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根据辽东山区自6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滑坡、泥石流125000余处的概况,提出该地区泥石流时间分布的特点、空间分布规律及时空分布规律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泥石流活动发展趋势及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陇南陕南滑坡泥石流发育程度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陇南陕南地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高发区。利用陆地卫星遥感影像特征差距 ,结合野外调查分析 ,建立了滑坡、泥石流分区标准。通过对遥感影像解译 ,并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得到全区滑坡密度分区情况和泥石流作用强度分区情况。分析了滑坡、泥石流成因。对不同发育程度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3.
陕南土壤侵蚀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历史文献和遥感技术及实地考察资料,对陕南地区的土壤侵蚀特征,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了系统分析研究,并针对影响土壤侵蚀发展趋势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陕南石质山地土壤侵蚀综合整治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陕南地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时空动态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也是生态安全、生态风险评价的重要指标。利用2000—2010年SPORT—NDVI数据、气象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选取改进后的CASA模型,模拟了陕南地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时间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0年,研究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均NPP均呈曲折上升趋势,各类土地利用类型NPP均值排列顺序为:林地灌丛草地耕地其它类型。年内变化表现为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NPP在每年的2月开始增长,同年7月达到峰值,11月开始明显减少,在次年的1月达到最小值。汉中市的西部、商洛市的东部和西部地区年均NPP增长比较明显,汉中市的中部以及安康市中部大部分地区年均NPP的增长量保持平稳,汉中市城固县与西乡县的交界处年均NPP值的减少比较明显,其它地区的年均NPP变化不明显。年内各月空间NPP的变化趋势与年际变化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建立京津风沙源核心地带-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程度五级分类体系和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并对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末期成像的Landsat-TM数字影像以及1970年代中期成像的Landsat-MSS数字影像进行人机交互式解译,并应用空间分析和转移矩阵的方法对该区土地沙漠化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应用土壤分布图、地形图等相关环境条件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该区土地沙漠化演变过程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该区1970年代中期、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末期土地沙漠化面积占区域土地总面积分别占到50.8%,56.6%和64.7%,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中期、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末期土地沙漠化扩张平均速度分别为235km2/a和335 km2/a.在10~15 a的时间尺度上土地沙漠化程度加重与减轻过程中存在渐变与跃变两种变化方式,因此该区的土地开发利用需要极其慎重,防止措施不当导致土地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重度或极重度沙漠化土地.在沙漠化演变过程中,土地沙漠化程度加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半固定风沙土土壤类型区域内、在坡地与坡脚地形区域内、在沿河谷与河岸地貌区域内,土地沙漠化程度减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湖泊周围、沙地中的地势较低处;土地沙漠化程度始终保持稳定的区域地形多为山地、丘陵、河岸.土壤类型多为栗钙土和黑钙土.在土地沙漠化的治理过程中,应该针对该特征规律采取相应的开发利用或者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强震区泥石流崩滑体物源的演化特征,选择汶川强震区典型泥石流流域的多期遥感影像进行崩滑体物源解译,建立了研究区震后崩滑体物源的长时间序列数据集,并分析了其演变与高程、坡度、坡向、距沟道距离等关键控制因子的关系。通过多期解译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泥石流流域崩滑体物源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2008—2017年五期影像解译的物源面积分别为15.32 km~2,9.04 km~2,7.66 km~2,4.40 km~2,3.63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8.25%,22.58%,19.13%,10.99%,9.06%;物源数量分别为1 797处,1 510处,1 245处,617处,602处,且研究区的物源面积在震后近十年内以对数函数模式演化。2008—2017年研究区崩滑体物源集中发育的高程区间逐渐由1 400~1 600 m转变为1 800~2 000 m,有向高海拔方向发展的演化趋势;多期崩滑体物源发育的优势坡度区间均为40°~45°,优势坡向为S,SE;崩滑体物源的发育与距沟道距离表现为负相关,区域内暴发大规模泥石流事件后,距沟道距离对物源发育的控制作用也会发生较大波动。研究成果对于丰富震区泥石流物源演化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1981年的泥石流相当活跃,泥石流灾害也很严重。四川泥石流历史上活动和危害情况怎样?今后发展趋势如何?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历史上分析全省泥石流分布、危害和活动特征;预测泥石流未来发展趋势,从中探索防治泥石流的对策。一、泥石流分布(一) 概况四川泥石流分布很广,西自巴塘,东到巫山,北起若尔盖,南达会理。泥石流散布在海拔90—4,000多米的空间。四川泥石流流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川西山地和四川盆地周围山地中的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沱江、涪江、嘉陵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3。解放后,随着山区铁路、公路的修建,沿线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山体地质环境的破坏作用未加控制,引起地质环境的恶化,造成了不少人为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是我国山地最多、最陡、最高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破坏性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以下简称特大灾害)。这些特大灾害的共同特点是成灾时间短暂,规模巨大,多次重复出现,往往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它早已为生产、科研、教学部门所关注,但是对这些区域性的特大灾害资料的系统收集和整理深感贫乏。本文根据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0.
1981年秋季,陕西南部一带连降暴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随之而产生的滑坡、泥石流,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重大损失。据风县、留坝、略阳、宁强等县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滑坡、泥石流约2万处,规模大者约3,000处,摧毁房屋1.6万多间,死亡人数占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46%,经济损失达11亿元以上。党中央对灾区人民十分关心,派出了以杨静仁副总理为首的中央慰问团对灾区人民进行慰问和视查,同时派有关单位的科研人员对灾区的滑坡、泥石流进行了调查。本文即是在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地质队对凤县、留坝、略阳等县灾区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研究后撰写的,着重探讨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西安地区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秦岭北坡、骊山、黄土台塬的高边地区,对当地的工厂、学校、城镇、居民点、道路和农田等,造成严重威胁,带来很大危害。普遍进行泥石流的调查研究,广泛开展造林种草和重视防治的建设,是西安地区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华南地区的石灰化水稻士是由于长期施用石灰使土壤剖面中具有石灰粘核或石灰硬盘的一种低产水稻土,每造水稻产量仅120-200斤/亩。早在1941年,郭魁士[1]称之为石灰岩水稻土。1958年,王卓仁[2]在稠查桂北土壤时,称此种土壤为石灰性水稻田土壤;握过1958-1959年的土壤普查,获悉广西农民根据它们的发育程度,分别称之为石灰板拮田,硬底田和锅巴田。但从此种土壤的发生特点来看,主要是由于施用石灰而使土壤产生石灰化,因此,本文称此种土壤为石灰化水稻士。  相似文献   

13.
阳海清 《土壤学报》1996,33(2):166-174
根据鄂西山地的自然成土条件,分析了酸性棕壤、灰棕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主要理化性质和粘土矿物组成,结果表明:酸性棕壤和灰棕壤同属于亚热带中山上部或亚高山中上部冷湿条件下形成的森林土壤。其理化性质与我国北方同类土壤又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4.
南疆干旱土的成土条件与石膏的聚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欣  李巧云  张凤荣  钟骏平 《土壤》2003,35(2):148-151
本文探讨了南疆干旱土石膏的聚集和成土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疆干旱土区雨量小,对现代石膏聚集的影响不大;石膏含量和形态与母质类型有关,不受质地的影响;石膏层常发生在洪积扇的上部,稳定的高阶地,时间较长,是一种地质形成物。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南丘陵山区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42,自引:10,他引:1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波  张桃林  赵其国 《土壤学报》1995,32(4):362-369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养分状况以及土壤在供应植物生理所需物质时所处的环境条件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本文根据模糊(Fuzzy)数学和多元数理统计分析原理,建立了一个定量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高山土壤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青的大高原,也是一个独特的土壤区域.本文主要论述青藏高原的隆起对高山土壤形成的影响,对本区主要土壤类型和区域特征也有所讨论,意欲对高山土壤的发生、分类和土壤区划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7.
太湖地区渗育性水稻土径流中磷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于 2 0 0 2年在太湖地区渗育性水稻土上进行 ,研究不同施磷水平下 (P 0、30、70、15 0和30 0kghm-2 )麦稻轮作中土壤径流磷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 :在麦稻轮作期间 ,除最高施磷处理P 30 0kghm-2的径流磷损失达到P 0 75kghm-2 外 ,其余各施肥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虽然径流损失的磷最多也不足施磷量的 0 1% ;但径流中溶解磷浓度均已超过水体富营养化磷浓度的阈值 ( 0 0 2mgL-1) ,故农田径流携带的磷长期进入水体也会加重水体富营养化。径流携带的磷以产生第一次径流时为最多 ;径流磷中以颗粒磷为主占总磷的 6 0 %以上 ;溶解磷则在 4 0 %以下 ,而溶解磷中以有机磷为主 ,除P 30 0kghm-2 处理外 ,其余处理的径流中溶解有机磷占总溶解磷的 5 2 0 %~ 76 2 %之间。因此 ,仅测定溶解的无机磷作为溶解磷组分 ,必将低估径流溶解磷的数量及其贡献 ;施肥未增加当季径流中溶解有机磷的浓度  相似文献   

18.
钱国平  曹树钦 《土壤学报》1992,29(3):318-327
本文研究了皖南山地主要土壤的特征和分类。结果表明,本区土壤风化和淋溶作用强,富铝化特征明显,且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特征有差异。海拔600-700m以下的土壤,B层颜色以红棕色和亮红棕色(5YR5/6-5/8)为主,粉砂/粘粒值小于1.00,风化淋溶系数小于0.35,盐基饱和度小于35%,粘粒SiO2/Al2O3多小于2.4。粘粒矿物以高岭石为主。氧化铁的活化度和络合度低,表层HA/FA小于0.35。该类土壤定为黄红壤(红壤土类中的一个亚类)。海拔600-700m以上的土壤,B层颜色以黄色(2.5Y8/6)和亮黄棕色(10YR6/6-6/8)为主,粉砂/粘粒值大于1.00,风化淋溶系数大于0.35,盐基饱和度小于35%,粘粒SiO2/Al2O3一般大于2.3。粘粒矿物以蛭石和高岭石为主,并有较多的三水铝石出现。氧化铁的活化度和络合度高,表层HA/FA值0.35-0.75。该类土壤定为黄壤。从粘粒矿物组成和SiO2/Al2O3,判断,皖南山地上部不存在山地黄棕壤和山地棕壤。土壤垂直带谱主要由黄红壤和黄壤构成。  相似文献   

19.
华南热带土壤养分含量状态及肥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电源 《土壤学报》1983,20(2):154-166
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着红壤、黄壤、赤红壤、砖红壤以及在这些土壤上发育的水稻土.这个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7-25℃之间,≥10℃的年积温为5000—9500℃,其中赤红壤和砖红壤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1℃以上,≥10℃年积温达7100—9500℃之其中赤红壤和砖红壤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1℃以上,≥10℃年积温达7100-9500℃之间,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是我国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木的良好基地,也是发展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的好地方[1,7-9].  相似文献   

20.
南方粳型超级稻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及其形成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机插条件下,以南方稻区5个粳型超级稻(南粳44、宁粳1号、宁粳3号、扬粳4038、武粳15)为材料,同生育期常规粳稻武运粳7号为对照,在其他栽培措施统一在最佳技术指标前提下,设置7个氮肥水平(0、150.0、187.5、225.0、262.5、300.0和337.5kg.hm-2),从中得出各品种在这7个氮肥水平下出现的最高生产力,并将其定义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对5个超级稻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及其构成、群体生长发育动态、株型以及倒伏性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级稻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为10.51(10.30~10.68)t.hm-2,极显著高于对照(9.77~9.82t.hm-2),增产幅度达5.2%~8.7%。与对照相比,超级稻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群体穗数多,穗型大,群体颖花量高(42442.11~44873.23×104.hm-2),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之相当;群体茎蘖机插后早发快长,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苗数略高于预期穗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到拔节期茎蘖增长平缓,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数量适中,为预期穗数的1.4~1.5倍,此后群体平缓下降,至抽穗期基本稳定,最终成穗率高(66.9%~70.4%);其群体叶面积动态与茎蘖动态基本一致,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在孕穗期,为7.72~7.97,此后平缓下降,成熟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3.30~3.74);干物重积累方面,移栽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较对照高,有效分蘖临界叶龄到拔节期较对照低,拔节后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为10.80~11.08t.hm-2,抽穗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6.78~7.22t.hm-2,成熟期总干物重17.58~18.29t.hm-2,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根冠比和根系干重均高于对照,随着生育期的推移,超级稻优势更为明显,生育后期根系活力强(抽穗到蜡熟期平均伤流量3.53~3.74g.m-2.h-1)。超级稻群体形成特征:高秧苗素质促进低位分蘖发生,精确群体起点稳定提高穗数;生育中期干物质积累高,叶面积大,株型直挺,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高,源库流畅;生育后期茎鞘输出大,2次增重高,根群强健,支撑着高光效灌浆结实层的安全充实。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平下,超级稻穗多粒大,群体颖花量大,需氮量大,产量潜力高;生育中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强,充实量大;群体株型改善,抗倒支撑强,适宜用作机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