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熊蜂的生物学观察及室内繁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熊蜂 Bombusignitus , Bombus pyrosoma 和Bombus lucorum 种类的生物学进行了观察,同时对温室内引进种 Bombusterrestris 的授粉生物学进行了观察,结合已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室内已繁育成功 Bombuslucoru m , Bombus ignitus 和Bombus terrestris 三个种,为我国工厂化繁育熊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熊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授粉应用前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通过对我国两个本土熊蜂Bombuslucorum 和Bombusignitus 及引进熊蜂种Bombusterrestris 的野外观察及室内饲养,分析了熊蜂的生物学特性和授粉应用前景,为我国工厂化熊蜂群的生产和温室蔬菜授粉应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牛巴贝斯虫和边缘无浆体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巴贝斯虫和边缘无浆体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吴三(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牛的血原虫病中,巴贝斯虫病(Babesio-sis)和边缘无浆体病(Anaplasmosis)在世界范围内有一致的重要性。我国疫情调查资料表明,这些疾病流行区域呈逐年扩大趋势。预测一个...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生活在马西不同地区七种蝎毒的致死率、抗原交叉反应及诱导抗体生成的能力。通过小白鼠试验,将所检验的蝎分为(a):高毒,包括Tityus stigmurus Thorell,T,bahiensis,T.serrulatus Lutzand Mello;(b):中毒,T.cambridgei Pocock;(c):实际无毒,Rhopalurus agamemnon 和Brotheas ama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鸭疫里默氏杆菌 (Riemerellaanatipestifer,简称RA)病原称为鸭疫巴氏杆菌 (Pasteurellaanatipestifer,简称PA)病、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serositis)、新鸭病 (Newducksyn drome)、鸭败血症 (Ducksepticemia)、鸭疫综合征 (Anatipestifersyndrome) ,Segers于 1 993年通过对其分子生物学分析而改称为RA。它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1 932年由美国学者Hendrickson和Hibe…  相似文献   

6.
在海拔3500m、纬度32°48′的丘状高原地区,引种栽培来自不同生态环境的微孔草(MicroulasikkimensisHemsl.),探讨分析各区域的微孔草种群和单株性状在相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所表现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潘华  孙洋 《中国兽医学报》1999,19(6):560-562
应用Clustalw计算机分析软件,对我国南方基地的埃立克体病原株(Gzh981)和Gzh982)与基因库中其他相关埃立克体16SrRNA基因进行了匹配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2种分离株分别与E.platys和E.canis的遗传距离最小(0.001)。在系统发育中,Gzh981和E.platys、HGE、E.equi、E.phagocytophila同属一群;Gzh982和E.canis、E.ew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离二狼山绒山羊血清α-Es同工酶,并对其进行理化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狼山白绒山羊α-Es同工酶可分离出9条电泳区带,各区带的电泳迁移率基本一致而出现频率及相对百分含量而存在个体差异,理化测定分析显示,α-Es同工酶在中性致微碱性环境条件下均能显现出清晰的谱带,作用PH区限较宽,各同工酶对温度的稳定性表现不同,其中Es-1,Es-3和Es-9的热稳定性最高,而Es-  相似文献   

9.
白绒山羊血清α—Es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离白绒山羊血清α-Es同工酶,并进行理化特性分析。电泳结果表明,白绒山羊α-Es同工酶有9条电泳区带,各区带的电泳迁移率和出现频率及相对百分含量等存在个体差。在雄性个体中,Es9有一条亚带出现。理化测定结果显示,α-Es同工酶有较宽的pH作用区限,在中性至碱性环境条件下各同工酶均能显现出明晰的谱带。另外,各同工酶对温度的稳定性表现不同,其中Es1,Es2,Es3和Es9  相似文献   

10.
近来,经分析的米糠样品数有很大的增加,表明了这种既有国产又有进口的饲料原料已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应用。根据米糠来源国的不同,其中粗蛋白的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异。我们分析过四个国家的米糠样品: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中国米糠的粗蛋白含量比其它来源的米糠高20%,而与DegussaHuls实验室参考书《饲料的氨基酸成分》(TheAminoAcidCompositionofFeedstuffs,1966)中发表的平均值相比,甚至高30%。如此高的粗蛋白水平可能是由于分析的是去除了油的米糠,而样品标签未能加以标明的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灌木类饲用植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灌木类饲用植物特性,分析了灌木类饲用植物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开发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当前我国灌木类饲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灌木类饲用植物的饲用价值和生产加工技术,针对我国资源的状况,提出了挖掘资源、综合开发、加强科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灌木类饲用植物特性,分析了灌木类饲用植物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开发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当前我国灌木类饲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灌木类饲用植物的饲用价值和生产加工技术,针对我国资源的状况,提出了挖掘资源、综合开发、加强科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育肥牛入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谈起,包括牛舍建设及环境控制、育肥牛的品种、年龄、体型选择等。进而从饲养管理、育肥方式、疾病防治和适时出栏等方面叙述了肉牛育肥的相关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维康对肥育猪的饲喂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不同饲料添加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体重2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瘦肉型商品猪1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每组使用相同基础日粮,分别使用四种不同饲料药物添加剂进行了饲喂试验,即在基础饲粮中添加A组喹烯酮25%预混料300 mg/kg、B组维康200 mg/kg、C组维康300 mg/kg、D组北里霉素10%预混料300mg/kg的添加剂,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饲养时间为83 d。本试验饲养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全期日增重试验A、D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B、C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B组维康按照200 mg/kg添加日增重最高,饲料报酬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5.
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摄食器官与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太湖新银鱼 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的摄食器官进行了比较解剖和测量,提出了摄食器官的生长规律。同时探讨了两个银鱼品种的食性、摄食行为以及大银鱼食性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黄鸡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黄鸡的选雏、饲喂、保健用药、防疫、管理,这五个方面阐述了三黄鸡饲养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特点,同时结合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和生产力发展状况,本着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进行多方面的论述,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强化奶牛饲养管理,根据奶牛不同阶段地生理特点,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手段,推行先进地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减少疾病发病率,同时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对提高奶牛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致番茄皮渣是番茄加工的副产物,其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原料资源。我国的番茄产量丰富,加工量十分巨大,加工所产生皮渣的量也不容小视,但番茄皮渣在畜牧生产中却未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番茄皮渣的营养特性、加工处理方法,并且总结了近年来番茄皮渣在畜禽生产中的饲用方式和饲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史传燕  覃凤飞  钦佩 《草地学报》2010,18(5):698-702
为探讨狐米草(Spartina patens)和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的养分含量动态变化趋势,从2009年6月到10月分别取样后,测定了二者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以及钙、磷、钠含量。结果表明:狐米草在6月份的营养价值最高,矿质元素含量合理,以后有所下降,因此可在6月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应用,而从6月到10月海蓬子的营养价值逐渐下降,但是在10月海蓬子干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同时钠含量较低,钙磷比较合理,所以从牧草利用的角度建议在10月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种植苜蓿与饲养奶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草食畜生产是优化生存环境、建设生态农业、振兴农村经济的关键措施。具有“牧草之王”之美称的紫花苜蓿是种草养畜的首选草种。本文通过苜蓿与奶牛营养、苜蓿草相对饲用价值的评估与计算、不同类群奶牛对苜蓿草日粮质量的要求以及优质苜蓿草的收获、加工调制与保存等方面阐述了种植苜蓿与饲养奶牛的相关技术。系统的介绍了优质苜蓿草的高效生产与科学利用以及在奶牛生产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