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2012年在西藏自治区农科所进行冬小麦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在五个参试品种(系)中,由自治区农科所提供的品种(系)21253在两年的区试试验中其产量是最高的,分别为422.1公斤/亩,比对照肥麦增产16.9%,和420.3公斤/亩,比对照减产5.3%,但该品种(系)的丰产适应性和稳产性相对较好,其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建议在全区范围内进行示范。其他品种建议在本区域淘汰。  相似文献   

2.
皖麦50丰产稳产性及其增产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0-2005年安徽省和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汇总结果,评价皖麦50的丰产稳产性及综合农艺性状。利用2003-2004年度皖麦50播期、密度试验结果,评价皖麦50高产条件下合理的产量结构和增产途径。结果表明,皖麦50既具有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皖麦19的优点,又克服了其抗倒能力弱的缺点,集高产稳产、高抗倒伏、易栽培于一体,是皖麦19理想的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7-2010年安徽省小麦区试汇总结果,从产量水平、产量构成因素、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分析评价宿553的丰产稳产性。结果表明,宿553既具有安徽淮北主栽小麦品种皖麦50丰产稳产的优点,品质上又有所提高,集优质、高产、稳产、易栽培于一体,是皖麦50理想的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 1998~ 2 0 0 1年淮北片春性组和半冬性组小麦区试结果 ,对皖麦 44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 ;比较了皖麦 44和对照种豫麦 18、皖麦 19的主要农艺性状 ;研究了皖麦 44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 ;对产量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皖麦 44既具有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品种皖麦 19、豫麦 18的优点 ,又克服了其相应的缺点 ,集高产、稳产、矮秆、早熟、优质于一体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皖麦 44高产的关键是确保穗数 ,稳定粒重。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7-2008、2008-2009年度河南省小麦区试和生产试验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和Shukla变异系数法对花培8号小麦的丰产稳产性与其他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花培8号2a的高稳系数分别为0.9556和0.9586,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2.05%和4.05%,在同组区试品种中均较小.说明花...  相似文献   

6.
2007~2008年度贵州省黔西北高海拔特殊生态区小麦联合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7个小麦新品种(系)中,毕试22和毕2003—1的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等综合性状好,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6217.2kg/hm^2、5910.1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毕麦17号增产10.37%、4.92%,在黔西北高海拔特殊生态区有推广价值,其它参试品种可在适种区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淮北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小麦新品种(系)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丰产稳定性,应用高稳系数(high-stably coefficient,简称HSC)法与常规分析方法相结合对2017—2018年江苏省淮北片小麦良种区域C组、D组等2组26个参试新品种(系)的丰产性与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组试验参试品系徐麦14123、江麦977和D组试验参试品系江麦9131、淮核16132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较小,回归系数均小于1,HSC较大,分别为84.97%(居C组第1位)、84.90%(居C组第2位)、85.18%(居D组第2位)、84.47%(居D组第4位),说明这4个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好。研究表明,用高稳系数法评价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是可行的,将2种方法相结合则更能准确反映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  相似文献   

8.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高稳 数法综合分析了1998-1999年度河南省高产小麦区试春小麦水地组区试品种(系)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并与常规分析法进行了比较,高稳系数法可将品种(系)的高产性与稳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更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新品种(系),用这种方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对华南早籼组区试品种(组合)丰产性和稳产性的分析表明,优优128丰产性最强,稳产性(适应性)最大,比对照种七山占增产24.97%,比汕优桂99增产21.64%,与其他参试品种的差异均达极显著,该品种与地点互作效应的相对变异和互作方差在参试品种中均为最小;特优18、优优8821、粤香占、汕优82、丰矮占1号、八桂占等均比对照种汕优桂99和七山占增产,且达极显著水平,品种与地点互作效应的相对变异和互作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小麦区试品系丰产性及稳定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评价区试小麦品系产量的稳定性,为选育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四川省小麦区试的12个品系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分析。[结果]参试品系XK055-3、SW22514在2种分析方法中的估计结果均表现较好;品系川04品4、04064、04062丰产性、稳产性较差;而对照品种川麦107处于中游水平,产量中等、稳定性好。[结论]西南科技大学选育XK055-3和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SW22514属高产、稳产性苗头品系。  相似文献   

11.
水旱兼用冬小麦新品种长麦6135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麦613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长97-5867为母本、晋麦6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明确长麦6135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可为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以及更好地推广该品种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利用2007~2008年山西中部旱地小麦区域试验产量结果和2008~2009年山西中部水地区域试验产量结果,采用新复极差法(LSR法)和品种基因型互作方差、互作变异系数,以及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了长麦6135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长麦6135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的特点,是1个水旱兼用小麦新品种,在山西省中部麦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不同筋力小麦品种的粉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869-12870
[目的]解析不同筋力小麦品种的粉质参数并探讨其差异。[方法]以强筋小麦皖麦38、中筋小麦皖麦44和弱筋小麦皖麦48为供试品种,应用粉质仪测定3个小麦品种的粉质参数。[结果]皖麦38、皖麦44和皖麦48的小麦粉吸水率分别为63.2%、55.8%和55.0%,其中强筋小麦粉的吸水率最高。小麦粉的面团形成时间随着筋力的减弱而缩短,皖麦38、皖麦44和皖麦48的面团形成时间分别为5.8、5.5和1.5min。皖麦38、皖麦44和皖麦48的面团稳定时间分别为10.7、7.2和3.6min。小麦粉的面团弱化度随着筋力的减弱而增加,皖麦38、皖麦44和皖麦48的面团弱化度分别为29、41和91。皖麦38、皖麦4.4和皖麦48的评价值分别为105、85和44。[结论]试验得到的粉质参数较好地反映了供试小麦品种的筋力,该测定方法值得推广应用。经  相似文献   

13.
简明介绍了非参数分析方法 ,并运用该方法对安徽省棉花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D1 80丰产性、稳产性较好 ;皖杂 3号丰产性较好而稳产性较一般 ;绿杂棉 1号丰产性较差 ,稳产性较好。笔者还对利用非参数度量方法分析棉花品种区试数据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宁夏水稻区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水稻晚熟组区试品种(组合)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表明,401A/253组合丰产性最好,适应性最强,比对照品种宁粳9号增产8.34%,其余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均不如对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评价了区试小麦品系产量的丰产性、稳定性,为选育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提供依据。采用方差分析表明Shukla变异系数法,对2013—2014年度陇中冬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系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新品系9589-4、静冬0318产量较对照品种增产显著,丰产稳产,适应性好,是比较理想的高产冬小麦新品系,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在进行试验的同时,可在定西、天水等地开展生产示范,良种良法配套,确定适宜区域,尽快发挥新品系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宿9604小麦新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卫生  程守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6):721-722,727
利用 1998和 1999年安徽省淮北片半冬性组区试资料 ,应用高稳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宿 96 0 4等小麦新品种 (系 )的丰产性、稳产性及生态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宿 96 0 4两年平均较对照周麦 9号增产 12 .10 % ,属于A级水平 ;两年b值分别为 0 .82 6 7和 1.0 2 2 6 ,高稳系数为 93.37%和 83 .2 2 % ,是一个丰产、稳产型品种 ;两年灰色关联度ri 分别为0 .86 3 1和 0 .90 81,均居第 2位 ,接近参考品种 ,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并对宿 96 0 4丰产稳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麦新品种宛麦19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宛麦19的生产利用和育种价值,以宛麦19参加河南省区试及生产试验的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增减百分比、方差分析法与多重比较、变异系数以及回归系数分析法分别对宛麦19和对照品种偃展4110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宛麦19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比较理想的小麦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麦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8.
衡观35小麦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增产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衡观35小麦6 a计90点次的区试和示范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种植区域的增产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衡观35是1个矮秆大穗、抗病抗倒、高产广适型小麦品种,产量稳定在7 500~8 250 kg/hm2,并具有9 750~10 500 kg/hm2的产量潜力;(2)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区域的产量结构不同,黄淮南片麦区三因素顺序为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冀中南麦区三因素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3)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在黄淮南片冬麦区、冀中南冬麦区通径系数分别为0.761 3和0.539 8;(4)在保证630万~675万穗/hm2群体结构的基础上,黄淮南片麦区主攻千粒重,冀中南麦区重点增加穗粒数,可发挥该品种的最大丰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用高稳系数法评价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稳系数(HSC)法对1994年华北春玉米区试结果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12个品种中,3138高产稳产性最好,旱21×丹85566虽然丰产性好,但稳产性差。长试19丰产性和稳产性都差。高稳系数法,简便实用,所得结果与常规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对安徽省1995 ~1997 年度淮北片春性组小麦区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皖麦37 号产量三要素协调,是一个既丰产又稳产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