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枇杷是蔷薇科果树.果实既可生食,又可作罐头食品工业原料;且树形美观,冬有香花,夏有美果,树叶繁茂,是园林绿化优良树种.枇杷在年平均温度12—15℃以上地区都能生长,但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5℃,花期及幼果期气温不低于0℃,才可获得较好收成.所以,花期防冻是增产的重要措施.枇杷喜湿润,要求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多雨地区,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坡地栽植.在砾质粘土或砾质壤土上栽培,能提前结果,且产量高而味甜,但果形较小.火山土、石灰土、轻沙土.不宜种植.  相似文献   

2.
沙质地毛白杨节水灌溉栽培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壤土、冬小麦秸秆和塑料膜等为材料,在沙质地上进行了毛白杨节水灌溉栽培试验。5a研究结果表明,掺壤土(秸秆)改土、铺塑料膜蓄水等技术措施,均对幼树的成活和生长(胸径、树高、枝条、叶面积)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掺壤土改土措施的幼树成活率和叶面积分别较对照提高了83%和212%;根据存活、生长及经济效益,提出了适于沙质地节水灌溉栽培的5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林区属高山峡谷区向高原丘陵区过渡的地带.森林分布在海拔3,200—4,100米的阴坡、半阴坡和半阳坡。苗圃设置在3,030—3,450米的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4.3—7.6℃,极端最低温度-17—-25℃,≥10℃的年平均积温1,000—1,200℃,无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567毫米左右,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61—66%;土壤系砂土、轻壤土,pH值6—6.5。由于海拔高,云杉、冷杉幼苗生长发育所要求的各生态因子中,主要是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利用塑料大棚育苗改变了苗木生长的环境,提高了温度,促进了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4.
火炬松是我国引种成功的国外松树之一,但有关土壤物理性状对火炬松生长影响的报道却较少.因此,找出适宜火炬松生长的土壤条件,为科学地制订造林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是十分必要的.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为东经118°27′—118°40′,北纬34°17′—34°40′的江苏省东海县李埝林场、西山林场、石湖林场和新沂县的踢球山林场.前两单位属低山丘陵地貌,后两单位为山前岗地.试验林地均较平缓,土壤质地为轻壤土和砂壤土.土壤PH值在6.0—6.5之间,有机质含量差别不大,为0.63—0.88%.年平均气温13.7℃;无霜期224天,年降水量860毫米,年蒸发量169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雨量58%集中在6、7、8三  相似文献   

5.
以壤土、冬小麦千秸秆和塑料膜等为材料,在沙质地上进行了毛白杨节水灌溉栽培试验。5a研究结果表明:掺壤土(秸秆)改土、铺塑料在膜畜水等技术措施。均对幼树的成活和生长(胸径、树高、枝条、叶面积)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掺壤土改土措施的幼树成活率和叶面积分别较对照提高了83%和212%;根据存活、生长及经济效益,提出了活于沙质地节水灌溉栽培的5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经过5年时间对桐棉松引种育苗和造林技术研究表明;育苗地宜选海拔600~700m向阳砂壤土旱地;最佳播种时间为清明前,不宜下基肥和施追肥;造林宜用粗壮小苗、挖大穴,最佳造林时间为大寒后立春前;桐棉松成活率、生长量与海拔高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生长比马尾松速生,抗逆性与马尾松相似;桐棉松在闽东海拔900m以下地区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7.
经过5年时间对桐棉松引种育苗和造林技术研究表明:育苗地宜选海拔600 ̄700m向阳砂壤土旱地;最佳播种时间为清明前,不宜下基肥和施追肥;造林宜用粗壮小苗,挖大穴,最佳造林时间粝寒后立春前;桐棉松成活率、生长量与海拔同呈负相关,与温度呈相关,生长比马尾松速生,抗逆性与马尾松相似;桐棉松在闽东海拔900m以下地区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8.
吴茱萸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为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以未成熟果实入药,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海拔较高、冬季严寒多风而干燥的地区生长不良;在阴湿处生长的植株,易感病,结果少。对土壤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好,怕湿怕涝,不宜在黏重而干燥的黄泥土地种植。吴茱萸定植后2~3年试花结果,并逐年增  相似文献   

9.
绿竹混农栽培模式绿竹混农栽培可增加林内湿度,降低林内温度,促进绿竹高生长和出笋数量。福建林学院林思祖在混种黄豆、花生、地瓜对比试验中,以绿竹—黄豆或花生的混农模式栽培效果最好。连续套种3年平均收入3750元/hm2,绿竹栽培和管理成本可收回有余。绿竹...  相似文献   

10.
本地区位于北纬31°—32°间,多丘陵山地,土壤酸碱度在PH 5.0—6.5间,年平均气温15℃—16℃,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属茶树生长适宜地区.茶叶生产具有悠久历史,早在唐代,宜兴的阳羡茶就以品质优异、芳香冠世、岁贡万两而闻名.  相似文献   

11.
<正> 绿干柏(cupnessus arizonca Greene)原产美国亚利桑那州和墨西哥北部,在亚利桑那州海拔1500—2000m形成纯林。天然生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年降雨量250—500mm,年平均气温在15—20℃的地区。我公司于1982年引种培育,目前生长良好,现将引种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江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500—2000毫米,年平均温度16—19℃,无霜期230—290天。引种地区的土壤,大部分是花岗岩红壤或第四纪红土性红壤以及黄沙壤和紫色页岩土壤。一般都呈酸性反应,PH值5—6.5。从我省自然环境来说,适于发展国外松。1947年我省吉安市青沅山就引种了湿地松。大面积地造林栽培,我省是1974年以后进行的。近年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特别是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提出抓纲治国战略决策后,我省国外松的引种进展较快。目前全省六个地区、三个市引种栽培点共130多个;  相似文献   

13.
<正> 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 var.hondurensis)原产中美洲大西洋加勒比海热带地区。垂直分布海拔高从12—1,000米,但以500米以下的中低丘陵及沿海地区生长较好。它适生于通气良好、疏松、pH值4-5的砂质壤土。通常生长在年平均温度22-27℃,温  相似文献   

14.
吕福基 《云南林业》2001,22(6):20-20
木豆(Cajanus cajan(L),Millspangh)又名三叶豆,是豆科多年生常绿灌木,原生于印度,在南北纬35°间的热带、亚热带干旱、半干旱地区的 109个国家广为栽培,其中印度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 90%。 木豆耐干旱。适生于年降雨量 500~1200 mm的地区。在年降雨量 380 mm地区植株仍能生长,且有一定籽实产量。木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土、壤土、粘土、石砾土上均能正常生长,以排水良好的偏酸性壤土为最佳,对土壤酸碱度有良好适应力,在pH5.0~8.5环境下均生长良好。根系固氮量 4…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普文试验林场对百日青(Podocarpus neriifolius)栽培试验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普文山地栽培的百日青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全年均在生长,但年生长量的70%左右集中在5—11月。百日青在容器内生长较慢,年均高生长量仅为35 cm,地径生长量0.46 cm;定植后生长不断加快,年平均高生长量达74 cm,地径生长也达0.65 cm。  相似文献   

16.
1979年底,我县从江苏省泗阳县引进的1—214、1—45,1—63、1—69、1—72和加侬6个意大利杨树品种、经过育苗和造林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李贻铨等同志研究认为,位于北纬23—3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82%,土壤P_H值6.0—8,砂壤土或壤土可引种意杨,对比。我县位于北纬31°22′至31°41′,年平均相对湿度75%,四旁土壤多为冲积土和砂壤土P_H值6.5,我们认为引种意大利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杉木生长区气候区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一、杉木生长区区划的意义及其研究概况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栽培地区很广,南北跨三个亚热带,东西从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到西部云贵高原,地形、气候千差万别,而杉木生长也明显不同。杉木成熟林,中带树高可达20—25米,每亩年平均材积生长量0.5—1.0米~3;而南北及东西的边缘产区树高则只有10—13米,每亩年平均材积生长量0.2—0.6米~3。这样广大的、在环境上和生长上又有很大差别的栽培区域,必须进行适当的区划,以便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和杉木的生产潜力,确定合理的经营方向和栽培措施,才有可能在大规模发展杉木造林时,避免盲  相似文献   

18.
药用植物龙胆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选地整地宜选择比较潮湿的地块。土壤以含有丰富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宜。地势高燥、土壤粘重、贫瘠的地方不宜栽培。播种或栽前结合翻地每亩施厩肥1500~2000kg、深翻、耙细整平、做成宽60cm的垅或宽1~1·2m,长10~30m,高15cm的高畦。准备移栽或分株繁殖,育苗地应特殊选择处理。2  相似文献   

19.
一、自 然 概 况 地处北纬44°03′,海拔高522.2米,年平均气温7℃,绝对最高温度42.8℃,绝对最低温度零下37℃,年降水量18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59%,年平均蒸发量2043毫米,无霜期平均164天,6—7月常有旱风出现。 土壤为沙壤土、中壤土、沙土为主,土层厚度30厘米—1米以上。无碱或微碱,地下水位低  相似文献   

20.
团花     
团花又名黄粱木,是茜草科乌檀属的一种常绿或半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下的湿热森林地带,年平均气温20—27℃,降雨量为1500—5000毫米,这些地区一般没有霜。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地区也有分布,在云南省西双边版纳地区海拔1000米的地方,因花仍然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