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红松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红松对环境生长条件要求严格,生长周期长,天然红松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不能满足人们对红松的需求。采用樟子松嫁接红松的技术,是解决红松生长慢、对环境要求苛刻、产量低等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的树种,加大红松种植不仅可以满足用材需要,同时还能推动生态林、防护林的发展。但是,在红松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一大威胁,一旦红松遭受病虫害威胁,红松质量和产量就会下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本文就红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作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吉林通化市拥有大量林木资源,其中红松资源更是丰富,是我国红松主要产地。该市红松的培育工作,尤其是育苗工作对我国红松资源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以红松育苗技术为研究课题,结合吉林通化市的红松育苗实际情况,提出该市红松育苗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文攀  王振宇  夏祥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40-8945,8978
[目的]为脂溶性红松种壳色素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硅胶为吸附剂,通过溶剂梯度洗脱对脂溶性红松种壳色素进行分离与纯化,探索利用硅胶柱层析对脂溶性红松松籽壳色素的分离效果。[结果]95%乙醇为脂溶性红松松籽壳色素的最佳提取剂。对脂溶性红松松籽壳色素进行初步分离与纯化,得到26组洗脱物,主要在波长250和270 nm处出现强吸收,可见光区无明显吸收,由此推测这些物质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结论]硅胶柱色谱法对脂溶性红松种壳色素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5.
原始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中很少见到红松幼树,而云杉(Picea)和冷杉(Abes)林内则发现许多红松幼苗,对此现象长期以来很难解释。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证实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是红松种子重要传播者。该文还对星鸦生活规律和对红松种子传播途径进行了较长期的研究,揭示了云冷杉林内红松更新的奥秘。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护我国的自然环境,相关政府对于林木的种植与发展愈发重视,尤其是东北地区的红松育苗,由于红松的利用价值较高,但是育苗极难,所以国家更加重视红松的育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林分结构对红松分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分杈是红松内在生理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复层红松混交林和阴坡人工红松林红松分杈率较低。单层红松林高密度,能有效地降低红松多杈株率。红松杈干是主梢受害枯死或断折后,经侧枝的激烈竞争和顶端的驱使下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红松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人工栽培红松林远已超过天然林的分布界限。人工红松林的生长量是天然林的2倍,红松人工林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这里介绍了红松人工林的具体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红松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用材和果实兼用树种,培育红松嫁接苗是建立红松高产种 子林和种子园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从实践经验出发,对红松嫁接苗的培育技术要点进行简要阐 述,以期为红松嫁接苗培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红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类型,在市场中具有着较大的需求量。但在近年来不断砍伐当中,原有资源数量不断减少,做好红松的种植以及培养成为了我国目前林业建设工作当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休眠是红松种子的特性,在红松种植中,休眠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项因素,将直接关系到其生长速度与规模,在本文,将就红松育种中种子休眠原因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脂用马尾松选优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择、收集、保存产脂力高的马尾松种质资源,利用选育的良种营造高产脂松林基地,笔者通过选优,共选出优树49株,营造基因库4669m~2,保存优树家系45个,营造子代林6670m~2.提高了现有天然松林产脂力,减小了采脂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2.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森林病害,被称为松树的“癌症”,已对我国的松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鉴于松材线虫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及破坏能力强等特性,因此对其难以有效根治。目前,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严峻,因此做好该病害的有效除治工作意义重大。为此,本文结合笔者长期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工作实践,综述了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特征,分析了当前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松对松毛虫危害的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取人工模拟松毛虫取食的方法,摘去油松部分2,3年生针叶,发现油松失去部分针叶后光合强度有所提高,并对当年新叶生长量没有影响.这表明油松受害后,其光合产量的增加是通过提高光合强度实现的.通过对组建的失叶率与初级产量关系模型分析,求出了不同失叶水平下的补偿点和超补偿点.当失叶率为25%时,其初级产量不受当年新叶量多少的影响,始终高于对照组,其超补偿的表现相对稳定;当失叶率为50%时,其补偿量随当年新生叶量而变化,表现出超补偿、补偿、准补偿,使“油松允许失叶量在50%左右”有了一个可信的解释,为进一步研究油松被害后的补偿与超补偿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与黑松种源核型和模糊聚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马尾松与黑松种间和种源间的核型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了这两种松树及它们种源的核型变异情况、进化途径,为马尾松与黑松的细胞学分类、遗传育种及系统进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松毛虫危害对油松光合作用几个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探讨油松被松毛虫危害后的补偿机制,该文以与植物最基本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光合反应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了失叶对光合作用及部分光合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针叶适度受害后,在材积和营养物质储存方面所表现出的补偿和超补偿现象,最初是以光合产物总量增加为基础的,因此补偿具有广泛性;光合强度提高的客观条件是与光合作用直接相关的光、水向有利于提高光合强度的方向发生了转变,其中水分状况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携带的一株细菌分离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从患松材线虫病致死的黑松和马尾松病树组织及松褐天牛虫体中分离的松材线虫虫体上均分离到同一细菌菌株 .经致病性、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测定 ,将致病菌株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ATBExpression自动鉴定仪的鉴定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同 .在分离过程中该菌出现频率较高 ,说明是松材线虫携带的主要细菌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显示 ,用无菌线虫或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分别接种的黑松无菌苗不发病 ,而用二者混合接种则使无菌苗迅速发生褐变和萎蔫 .林间利用 6年生黑松进行的接种试验结果证明 ,用无菌松材线虫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混合接种的黑松与使用野生松材线虫接种的黑松都 10 0 %的患病 .单独用无菌松材线虫接种有 4株发病 ,6株没有发病 .其中发病黑松中不仅分离到了松材线虫 ,也分离到了细菌 ,而没有患病的 6株黑松中仅分离到少量松材线虫 .这说明在野外条件下接种的松材线虫可以通过某种途径重新获得细菌 ,导致了接种的黑松患病 .而接种后无菌松材线虫没能获得细菌的那些黑松就没有患病 ,说明单独无菌松材线虫不能使黑松患病 .这些结果说明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与松材线虫的致病性有关 .因此 ,可以把松材线虫病看作是线虫和细菌共同侵染引起的一种植物复合侵染病害 .在这  相似文献   

17.
南京老山林场火炬松、湿地松种源试验林(13年生)近三年发生了严重的松枯梢病和松针褐斑病.火炬松种源间感病指数和生长变异均为极显著,感病指数与高、轻生长相关显著,其中佛罗里达·纳索、阿拉巴马·埃尔卡拉、密西西比·斯格特和佐治·爱克特四个种源感病最轻,生长量较大,感病指数亦比种源平均值小13.41%~32.80%,抗病优株率达7.47%,可在种源和个体二个层次对抗病和生长同时进行选择.湿地松的种源感病指数变异不显著,但生长变异显著,抗病优株率4.80%,也可在生长良好的阿拉巴马·英德、佐治亚·布克勒、佐治亚·米伦、福建·南屿、佛罗里达·泰勒5个种源中选择抗病优株.  相似文献   

18.
红松大青杨、红松水曲柳混交林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25a跟踪观测,红松-大青杨混交可解决红松大径材培育期长、收益迟的问题;红松-水曲柳混交,由于它们生长速度相当,又能相互利用,所以它们是比较理想的长期混交类型。  相似文献   

19.
广东高州生长的马尾松由于树皮厚薄,松脂产量高低和枝条伸展情况而被分为三个类型——黑鳞松、黄鳞松和垂枝松。 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材性的研究比较,从中发现它们之间在木材解剖和物理力学性质上的大小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黑鳞松材色较深,晚材率较高,管胞较长,轴向树脂道较多;黄鳞松则管胞壁较厚,各项力学性质较高,垂枝松除年轮较宽外,各项性质均低于前者。但根据方差分析检验,三个变型之间的主要性质均无显著差异,而各单株之间则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作者等认为在选择马尾松优良类型时,不应该依不同变型划分,而应从单株优树进行选择,这样可能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