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香菇一般出菇限于春秋2季,冬夏2季市场特别是鲜菇供应短缺,为了满足香菇市场周年供应、改善出菇环境,提高产量品质,北京市密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从2007年开始进行夏季林下香菇栽培试验,结合各地栽培经验,总结出一套夏季栽培香菇的有效方法,经2年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香菇一般出菇限于春秋2季,冬夏2季市场特别是鲜菇供应短缺,为了满足香菇市场周年供应、改善出菇环境,提高产量品质,北京市密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从2007年开始进行夏季林下香菇栽培试验,结合各地栽培经验,总结出一套夏季栽培香菇的有效方法,经2年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 夏季香菇生产,过去一直是市场的一项空缺;随着新品种的研发和栽培技术的成熟,一种既节省成本,又能填补市场空缺的夏季香菇节本高效生产模式已经成熟;在中国食用菌之乡河北遵化平安城镇成功推广。现将栽培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夏季菇与冬季菇在生产中的区别:夏季香菇栽培与冬季菇栽培除了季节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反季栽培的香菇.通常可存春季出菇,这样的香菇质量好、价格高、市场也好.今后发展香菇必须增加反季栽培的数量.做到常年有货供应市场.又可提高经济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香菇反季节脱袋覆土栽培是指冬季种植、越夏出菇栽培技术,其特点是可省去催蕾、浸水等工艺,为香菇生长创造良好的温度环境。可解决鲜香菇夏季供应紧缺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罗凡 《农技服务》1998,(3):29-30
<正> 香菇夏季栽培,是根据市场需要,错开常规生产季节,把出菇时间安排在市场上鲜菇甚少的6~10月,从而在夏季蔬菜淡季满足人们对鲜香菇的需求,大大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笔者曾于1995~1996年  相似文献   

7.
<正> 香菇反季节栽培技术科学地利用较高海拔(700米以上)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于冬、春作为栽培制袋适期,促成4~11月份出菇。该技术填补了夏季无鲜菇的空白,并与常规秋季栽培相配套,使香菇形成春、夏、秋、冬四季长菇的能力。1992~1994年在福建、浙江等地推广应用2亿袋,表明香菇反季节栽培对调节市场  相似文献   

8.
平泉县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香菇产区,立体层架错季出菇为主流栽培模式,错季优质香菇以其柄短肉厚、朵形圆正、菇质细嫩鲜香、色泽鲜亮而备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但平泉县十几年来,优质香菇只有一个主栽品种“135”,该品种在为广大菇农提供了优质的香菇外,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缺点,如生产周期长达18个月,跨年度管理:平均单产不过0.4kg,产量偏低:出菇产量不均匀,在整个生长周期中,秋菇少或不出,春菇多。为改善这一现状,笔者经过2年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在北方气候条件下的高效优质香菇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香菇栽培者对夏季出菇,开发反季节鲜菇市场,普遍怀有高收益预期。但夏季的长时间高温,已经超越了香菇子实体发生和生长的耐受范围,即使在相对冷凉的北方山区,选用耐高温的品种也是问题重重。主要表现为出菇前期菇蕾丛生集中涌现,朵小肉薄,商品价值低,出菇后期菌棒变干变硬、感染绿霉  相似文献   

10.
袋料香菇的夏季栽培技术虽然难度较大、产量较小,但市场对夏季菇的需求却与日俱增,因此夏季菇的价格较高、利润丰厚。实现夏季袋料香菇的高产栽培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选择好的品种、合理安排季节、调配适宜的配方、使用高效的栽培管理模式、制作好的菌棒、做好养菌管理以及出菇管理。当然由于夏季菇的培养难度较大,可能会出现转色不当、菌丝温度不够、培养基含水量调整错误、空气湿度不够和温差不够的情况,而导致袋料香菇的栽培失败,在实际操作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一旦掌握成熟的袋料香菇栽培方法,就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种植者提供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检测方法与检测仪器,难以实现香菇等农副产品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在线检测。影响干燥过程中香菇在线含水率的因素包括各干燥阶段的时间、温度、通风量以及初含水率和所处的干燥阶段。探讨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香菇干燥含水率在线检测的方法。确定了以干燥各阶段时间、温度、通风量和所处干燥阶段为系统输入,有偏差的两层BP神经网络。利用Matlab对系统进行建模,干燥第一阶段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在两个训练单位时间里,达到了均方误差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超  陈平  于希臣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3):39-40,44
从栽培场地及设施要求、栽培季节与品种、栽培基质原料选择与配方、灭菌与接种、发菌期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和保鲜加工等方面,介绍了一套适合我国北方地区香菇露地栽培的标准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青海夏秋季双孢蘑菇生产不同用料量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省夏秋季双孢蘑菇生产菇床不同铺料厚度与产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孢蘑菇产量与堆肥用量成正比关系,在一定铺料厚度栽培料密度相同的情况下,较厚的料层比较薄的料层单位面积能产更多重量的蘑菇;用栽培料重量相同的堆肥,薄料层可以铺较大的栽培面积,产量随铺料厚度增加而递减。菇床栽培料铺料厚度标准为20-30cm,采用标准质量的堆肥每平方米双孢蘑菇菇床用料(湿料)在80-110kg时,能达到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对我国耕地总量平衡政策的缺陷分析,提出耕地的异地占补平衡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措施之一。我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的运行机制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通过耕地保有指标的分配,形成土地市场中对其有效的供给与需求,建立耕地保有指标的有偿转让市场;在政府的指导价格下下,根据供需特征,形成市场价格;并通过政府、公众监督和评估机制的建立,确保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5.
尖顶羊肚菌仿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尖顶羊肚菌是中国分布最多的羊肚菌品种之一,但受气候、生态、环境等条件限制,只能在每年春末夏初生长,且出菇期短、产量极其有限,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本文采用模仿尖顶羊肚菌自然发育规律和生长环境,栽培羊肚菌,扩大羊肚菌地下菌丝量,促进其子实体分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尖顶羊肚菌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期为进一步实现尖顶羊肚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黑荆枝桠和去皮杆材为原料,进行袋培香菇试验,得到以下结果:(1)两种黑荆菇木产菇量均极显著地高于传统菇木;香菇的营养品质则高于或接近传统菇木。(2)高产香菇的最佳组合为:黑荆带皮木屑+Ⅲ号配方+中温型菌种。平均生物效率达到1:1.44,产菇量比对照提高31.5%。由此表明:黑荆木材是一种理想的香菇袋培原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微量元素角度对广西和云南人工种植香菇的营养价值作评价,为了解不同地区人工香菇的药效和营养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广西和云南人工种植香菇中Zn、Co、Ni、Cu、Fe、Cr、Li、Ca和Mg的含量。[结果]2种人工香菇中Mg、Ca、Li、Zn、Fe和Cu含量较高,尤其Mg含量很高,Co、Ni和cr含量较低,广西和云南香菇的Zn/Cu值分别为6.3和3.3。[结论]广西和云南人工香菇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Zn/Cu值与抗癌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Zn高Cu低的关系相同,表明这2种香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食用香菇可摄入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8.
马艳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0):165-167
大球盖菇是近年来在国内推广的珍稀食用菌人工栽培品种,其营养丰富,鲜菇肉质细嫩,口感好,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通过对大球盖菇温室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了在宁夏地区秋冬季栽培大球盖菇的主要高产技术措施,为大球盖菇在宁夏地区推广种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灵山采集野生浅黄白色侧耳子实体,开展分离鉴定、人工驯化和产酶特性研究,以获得具有商品价值的平菇新品种。【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纯培养,编号F1636。采用形态和分子系统学鉴定手段,确定其分类学地位;进一步以78%棉花壳、20%麦麸、1%葡萄糖、1%石灰为栽培培养基进行出菇试验;测定子实体蛋白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F1635菌株为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能够在以棉籽壳为主要基质的培养基上出菇,子实体菌盖灰白色,并且在夏季高温季节(28~30℃)出菇,菇形整齐。子实体具有较高的产漆酶和蛋白酶活性,粗提液中酶活分别为(332.1±7.5)U/mL和(3 931.0±427.2)U/mL。本研究分离并驯化一株灰白色肺形侧耳菌株,具有潜在商品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混合药渣栽培平菇提供参考依据,进行了混合药渣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用混合药渣栽培平菇的生物转化率高,粗蛋白、总糖等含量高,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重金属元素砷、铅、镉、汞等符合国家食品(食用菌)卫生限量标准,六六六、滴滴涕等未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