点存有疑惑。本着求真务实、百家争鸣的精神,现提出与赵大川等先生商榷,并求证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尔雅·释木》“·苦茶”。郭注云:“树小如桅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蜀人名之苦茶。”(按茶读为茶。下同。)这段注文历来被征引作为茶的释义,但是关于“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则有不同意见。陆玑《毛诗疏》说“蜀人作荼,吴人作茗。”陆德明《经典释文》认为“、荼(读为茶)、茗,其实一也。”并引张楫《杂字》云:“,茗之别名。”魏王《花木志》说“其老叶谓之,嫩叶谓之茗。”顾野王《玉篇》也说“,茶叶老者。”“茗,茶芽也。”面对众说纷纭,有必要澄清事实,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8.
“烹荼尽具”和“武都买荼”考辨──兼与周文棠同志商榷苏州市经济协作委员会方健王褒《僮约》是茶文化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其“武都买茶”之说是汉代武阳(治今四川彭山县东)已有茶叶集市的明证,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随葬物简册上之(即)字,同为我...  相似文献   

9.
田茶 《农业考古》2001,(2):282-284
山水含灵气 ,南方生嘉木。神农尝百草开华夏利用茶叶之先河。茶自云贵高原向外不断播撒 ,澜沧江、长江、淮河、闽江和珠江流域成为茶的主要产地。茶因地域不同 ,遂有荼、木贾、、茗、等不同的称谓 ,随着我国劳动人民对茶的认识不断深入 ,至唐始有“茶”字。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也创造了文化。我国先民对茶叶的认识无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荼而解之。”这是成书于东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的记载 ,也是荼见于文献的最早记录。茶学界根据西汉的《僮约》一例认为 ,到了这时 ,茶叶已从食、药兼用发展到…  相似文献   

10.
茶的始用及其原产地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皆以《神农本草经》中的传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荼乃解”,《史记,辅三皇本纪》载:“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以作为利用茶叶和作为药料医病开始的唯一根据。依《白虎通义》的内容,从意义来说,所谓神农是指原始社会的初期农业阶段,人民开始食用植物时期的劳动人民总称,因此神农并非具体的一个人,也不是神。“得荼乃解”的荼字,若易以解释为现代茶树的茶叶,那么茶的始用无疑是在原始社会时期。但是“荼”“茶”两字,虽只有一划之差,而争论千年,迄今还未完全解决,得以确论。《说文解字》(汉代许慎)中只有“荼”字,  相似文献   

11.
龚建华 《农业考古》2002,(4):292-294
茶之于人 ,也多矣。于我目 ,是晶莹剔透 ,醉人之色 ;于我鼻 ,是怡人清气 ,醉人之香 ;于我口 ,是沁人心脾 ,醉人之味。茶之于人 ,也久矣。不说那神农尝百草得荼而解百毒 ,因为它是那么绵远而近似乎传说 ;不说那古书中俯仰可得的茶之意味 ,因为它是那么缤彩纷陈以至于无法枚举 ;也不说那华夏儿女心中解不开的茶之中国结 ,因为它是那么勾人心弦而让每个炎黄子孙都情不自禁的浸染其中……翻开中国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 ,其中关于“荼”的解释是 :“荼 ,苦茶也。”而中华诗歌的源头《诗经》中业已有了茶的最早记载 :“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或…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46(2013年第5期),报道了宁波"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讨会的信息并刊登了有关文章。不久,研讨会文集《"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究文集》于2014年4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拜读了竺济法先生编的《"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究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收获颇丰,获取了许多茶的知识。但我感到,有两个问题必须厘清。首先,"海上茶路"的概念问题。海上茶叶之  相似文献   

13.
竺济法 《农业考古》2006,(2):189-191,213
茶人定义 2003年10月,当笔者决定与钱时霖先生合著《中华茶人诗描》时,便一直在思考茶人的定义。笔者以为,茶人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统称,各行各业的爱茶者均可称为茶人,历代为茶产业、荼文化作出贡献和有所建树的前辈和长者,是当之无愧的荼人。茶人中懂得茶之诸法、树茶学丰碑的陆羽尊为茶圣,至今无人超越;超然物外连饮七碗品得茶趣的卢仝类人物皆为茶仙;从事茶业科技、教学、文化的有院士、博导、博士、专家、学者、作家、画家、壶艺家;还有茶商、茶农、茶客等等,足见茶人之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14.
胡衍铮 《农业考古》2003,(2):282-285
当代许多学者著书立说之时 ,谈到茶诗则往往将其源头归结到我们中华民族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他们认为《诗经》中之“荼”字即为“茶”之始祖 ,故而其中有“荼”之诗句自然而然地成为茶诗了。但又有许多专家对此则持有反对意见 ,甚至乎还搬出了前辈茶人的意见以作论据。如宋代车清臣的《脚气集》中就说到 :“毛诗云 ,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注 :荼 ,苦菜也。周礼掌荼 ,以供丧事 ,取其苦也。苏东坡诗云 :‘周诗记荼苦 ,茗饮出近世。’”争论之说 ,议论纷纭之处 ,实是多如河沙。有关茶诗之起源是否是《诗经》 ,这并非由论者之言即可决…  相似文献   

15.
《“神农得茶解毒”考评》读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得茶解毒”考评》读后反思安徽农业大学陈椽周树斌同志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1991年第2期,发表“神农得茶解毒”考评,提出很重要茶史问题。约言之,其一,引刘安《淮南子》、干宝《搜神记》、《甲乙经》和《图经本草》等均无“得茶”条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清香四溢的茶叶为我国人民所喜爱;积习相沿,至今仍盛行不衰。我国的饮茶风尚,不仅普及域中,而且影响海外;在当今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中,茶叶的饮用量远高于咖啡和可可而居于首位。因此,我国荣臻为世界茶叶的故乡。我国茶叶最初名之为“荼”,由于时代的变迁以及地域的不同,又曾有茗、槚蔎、荈、荼果、芳荼、苦荼、葭荼、荼草……等多种名称。但我国饮茶之风究竟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迄无断论。然而《诗经》中有不少诗章已言及“采荼”、“捋荼”、“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堇荼如饴”。又《礼记·地官》中也有“索荼”、“聚荼”的记载。《晏子春秋》亦云:“食脱粟之食,灸三弋五卵茗茶耳”。无  相似文献   

17.
饮茶健康     
吴文南 《农业考古》2007,(5):197-199
饮茶健康,饮茶既有营养价值又有药理和保健作用,这一点,古人早有人认识,所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之”的传说,就说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们已经认识到茶叶有解毒之功效。至少,从汉代开始,我国的医学书中就开始记载茶叶的医疗功效,以后历代史书不绝。如:汉代《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人有悦志。”东汉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思意。”三国(魏)吴普《本草》:“苦荼味苦寒,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心安益气,聪察少卧,轻身不老。”晋代张华《博物志》:“饮真茶令人少眠。”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茗茶苦寒,久食令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的发展对涉"茶"词语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语中不仅有一些表"茶"义的词语,也有一批与茶文化相关的词语。在表"茶"义的单音词中,"荼(茶)"由于是主称词语,在与表别称的"骮"、""及表泛称的"茗"、""的竞争中轻松取胜,成为最重要的表"茶"义单音词。"荼"与"茶"是文字关系,即古今字关系,陆羽《茶经》中将表"茶"义的"荼"省笔为"茶",使"茶"字在表"茶"义上功能相对单一,职责更加集中,其使用频率相较于"荼"字很快便占据压倒优势,成为古今表"茶"义的最主要文字形式。  相似文献   

19.
“婺绿”茶史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婺绿”的溯源婺源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著名的茶叶专家陆羽(公元733~804年)所著的《茶经》一书中,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茶经》成书的年代为肃宗乾元年间,那时,婺源已建县治于清华。诗人白居易于公元816年写的长诗《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可以看出浮梁已经成为茶叶的集散地。那时的县城清华至毗邻的浮梁只有一百五十华里,婺源茶叶,绝大部分运到浮梁销售是有理可据的。从有关史料中,还可得到证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从浮梁运销西北,华北各地的茶叶就有几十万驮之多。这说明唐代的婺源已是著名的茶区了。  相似文献   

20.
<正>读了竺济法先生的《宁波"海上茶路"启航港的地位毋庸置疑》(载《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2013年第5期),我也深感"匪夷所思"。竺先生,我先请您弄清"海上茶叶之路"的定义。它指的是,通过海上航线,进行全球性、大规模的茶叶贸易,"贸易"者,商业买卖行为也。这必须以外国商人持续、大量订购中国茶叶,中国茶叶经常、大宗从海港出口,中国茶成为世界性饮品为标志。如果中国将这么高档的饮品,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