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生态学理论中捕食者——猎物的基本关系,即捕食者对猎物密度的功能反应和捕食者对自身密度的反应推广到植食者——植物系统中。把棉铃虫(Heliothio armigera H(?)bner)与番茄果实的关系作为捕食者——猎物关系的的一种特殊形式,用数学模型来评价棉铃虫的蛀果行为和确定棉铃虫的潜在蛀果数。探讨了番茄田棉铃虫蛀果与番茄果实密度、空间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棉铃虫幼虫个体间的相互干扰对蛀果数的影响。初步证明:番茄中上部嫩果密度和每单位番茄植株上幼虫密度是影响棉铃虫蛀果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提出了棉铃虫幼虫蛀果行为模式:在低密度下(0.5头/架)其模式为:Na=0.284879NP/(H0.036196N)在高密度时,蛀果行为模式为:Na=sum from r=1 to n(0.32046NPr~(1-0.49696)N'·Pr')/(1+0.036196N)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又称番茄蛀虫,分类上属鳞翅目夜蛾科,为杂食性蛀果类害虫。近年来随着我省冬季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为该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和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其为害日趋严重。该虫主要危害番茄、辣椒、茄子、瓜类和豆类作物。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为主,亦食害嫩茎、叶和芽。幼虫危害番茄果时,具转果习性,即幼虫蛀人果内咬食,形成蛀孔后又转它处危害,  相似文献   

3.
番茄生长期中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青枯病、早疫病、晚疫病、棉铃虫和地下害虫。早春以小地老虎为主的地下害虫为害植株;5、6月梅雨季节的连绵阴雨,导致青枯病、早疫病、晚疫病严重为害;雨后骤晴又促使番茄病毒病蔓延流行;盛果期遇高温干旱,黄瓜花叶病毒病发生更为严重,棉铃虫为害造成蛀果。根据番茄病虫害的发生为害规律,必须制定出一套适宜本地的“无公害”防治病虫措施。  相似文献   

4.
蔬菜田棉铃虫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蔬菜田棉铃虫(Heliothis ormigera Hiibner)属麟翅目、夜蛾枓,是菜区番茄上的一种重要蛀果害虫。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蔬菜区种植结构的变化,棉铃虫为害番茄的损失程度也逐年加重,直接影响着番茄的产量与质量。1985—1987年。我们对太原地区蔬菜棉铃虫的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制定出太原地区蔬菜田棉铃虫危害损失及防  相似文献   

5.
桃蛀螟在板栗上的发生危害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桃蛀螟是东海县和赣榆县板栗的主要蛀果害虫,1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以幼虫越冬,对板栗蛀果的是第三代幼虫。成年果园受害较重,一般 蛀果率30%-60%。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8月下旬和9月上旬末用桃小灵、灭扫利、功夫菊酯、敌百虫等药剂防治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秋季番茄产生烂果与三种病害有关,应加强防治。 1.软腐病 是细菌性病害,以感染茎秆和果实为主。果实发病时,果皮完整光亮,果肉腐烂变软,破裂后散发出恶臭味,易脱落,干燥后变成白色僵果。防治方法:避免在阴雨天或露水未干时整枝打权,以促进伤口尽快愈合,防止病菌侵入;及时防治蛀果类害虫如棉铃虫等;  相似文献   

7.
生物防虫技术对线辣椒的无公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通过对放蜂田和不放蜂田棉铃虫与烟青虫虫口数的变化趋势、蛀果率以及赤眼蜂的羽化率与田间寄生率等方面试验分析,研究了棉铃虫与烟青虫的发生规律和赤眼蜂对棉铃虫与烟青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为棉铃虫和烟青虫的一个危害世代,7月初达到爆发盛期,是主要危害世代,发生量大,危害性强;7月下旬到8月下旬为棉铃虫和烟青虫的又一个危害世代,8月初达到爆发盛期,但发生规模小,产卵分散,危害性弱,烟青虫稍晚;赤眼蜂的田间羽化率较高,平均羽化率达57.9%;放蜂田赤眼蜂的平均田间寄生率为32.9%,较对照高13.5个百分点,寄生效果明显;放蜂田的平均害虫蛀果率为4.0%,较对照低8.2%。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防桃树梨小食心虫药剂,本研究选择8种药剂,以清水为对照,设计9个处理,分别进行蛀梢和蛀果防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梨小食心虫蛀梢(果)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16%阿维·茚虫威SC处理对蛀梢、蛀果防效最佳,防效分别为84.62%和88.89%;10%甲维·茚虫威SC处理对蛀梢(果)防效次之,对蛀梢、蛀果防效分别为81.53%和83.33%。16%阿维·茚虫威SC与10%甲维·茚虫威SC两种药剂防效具有显著差异性,但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以作为首选药剂推荐使用。10%四氯虫酰胺SC处理对蛀梢、蛀果防效分别为75.38%和72.22%,防效略低于16%阿维·茚虫威SC和10%甲维·茚虫威SC处理,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以作为备选药剂推荐使用。20%灭幼脲SC和2.5%联苯菊酯EW处理对蛀梢防效分别为56.92%、50.76%,对蛀果防效分别为50.00%、44.44%,防效较低,不建议在生产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明确了海南省乐东县南繁玉米蛀果害虫种类主要有亚洲玉米螟、粘虫和棉铃虫3种,并研究调查了其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旨在为南繁玉米蛀果害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县番茄棉铃虫发生严重,番茄第一穗果常常被其蛀食为害,使第一穗果脱落、腐烂,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菜农收入的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办法进行了初步摸索。  相似文献   

11.
玉米田棉铃虫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6种药剂中以35%植保博士乳油600ml/hm^2喷雾防效最好,校正防效3d时达88.1%;用该药剂滴穗防效最好,校正防效6d时达96.1%;防治时期以幼虫3龄前尚未蛀入果穗内部时用药防效最好,校正防效达76.0%。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酱用番茄棉铃虫性信息素与频振式杀虫灯对酱用番茄棉铃虫诱虫效果比较,性信息素诱捕器与频振杀虫灯所诱到的成虫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频振杀虫灯诱蛾量稍高于棉铃虫信息素诱捕器。应用棉铃虫性诱剂对阜康市番茄棉铃虫发生动态进行监测,为酱用番茄棉铃虫的防治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调查性诱剂诱捕器对棉铃虫诱杀效果,可降低番茄棉铃虫蛀果率,减少农药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13.
<正> 棉铃虫又叫蕃茄蛀虫,属磷翅目、夜蛾科,食性很杂,寄生植物约有250多种,在菜区主要为害蕃茄、辣椒、茄子、甘兰,大白菜等蔬菜。其中以番茄受害最重,棉铃虫以幼虫蛀食蕾、花、果和幼嫩的茎。叶、芽,蕾受害时,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幼虫喜食青果,近老令时多喜食成熟果及嫩叶。1头幼虫一生可为害3—5个果,严重地块,蛀果率达30—50%,花蕾及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长成的果实虽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失去商品价值,而且因蛀孔在蒂部,雨水、病菌易侵入引起腐烂。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山番茄病虫发生特点,提出无污染番茄青枯病、晚疫病、棉铃虫的防治技术。其主要措施:冬季冻畦,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壮苗,实行间作栽培,采用化学药剂、生物制剂及利用山区野生植物浸液等。  相似文献   

15.
棉铃虫,又名蛀果虫,钻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大害虫,棉铃虫以幼虫为害,钻入幼蕾取食形成“张口蕾”。取食花粉头形成“虫花”,取食青铃形成“烂铃”,被害蕾、花、幼铃、不久脱落,严重时全部脱落光形成‘公棉花”。造成严重减产,棉铃虫是我县棉花上最主要害虫之一。棉铃虫食性杂,除危害棉花外,还能危害蕃茄、辣椒、玉米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40%福戈等几种药剂对加工番茄田棉铃虫防治效果和最佳使用剂量,为大面积推广防治棉铃虫的药剂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作物加工番茄新番17号。2.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在昌吉市滨湖镇下泉子村加工番茄田,面积0.6公顷,前茬棉花,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5月10日机械直播,11日滴水,17日开始陆续出苗,667米2保苗3000株。3.试验药剂40%福戈水分散粒剂;14%福奇微囊悬浮剂;  相似文献   

17.
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6.5%万霉灵粉尘剂2.0g/m^2和1.5g/m^2处理防治番茄灰霉病防效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800倍的70%达科宁可湿性粉剂和45%万霉灵可湿性粉剂。在田间药效试验中,6.5%万霉灵粉尘剂每667m^2施用1.0kg处理区,番茄灰霉病病叶、病果的防效和增产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18.
2009、2010年调查的苹果蛀果率分别为71.7%和86.1%,平均蛀果率为78.9%.2011年4、6、7月分别3次释放周氏啮小蜂后,同年7月和9月的蛀果率分别为14.35%和13.95%,平均蛀果率为14.15%,防效均达到80%以上.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苹果蠹蛾,既没有化学农药的污染和药害,又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是有效的无公害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柿举肢蛾生活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使蛀果率由45%-65%下降到3%以下,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6种寄主桃蛀果蛾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5种随机引物对苹果、梨、杏、酸枣、枣、山楂6种寄主桃蛀果蛾基因组DNA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 25种随机引物中有 22种出现不同程度的 DNA多态性标记,多态百分比为71.9%.根据Nei氏片段共享度公式计算了6种寄主桃蛀果蛾两两配对间的遗传距离,6种寄主桃蛀果蛾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42 6,其中梨桃蛀果蛾与酸枣桃蛀果蛾遗传距离最远为0.704,枣与酸枣遗传距离最近为0.462 7,用UPGMA法构建了6种寄主桃蛀果蛾的分子聚类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