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棚西瓜栽培是西瓜生产中经济高效的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的出现将原来的西瓜上市日期由6月中旬提到5月下旬,亩效益由1800元提高到4 000元。高村乡的中棚西瓜生产始于1994年,是在2米膜双覆盖栽培模式上发展而成的,它既改变了2米膜西瓜成熟偏晚,上市过于集中等不足,又弥补了冷棚西瓜建造上投资大、拆建费工、产量偏低等缺点。目前,高村乡15 000亩西瓜中棚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武清区高村乡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年种植西瓜面积1000hm^2,年总产值3465万元。中棚嫁接西瓜栽培在高村乡已有14年的历史,每年的中棚种植面积均为400hm^2,年总产值2400万元。中棚西瓜栽培技术于1994年引进并试种成功,供试面积6.67hm^2,中棚西瓜栽培比普通棚膜栽培西瓜早上市10~12d,667m^2效益提高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拱棚西瓜栽培是为了实现西瓜早熟,提早上市,增加每667m2收入而将播期提前的设施栽培技术,盐池大拱棚标准模式是:棚跨度7m,长度40m,膜宽幅10m,膜长度46m为宜。此模式便于操作管理,经济效益显著,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其栽培技术逐步完善,现已初步达到模式化、规范化种植水平,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4.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地膜)是高台县商品西瓜的主要栽培形式之一,一般可使西瓜比露地栽培提早20天左右成熟上市.近几年,我们积极探索小拱棚西瓜套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平均亩产西瓜3 500千克左右,亩产甘薯1000千克左右,亩平均收入在2 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5.
<正>天津武清区早春薄膜覆盖西瓜栽培,一般采用3层膜大棚覆盖和双层膜小拱棚覆盖。四层膜大棚覆盖栽培,2004年试种成功,试种面积6000米2,平均亩收入5500元,总收入49950元,纯收入38050元。四层膜大棚西瓜覆盖栽培具有棚内保温性能强、棚内昼夜温差变化小、提前成熟上市且效益高的特点。时间短,见效高,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高台县双膜西瓜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拱棚+地膜”形式的双膜覆盖栽培是高台县商品西瓜的主要栽培形式之一,一般可比露地早播种20d左右,提前15d左右上市。近几年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探索并示范推广双膜覆盖西瓜套种大豆栽培模式,截至2007年,推广面积达400hm^2以上,其西瓜平均产量达52500kg/hm^2,大豆平均产量达2805kg/hm^2;西瓜平均收入达37500元/hm^2,大豆平均收入达6750元/hm^2,平均年收入达44250元/hm^2,经济效益相当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五膜大棚西瓜间作套种甜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五膜大棚单种西瓜栽培模式所谓五膜大棚是全田铺设地膜,在每个栽培畦上扣一个2米宽小拱棚。2米宽拱棚外面再加扣一个3米宽拱棚,在大棚顶膜内侧与顶膜隔开20厘米吊一层薄膜保温幕,再加上最外面的一层大棚膜,共5层膜。大棚横跨12米,棚内一行中柱,两行腰柱,两行边柱。5行柱子自然隔成4个横向栽培畦,畦中间稍凹,中间栽一行西瓜,即每棚种4行西瓜。  相似文献   

8.
“西瓜周年生产栽培技术”是以排开茬口、周年栽培、四季供应为核心,开发了温室一种四收技术,弥补了春秋冬淡季市场缺口,实现了四季供应;探索的大棚四棚五膜设施结构,增加棚内温度,提早了上市期;实现了西瓜周年生产、四季供应。其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棚栽培西瓜,可以提早上市,延长供应期,增加经济收入,一般每亩每棚效益6000元以上。但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选择适宜品种大棚西瓜栽培应选用早熟、中果型品种,并且低温结果性好,较耐阴湿环境,抗病性强,叶片开展度小,适宜密植等特点。普通西瓜品种如中育1号、苏密1号;四倍体品种如北京2号、杂育401:无籽品种如密宝无籽、无籽1号等二、扣棚与整地提前15~20天扣棚,提高棚内地温和气温。扣棚后,在棚内做成高畦,然后铺设地膜。三、提早育苗一般于春节前后在温室内育苗。苗床宽1.5米,长7米,可满足1亩棚栽西瓜用苗。四、适时…  相似文献   

10.
<正>江西省新余市自2006年开始应用大棚西瓜一年两种四收高效栽培技术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4年全市种植面积达到4.5万多亩,总产22.5万t,产值7.2亿元,现已成为江西省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大棚西瓜种植基地。该技术主要采用大棚内套小棚、小棚内覆地膜的两棚三膜保护地早熟促成栽培模式,以塑料大棚和膜下滴灌系统作为主要栽培设施。可使播种育苗提早到2月,上市时间提前到5月,结束又可延后到11月底甚至12月初,实现春  相似文献   

11.
天津武清区早春薄膜覆盖西瓜栽培,一般采用3层膜大棚覆盖和双层膜小拱棚覆盖。四层膜大棚覆盖栽培,2004年试种成功,试种面积6000米^2,平均亩收入5500元,总收入49950元,纯收入38050元。四层膜大棚西瓜覆盖栽培具有棚内保温性能强、棚内昼夜温差变化小、提前成熟上市且效益高的特点。时间短,见效高,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曹孙纪 《农家科技》1999,(10):12-12
<正> 我站在水田地区推行“大麦—西瓜—荸荠”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模式:每667米~2产大麦150千克,收入150元;产西瓜4050千克,收入2430元;产荸荠1500千克,收入1800元。3季合计收入4300多元,扣除种子、肥料、农药等开支,每667米~2获纯收入3000元,比传统“麦—稻”一年两熟栽培多收2510元。栽培要点于下: 茬口衔接:土地按3米宽开厢带植,每厢1米宽种大麦,2米宽种西瓜,西瓜收后种荸荠。  相似文献   

13.
淮北地区利用大、中、小棚等保护地措施栽培早熟西瓜,争取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西瓜大量上市,种植效益较高,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2500~3000千克,价格在1.5~1.8元/千克,效益达4000元以上。如果再采取间作套种棉花、玉米等作物,667平方米效益可提高到6000元以上,是农民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1品种选择西瓜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感病,难坐瓜,所以保护地早熟西瓜早春栽培要选择抗病、耐低温、耐高湿、早熟、优质、高产品种。本地常用品种主要有抗裂高欣、特早熟佳龙、西农8号等。2播种育苗2.1播期本地大中棚西瓜栽培,播期一般在元月底2月初,小棚或…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以排开茬口、周年栽培和四季供应为核心的西瓜周年生产栽培技术.其关键是探索了大棚4棚5膜设施结构,规范了地膜、中小拱棚、大棚及日光温室西瓜的4种生产模式.对弥补北方地区春秋冬淡季市场缺口,实现周年生产和四季供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光县西瓜采取双膜一苫栽培形式,使西瓜上市时间较露地生产提前20~30天,亩效益提高30%~50%,亩产值平均4 200元,最高达5 100元.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秋延迟西瓜是指在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8月下旬定植,10月底到11月初收获上市的一种保护地栽培方式,一般667米2产3500公斤左右,667米2产值3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微型小西瓜是近几年新兴栽培的礼品西瓜类型。采用基质箱式无土栽培的方法,于7-8月和9月上旬-10月下旬上市。每个西瓜单价10-20元.一茬亩产值可达2万元,两茬栽培产值达4万元,除去成本,纯收入2.5万元。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8.
西瓜长季节栽培模式是一种高效农业模式,将原来的西瓜生产周期由5~6个月延长到9~10个月,西瓜的采收由1~2茬增加至5~6茬。该种植模式在增强西瓜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对西瓜栽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介绍了长季节西瓜栽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并提高了综合防治技术,为西瓜长季节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西瓜栽培由覆膜直播模式改进为育苗移栽模式,产量高,由于终霜晚,育苗期气温低而时间长,因此,现在大多数农户采用覆膜直播模式。2005~2006两年又试验了西瓜膜中膜栽培模式。效果比较理想,它集中了地膜和小棚的优点,解决了早春低温冷害和秋季烂瓜问题。提早上市20~30天,增产60~173公斤/亩,增加效益1200—2000元。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大棚三膜覆盖栽培早春西瓜与秋延迟辣椒轮作栽培模式,一般667m^2产西瓜3500kg以上,收入6000元~8000元;辣椒2500kg,收入4000元。这种瓜菜轮作模式投资少,效益高,被瓜农普遍接受,近年来在临沭县得以大面积推广,其生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