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土地档案的利用率,使国土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笔者对建立土地档案及其流转平台,以实现土地档案价值和增值的问题做了细致地讨论。  相似文献   

2.
土地管理档案是档案的一种,在国家土地管理工作中,土地管理档案曾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土地管理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为了加强土地管理档案工作,充分发挥土地管理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国家土地管理局已于1988年11月22日发布了《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由于《暂行规定》是根据1987年的《档案法》制定的,1996年7月《档案法》已作了重大修改,为此,我们有必要结合修改后的《档案法》,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土地管理档案工作。1土地管理档案的概念和作用1.1土地管理档案的概念土地…  相似文献   

3.
土地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必须引起基层单位的高度重视.要强化基层土地管理部门的档案意识,建立健全土地档案管理制度,提高土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并加大指导和监督检查的力度,确保基层土地档案的规范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土地档案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土地数字档案管理在现实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管理、标准、技术、利用等诸多方面.面对土地数字档案数量以加速度增长的紧迫趋势,做好土地数字档案的收集、建立、存储和利用,尽快实现"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土地数字档案管理在现实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管理、标准、技术、利用等诸多方面。面对土地数字档案数量以加速度增长的紧迫趋势,做好土地数字档案的收集、建立、存储和利用,尽快实现“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核心内容,其关键环节又在于土地承包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的土地承包档案,将对今后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合同纠纷调解、仲裁等提供完整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地承包合同档案真实的记录了农场土地改革的全过程,有力反映了我场农业发展的历史。由于土地依法承包,在程序上具有严肃性,内容上具有准确性,其结果具有公证性,是农场土地续包工作的重要依据,具有突出的凭证作用。因此,完整、系统、科学地管理土地承包合同档案,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促进农场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和  相似文献   

8.
土地管理档案是国土资源全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管理整体系统业务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料,土地档案记忆过去,记录现在.具备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佐证和确认作用.乡(镇)国土资源所作为国土管理的前沿阵地,也同样肩负着国土管理档案的业务工作.国土资源管理大部分工作涵盖于乡(镇)之中,乡(镇)土地管理档案的规范和完善尤为重要.笔者在具体工作的实践中引发诸多思考,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建立动态化土地档案 实现土地信息合理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天培 《河南农业》2011,(11):13+16
一、土地档案的管理现状目前,我国的土地档案管理分散,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城建部门、规划部门等多头管理,特别是农村的土地管理更是十分混乱,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化的管理体制。这种根据城乡分化或者用途进行管理的方式,会造成土地资料的人为分割。例如在考虑开发某一宗地时就需要从规划部门查阅找出此区域的总体规划,从城建部门考察记下管道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国土资源部门查询此处的地质状况和土地承载力等,给土地的开发造成了很多麻烦。如果再加上所有权变更的话,就更加不便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将带动档案信息服务内容与方式的变化.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体现为通过档案利用活动,达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传播档案信息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众档案信息需求的目的.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应采取如下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科技的发展和传统行业融合之后,土地工程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国土也成为本行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信息技术使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使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改变了过去传统粗放方式。因此,根据土地工程行业发展需求,本领域内的信息化规范及标准体系迫切需要建立,以推进我国土地工程行业领域数据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土地工程行业内学者们重点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12.
朱思源  黄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91-10593,10615
区域土地信息集成模型是为了解决国土系统间复杂而独立的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集成与共享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所提出的集成方法。通过对其的引入,实现土地规划系统的有效集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胜  张安明  王春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53-3855
目前,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争得投资项目,竞相出台各种优惠的供地政策,特别是降低供地价格,这不仅带来了直接的土地收益损失,还引发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从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入手,分析地方政府在这种竞争性供地政策上进行博弈的重点、类型和过程,以及带来的问题,并提出破解这种由“个体理性”导致的“集体非理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多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土地多宜性评价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提供多种可能利用方式的信息,它是对每一种不同的利用方式,就选择一套相应的评价指标,它选择的评价对象多,评价的结果准确度高。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帮助下,建立了土地空间位置图件数据库,土地属性数据库、作物生长要求生理生态知识库和评价指标模型库,对徐水县6种作物进行了多宜性评价的探索。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和GIS的帮助下,土地评价的工作效率和定量化水平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介绍土地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特性,分析将GIS运用于土地管理之中的必要性和便利性,论述了当前GIS在土地管理系统中的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6.
孙艳敏  林培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7):1408-1413
 农业用地是土地的农用类型。根据FAO关于土地的定义,土地应当是比土壤更为广泛的概念,该文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工作区采用了土地类型的系统分类中的小单元的分级理念,分为土地综合类、土地综合亚类和土地利用综合体三级分类系统,既解决了农用土地分等的理论问题,又解决了过去长期以来所困扰农用土地分等的最低评价单元的实际问题,并利用“面向对象”的土地资源的信息编码技术,将黄土高原边缘地带的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土地类型划分为10个土地综合类、42个土地综合亚类和309个土地利用综合体。并在GIS支持下,绘制了该区1:3.5万土地类型图。该方法初步建立了利用土地类型概念进行农用土地分等的理论基础及其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析了3S技术在提供土地利用规划所需准确现状数据、集成多源信息、建设规划信息系统、管理规划成果和监测规划方案执行情况中的作用,探讨了3S技术支持的土地利用规划空间数据模型和统计数据空间化对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改进。提出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要首先开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并在该系统支持下编制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能值理论的开采沉陷地养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能值理论,以能值作为度量工具,将土壤生态系统内流动和储存的各种不同种类的能量和物质转换成同一标准,开展矿区沉陷地土壤问题的研究。根据土壤养分能值的转换率,计算出土壤养分所具有的能值,分析沉陷地整治前后的土壤养分变化,并利用能值计算出土壤的养分信息熵,以揭示沉陷地土壤系统的演变规律。针对山东某矿区沉陷地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沉陷深度的加大,土壤养分能值的变化轨迹呈V形,在开始阶段,养分能值随下沉深度加大而逐渐减少,达到某一极值后,土壤养分能值随沉陷深度加大而逐渐上升。从变化曲线上可以看出,养分能值在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沉陷地表层土壤养分熵值较小,有序性较高,底部土层土壤养分熵值较大,有序性较差。不同时期泥浆泵复垦地0~20cm层土壤养分能值均低于对照正常农田,且随时间变化较大,总体趋于正常农田。20~40cm层养分能值高于或接近正常对照农田,而且变化幅度大于表层土壤。泥浆泵复垦地养分信息熵随着时间变化有较大的波动,总体上熵值在减小。研究结果对于沉陷土地的复垦与改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义乌市1986、1991、1997、2002年的LandsatTM遥感影像,在GIS技术下通过建立城市格局演变模型,定量分析义乌市人口、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人口和市区面积存在很强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系数高达0.993 6,这表明人口增长是城市土地格局演变的最直接动力.GDP与城市土地格局的相关性很高,系数为0.931 0,说明经济增长也是城市土地格局演变的根本动力.定性分析了交通条件的影响,交通条件也对城市土地格局演变起重要作用.另外还深入探讨了义乌市城市土地格局演变过程和规律,为城市土地的进一步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熵的长株潭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利用1996-2008年长株潭区域各县(市、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耕地、园地、未利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6-2008年期间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浪式趋势变化。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用地内部结构的分析可知:林地、果园、桑园、交通用地所占比例的高低是影响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主要因素。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