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广西利用桉树皮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对9个秀珍菇菌株在PDA及桉树皮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农艺商品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菌株是秀珍菇yz、秀珍菇1号、秀珍菇1671和秀珍菇705;除秀珍菇705需进一步验证外,其他为本地保存应用菌株,可直接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适合工厂化栽培的浅黄色金针菇品种,以白色金针菇菌株QFC和黄色金针菇菌株Q100为亲本进行多孢杂交,获得24个长势较好的双核杂交菌株。对其进行工厂化栽培出菇初筛,结果 9个菌株未出芽,7个菌株产量低,8个菌株生长表现好、单瓶产量超过360 g。对8个优势菌株进行二次出菇筛选,得到菇形整齐、菇柄粗壮、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浅黄色杂交菌株ZX112。将ZX112与两亲本进行比较,结果为菌丝形态同黄色亲本较为接近,产量稍高于黄色亲本,低于白色亲本;菇形和菇体紧实度优于黄色亲本,与白色亲本相近。  相似文献   

3.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杏鲍菇)在工厂化瓶栽条件下,需要产菇数少,均菇重高,产量高的品种。笔者选用杏鲍菇19号菌株为材料,从其自交子一代(S1代)中筛选出一株单产高于亲本,产菇数和均菇重表现均优于亲本的菌株U5,对菌株U5单产、均菇重、产菇数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比较U5菌株的S1代群体和19号菌株的S1代群体的农艺性状差异。结果表明:新品种U5菌株单产在100g以上的频次达80%,产菇数少于4个的频次为93%,均菇重小于30g的频次仅为5%。U5菌株S1代在均菇重和产菇数两个农艺性状上都优于19号菌株的S1代,在单产上两株菌株的S1代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5个不同秀珍菇菌株,设置了1个配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秀1号、杭秀1号菌株的产量相对较高,品质也好。中农秀珍菇出菇密集,菇蕾较多,菇形小,商品性差;转潮快,菇形也很小,成品菇率很低,不适应栽培;中农秀珍菇较抗病虫害,杭秀1号抗病虫害差,其余菌株抗性一般。  相似文献   

5.
选用7种不同来源的蟹味菇菌株在同一配比的原料及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栽培,出菇后对各菌株的菌盖厚度和直径等子实体性状进行了测量,对菇型的整齐度、有无瘤状物进行了记录,从而筛选出菌丝生长良好、子实体外观质量好、生物学效率高的蟹味菇菌株。结果表明:7号绿圣菌株生物学转化率高,同时菇型规整且无瘤状物,适合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6.
以平菇菌株"灰美2号"的单核菌株为试验材料,利用5个浓度梯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单核菌株的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通过拮抗试验、菌丝生长情况、出菇试验、出菇后孢子核酸含量的测定和出菇菌株菌丝形态的观察,探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平菇菌株的影响,以期为秋水仙素食用菌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的菌株与CK菌株存在不同程度的拮抗现象;0.01%秋水仙素处理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最快,且菌株菌丝浓密,边缘整齐;出菇试验表明各处理后菌株的产量均明显低于CK,其它农艺性状以及核酸含量与CK无明显差异,同时发现平菇单核菌株出菇后菌丝变为双核菌丝,但由单核菌株出菇后变为双核菌丝的菌株农艺性状明显低于双核菌株.分析发现,0.01%~2.00%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的平菇单核菌株的农艺性状和核酸含量并未发生变化,但较低浓度的秋水仙素可以加快菌丝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6个海鲜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将性状优良的菌株栽培到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测定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菌丝生长速度、现蕾、子实体形状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的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同一菌株在不同配方培养基中的菇形和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海鲜菇菌株在配方Ⅲ的培养基中,菇形优美、产量高,商品菇的生物转化率达95.6%。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2021,(5)
为筛选出适合福建南平及周边地区栽培的卵泡长根菇菌株,进行4株卵泡长根菇菌株菌丝培养及出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N-1菌丝生长速度快,袋产量最高,但菇盖厚大、柄短,市场认可度不高。菌株HG-1表现优良,菌丝生长速度快,袋产量高,菇形好,符合市场需求,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9.
崔晓  丛倩倩  王庆武 《食用菌》2021,(2):21-23,26
为探索原生质体再生法对秀珍菇菌株提纯复壮的效果,对已经退化的秀珍菇菌株秀-T进行复壮.通过原生质体再生技术得到35株秀-T再生菌株,进一步筛选得到的5株再生菌株各级菌种长势、长速、出菇时间、胞外酶活力及农艺性状较退化菌株均有所提高.其中以再生菌株Re-2复壮效果最为显著,与退化菌株相比,现原基时间提前3d,子实体形成时...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研究羊肚菌单孢菌株与多孢菌株的出菇产量差异,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sextelata的M-90、M-925、M-1080菌株和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的MT-7菌株为对象,用孢子分离法纯化获得单孢菌株,并由不同的单孢菌株2~3个组合获得多孢菌株,分别进行大田栽培出菇试验,记录和分析栽培出菇的产量和质量性状。结果显示:所有菌株中以单孢菌株D7产量和质量表现突出;产量总体表现较好的D菌株的多孢菌株与单孢菌株产量差异大,有多孢减产的趋势;而可正常出菇的单孢菌株A4、A10、A8构成的多孢菌株C14+A8和A10+A11未出菇,推断育种或菌种生产中多孢菌株的出现可能对产量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设施化反季节栽培的优良秀珍菇菌株。方法:采取浙江省杭州市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模式,以当地主栽秀珍菇TX5766菌株为对照,对引进的金秀、秀迪1号、申秀1号、秀21等10个秀珍菇菌株的子实体产量、农艺性状、子实体经济性状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秀21菌株子实体产量高,小区平均产量为16.13 kg,子实体生长整齐,大小适中,抗病性强,商品性优。结论:试验筛选秀21菌株是较适合试验地设施化反季节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2.
以东华虎奶菇1号和临川虎奶菇0121为研究材料进行栽培试验,比较两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稳定性、生物学转化率、抗杂和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临川虎奶菇0121菌株菌丝生长速度、长势、生物学转化率和抗病能力均优于东华虎奶菇1号,为优良栽培菌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株大球盖菇菌株制备液体菌种,并进行筐式栽培出菇试验,对比不同菌株的产量。结果: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可以明显缩短原种培养周期;筐式栽培中菌株S004、S010、S00L出菇时间分别为72.33 d、74.00 d、77.69 d,每筐产量分别为513.95 g、678.90 g、548.45 g,生物转化率分别为70%、92%、75%;子实体生长性状良好、无污染。结论:液体菌种可用于大球盖菇筐式栽培,试验最适宜筐式栽培的大球盖菇菌株为S010。  相似文献   

14.
对13个滑菇(Pholiota nameko)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转色和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2个优良菌株Ph0015和Ph0023,其出菇早、产量高、抗逆性强、商品性状较好。同时发现具有特异性状的有菌株Ph0006、Ph0016和Ph0027,其菌盖颜色为金黄色,且具有该颜色的菌株商品性状好;菌株Ph0019菌盖形状为扁圆状,与其他菌株的菌盖半球状差异明显;菌株Ph0024菌丝极易扭结形成小菇蕾,从而形成大量小菇蕾。  相似文献   

15.
用RAPD与ITS1标记鉴定斑褶菇属与裸盖伞属间疑难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0个RAPD引物对一个斑褶菇属菌株P9、一个裸盖伞属菌株807和一个两属间形态类似的疑难菌株PX进行属间多态性分析,然后以一对rDNA-ITS1引物进行斑褶菇属的特异扩增。RAPD分析表明,疑难菌株PX和斑褶菇属菌株P9在C18、C19等引物的特异性条带上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在ITS-1斑摺菇属特异引物下,菌株PX与P9扩增出相同的150bp左右的条带,而裸盖伞属菌株807中未有此条带。RAPD多态性分析结合rDNA-ITS1特异引物扩增将疑难菌株PX鉴定为斑摺菇属。  相似文献   

16.
王增术 《食用菌》2011,33(2):19-20
试验比较了5个秀珍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抗杂性及出菇产量等。结果表明,从福建罗源县新咏综合农场引进的秀珍菇台秀57和罗源县科源食用菌中心提供的秀珍菇HC810综合性状好,是较适合在福建福州地区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7.
秀珍菇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优质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6个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生产菌株为材料,从100个ISSR通用引物中筛选出18个ISSR引物对其DNA进行PCR扩增,分析其DNA序列多态性;同时,从不同类群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秀珍菇菌株开展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秀珍菇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在0.66~1.00之间,将36个秀珍菇菌株聚为7个群,不同类群10个秀珍菇菌株的产量和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5号菌株(秀57)产量最高,达0.326kg·袋~(-1),比对照高15.2%,菇体色度整体优美,综合表现佳,为值得推广的设施栽培秀珍菇菌株。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不同营养限制条件下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两个品种白玉菇、灰蟹菇及其单核菌株杂交选育的新菌株515的菌丝生长速度及观察形态特征,明确杂交菌株515的抗逆性。结果表明,灰蟹菇对各种营养胁迫具有较好的抗逆性。新菌株515对低氮条件适应性较差,高无机盐抑制了其菌丝的生长;低氮加吐温后,其菌丝生长速度明显高于灰蟹菇,菌丝形态洁白浓密、边缘整齐,提高了菌株515对氮源胁迫的抗性;但在低碳条件下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与菌株灰蟹菇相比有显著差异,与菌株白玉菇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菌株515对碳源胁迫抵抗力较强。针对真姬菇栽培原料以碳源为主,说明该菌株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曹玉谦  迟峰  张印  李长莉  张巍 《食用菌》2006,28(6):16-17
为探索我国滑菇育种的最新途径,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滑菇新品种。从2000年开始,首次采用单核菌丝杂交技术手段,以1个野生滑菇菌株和3个生产上应用的滑菇品种为亲本,进行滑菇杂交育种的研究,历时6年,培育出滑菇杂交新菌株——丹滑15号。该菌株具有发菌快、出菇早、菇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等优良特性,已在辽宁的八个县(市)推广应用,在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等地的滑菇产区试栽成功。现将丹滑15号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适合桑枝屑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利用广西大量的桑枝屑为主要原料,栽培国内引进的7个秀珍菇优良菌株,观察比较秀珍菇菌丝体的生长情况、出菇温度范围、予实体经济性状、产量生物转化率等,以从中筛选出适宜广西利用桑枝屑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菌株是引自华中食用菌栽培研究所的“秀珍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