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种衣剂拌种或大豆初花期叶面喷施的方法,可以提高大豆光合效率,增加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底肥、种肥、多次叶面肥结合的优质大豆立体全程高效施肥方式充分利用前茬残肥、本季施肥和中后期叶面施肥来增加大豆产量和提高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主导产业,几年来借助项目推动,大豆品质明显改善,产量迅猛提高,大豆优质率和科技含量的提高决定大豆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豆为人们提供了粮油和蛋白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大豆的品质和产量与大豆栽培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应该提高我国栽培技术,进而使大豆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省大豆生产中存在的比较效益低、面积锐减,单产有所提高,总产明显下降,大豆和豆制品已经从一个出口省份变成了主要依赖进口省份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大豆生产,应从提高大豆单产、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大豆总产、加强大豆的综合利用着手,提高大豆的比较效益,为大豆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国,有着悠久的大豆栽培史。我国不仅是大豆生产国,同时还是大豆需求量十分大的国家,尤其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大豆的需求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要想提高大豆的高产量和保证高品质,就需要不断提高大豆的栽培技术,本文将对大豆栽培技术的应用实践与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甘蔗/大豆间作对甘蔗和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甘蔗/大豆间作对甘蔗和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大豆间作模式下的生物量和产量总和分别大于单作模式,甘蔗/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在生长期,间作甘蔗与单作相比总生物量干重增加35.44%,差异显著;间作大豆总生物量干重减少16.12%,但甘蔗间作大豆总生物量增加21.5%.间作甘蔗叶绿素含量和间作大豆根瘤固氮活性分别提高39.7%和57.4%.在成熟期,甘蔗鲜重和干重产量分别提高20.99%和30.57%;大豆百粒重降低9.53%;间种甘蔗、大豆籽粒糖分含量分别提高0.8%和27.23%;间作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质和油分含量提高0.81%和1.73%.因此,甘蔗/大豆间作是一种增产、优质和生态友好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7,(6):64-68
国际大豆的生产和贸易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大豆进口激增,大豆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国际大豆市场供给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分析,得出世界大豆生产的总体格局是播种面积稳步增加、单产水平趋于平稳、总产量显著提高,大豆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与消费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5%,大豆进口来源主要是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具有较高的"区域集中度";提出要通过提高大豆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大豆价格改革等措施提高中国大豆的自给率,进而整体提升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大豆品种脂肪含量是大豆重要品质性状之一。主要论述了在播期、密度、肥料和微肥方面提高大豆品种脂肪含量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为提高大豆品种的脂肪含量和产量及大豆品种的田间管理提供栽培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应勇 《北京农业》2013,(15):26-27
论文以大豆的栽培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提高四川省威远县大豆产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对威远县大豆生产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梳理;然后,分别从稳定大豆种植面积、选用高产适应性强的品种、适时播种、适当提高冬豆的种植密度和搞好田间管理五个方面对提高威远县大豆产量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综合上述两方面信息给出提高威远县大豆产量的主要途径,为提高威远县大豆产量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氯化钙对大豆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的促进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年的小区试验研究了氯化钙拌种和喷施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对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水平的氯化钙对大豆出苗的影响与对照一致,即氯化钙拌种后大豆可以正常出苗;氯化钙3~6g/kg种子拌种或氯化钙360~540g/hm2喷施大豆,能明显提高大豆产量;此外,施用氯化钙可以改善大豆的水分状况、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大豆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降低株高、增加膜的稳定性,因此氯化钙可以提高大豆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吉林省大豆生产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阐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势和潜力,并对如何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就如何提高大豆品质,提高产量进行了分析,期望能为相关种植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豆是一种具有多种作用的植物,既可以当做粮食供人们食用解决温饱问题,又可以作为经济作物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同时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大豆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大豆的栽培技术历史悠久,故而在栽培技术方面也继承了祖先们的先进技术,但是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大豆市场与国外其他一些国家差距甚远,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对我国大豆的进出口贸易也有很大的限制作用。文章介绍了大豆耕作前的栽培技术要点和耕作时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此期望能够给大豆的丰产带来一定的改观。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学学报》2023,22(6):1909-1927
The accurate prediction of soybean yiel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have use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to predict soybean yield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data, it is not clear how different models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separate soybean meteorological yield from soybean yield in various regions. In addition, comprehensively integrating the advantages of various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through ensemble learning algorithms has not been studied in depth. This study used and analyzed various daily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soybean yield data from 173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n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wo principal soybean planting areas in China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Huang–Huai region), covering 34 years. Three effective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K-nearest neighbor, random forest, an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were adopted as the base-models to establish a high-precision and highly-reliable soybean meteorological yield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the stacking ensemble learning framework. The model’s generalizability was further improved through 5-fold cross-validation, and the model was optimiz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hyperparametric optimization.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five-year sliding prediction and four regression indicators of the 173 counties, which showed that the stacking model has higher accuracy and stronger robustness. The 5-year sliding estimations of soybean yield based on the stacking model in 173 counties showed that the prediction effect can reflect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oybean yield in detail, and the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MAPE) was less than 5%. The stacking prediction model of soybean meteorological yield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accurately predicting soybean yield.  相似文献   

15.
巴西大豆产业迅猛发展,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不断改良大豆品种,提高单产水平和政府从贷款优惠、农业政策,到提供资金等方面全方位地为农民生产大豆提供保障,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最后指出我国大豆产业应该借鉴巴西大豆的发展经验,从研究大豆新品种到政府支持,全面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野生大豆是拓宽栽培大豆遗传基础和提高栽培大豆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野生大豆×栽培大豆种间杂交后代再用栽培大豆进行广义回交,已经培育出具有野生大豆细胞质的高产、高蛋白、抗大豆花叶病毒的新品系,可作为大豆改良的亲本来源。通过对大豆优良品系及其亲本的DNA组成分析,明确了用栽培大豆与种间杂交后代回交应在早代进行,以便更多地保留野生大豆细胞核的遗传基础。比较了4对野生大豆×栽培大豆正反交组合后代的产量性状,明确指出用野生大豆作母本拓宽栽培大豆细胞质遗传基础不仅可行,而且没有难于克服的不利性状,并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对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大豆种子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机处理后提高了大豆种子的出苗率,对提高大豆的产量性状具有促进作用,并可提高大豆产量.其中处理剂量为1.5A的效果较好,增产率为6.2%.  相似文献   

18.
大豆种间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478个种间杂交组合和307个回交组合进行大豆种间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提出亲本选配原则,克服种间杂种后代蔓生、小粒、粒色深等野生不良性状的技术;明确了种间杂种主要性状的选择潜力,在种间杂种早代性状选择、后代群体规模、回交改良时期及决选世代等方面的种间杂交选育新技术。直接利用野生大豆种质育成“吉林小粒1号”新品种,1990年通过吉林省的品种审定并出口创汇。利用种间杂交新技术创造出主茎有效节数25个以上、单株荚数150个以上以及蛋白质含量50%左右的直立型育种中间材料;育成一批大粒高产优良新品系,现已进入省区试或省预试。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衣剂对大豆幼苗抗低温胁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垦农4号为材料,采用人工低温处理,研究了化控种衣剂和常规种衣剂对大豆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化控种衣剂可以提高大豆根系、子叶和真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大豆幼苗在低温胁迫下的适应能力,为大豆早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进口冲击下的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回顾了中国大豆进出口的历史和现状,通过进口量与产量的对比,认为中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在不断增加。同时分析了我国大豆大量进口的原因以及进口对我国大豆产业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