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地球葡萄为个大、色艳、味甜、耐贮的优良品种,经贮藏保鲜可显著增值.但在贮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2002年山东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红地球葡萄成熟早,含糖量高.但果梗细,且含水量少,采收后很容易干梗,影响贮藏保鲜效果.遇到此种情况,应在采前15~20天浇一次透水,保证果梗有充足的水分.  相似文献   

2.
蜂胶在葡萄贮藏保鲜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年,笔者利用蜂胶进行葡萄的贮藏保鲜试验,效果良好。现将葡萄的贮藏保鲜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贮藏保鲜是葡萄贮藏保鲜成功的关键。因此,应选择晚熟、果肉硬、果刷长、果刷拉力大的品种,如红地球、黑提等。 2. 采收时期: 作为贮藏的葡萄,其采摘适期应在成熟期。为了提高葡萄的耐贮性,我们可以适当晚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葡萄的含糖量、使果霜增厚,还可以缩短入库前的预冷时间,或不经预冷直接入库。因此,采前一个月要严格控制灌水量,增施磷钾肥。 3. 贮藏环境: 贮藏葡萄最适宜的温度为-5~0 …  相似文献   

3.
张军  秦培鹏 《北方园艺》2012,(8):163-165
以"红地球"葡萄果梗为试材,研究了SO2处理浓度和时间、贮藏温度和湿度对"红地球"葡萄果梗新鲜度的影响,以确定在贮藏过程中对葡萄果梗新鲜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在0℃贮藏第50天时果梗有明显呼吸峰。使用SO24 800μL/L×0.5h和2 400μL/L×2.5h剂量在0和25℃贮藏30d后果梗萎蔫明显,果梗新鲜度为4级;当环境相对湿度低于80%、温度高于5℃时"红地球"葡萄有明显的干枯衰亡,果梗新鲜度降至4级。  相似文献   

4.
红地球葡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以来,通常认为该品种果穗重、果粒大、果色艳丽、品质极佳、耐贮运,丰产性也较好。但是,随着红地球葡萄的迅速推广和采收后大量的贮藏保鲜,果实腐烂、干梗和漂白等现象屡屡发生,损失很大。笔者认为,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采  相似文献   

5.
正红地球葡萄露地栽培采收期在国庆节后。该品种果实虽然耐贮,通过贮藏保鲜可以冬季上市,但贮藏后常出现果梗失绿变干、果实腐烂漂白、口感有异味等现象,影响经济效益。2009—2015年,新疆塔城市神农设施园区日光温室栽植红地球葡萄,进入盛果期后,在9月底至12月通过覆盖棚膜草苫、保留足够数量的绿叶等措施,使果实挂树活体贮藏保鲜,推迟采收  相似文献   

6.
1 适期采收 根据试验观察 ,红地球葡萄的耐贮性随成熟度的增加而提高。但过熟的葡萄 ,贮藏效果反而下降。因此 ,贮藏葡萄含糖量应在 14 %以上 ,要求充分成熟 ,适期采收。在涿鹿县 ,红地球葡萄的适采期应在 10月 10日前后。2 贮前处理 因机械损伤会降低贮藏效果 ,所以 ,在采收、运输、包装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避免或减少磕碰、挤压、摩擦、震动造成损伤 ,并保护果面的果粉和蜡质层。要尽量缩短从采收到入库的时间 ,并迅速在 0℃条件下预冷 ,包装物 (吸水纸和 0 .0 4 mm的聚乙烯薄膜袋等 )要严格消毒灭菌 ,避免再次污染造成腐烂。3 贮藏温…  相似文献   

7.
鲜食葡萄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葡萄没有后熟过程 ,因此用于贮藏的葡萄应在果实充分成熟后采收 ,成熟度不够的不耐贮藏。1 采前控制及采收方法  1 )用于贮藏的鲜食葡萄采前1 0天不要灌水 ,如遇大水要推迟采收时间 ,防止发生严重裂果现象。2 )生长期间不能喷催熟剂、增红剂等加速果实成熟衰老的药物 ,防止贮藏中出现脱粒现象。 3 )采前 1周内要喷 1次杀菌剂 ,消灭真菌病原。 4 )采收时选择无风天气 ,忌早晨有露水及烈日暴晒下的中午采收。 5)保持果面果粉不擦掉 ,将小果、病虫果、破损果清除干净。2 包装 在保持葡萄不变形、不挤压、不损坏的前提下 ,尽量使包装精…  相似文献   

8.
红地球葡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以来,通常认为该品种果穗重、果粒大、果色艳丽、品质极佳、耐贮运,丰产性也较好。但是,随着红地球葡萄的迅速推广和采收后大量的贮藏保鲜,果实腐烂、干梗和漂白等现象屡屡发生,损失很大。笔者认为,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采前管理入手,生产出耐贮藏的果品,进而加强贮藏管理,才能达到长期贮藏保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首次在红地球葡萄贮藏上应用"脉冲渗透双重杀菌贮藏保鲜技术",同时研发与集成了葡萄采前管理、脉冲杀菌、采后预冷、入库及精准温度控制、化学保鲜等综合技术,使葡萄的贮藏保鲜期由45~60 d延长到140~175 d,在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配套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对延长陕西关中地区葡萄贮藏保鲜期、实现葡萄错季销售、满足市场需求、增加果农收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贮藏红地球葡萄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贮藏红地球葡萄过程中,普遍发生果梗干缩、果粒腐烂及果粒被漂白的现象。分析结果表明,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单位面积产量超过2000kg,果实膨大后期重施氮肥,采收前停止浇水的时间超过30天,采收过早或采收时天气不良,采后预冷时间过长,入贮期间温、湿度控制不当,以及泡沫箱包装和单箱装量太大。通过调整生产措施等,把每666.7m^2产量控制在2000kg左右,重视有机肥和磷钾肥的使用,严格控制预冷时间和库温,正确实施采收技术,即可防止干梗等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红地球葡萄在贮藏过程中果梗新鲜度变化是整穗果实衰亡的重要特征。果梗属于缺变型呼吸类型,呼吸高峰的到来标志着果梗死亡的开始。研究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在0℃贮藏第50天时果梗有明显呼吸峰。使用SO24800μL/L处理0.5h和使用2400μL/L处理2.5h在0℃和25℃贮藏30d后果梗萎蔫明显;当环境湿度低于80%、温度高于5℃时其果梗新鲜度明显下  相似文献   

12.
屈彦伯  孙静  章程辉 《北方园艺》2015,(24):118-122
为了减少市场流通过程中"红地球"葡萄的损失率,寻找安全、有效、适用于西北"红地球"葡萄的贮藏工艺,采用质量分数不同的焦亚硫酸钠保鲜纸对"红地球"葡萄进行为期60d的贮藏试验,测定了贮藏期间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腐烂率、果梗新鲜度、漂白率的变化,研究了西北市售保鲜纸对"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末期60d时,经质量分数75.0%的焦亚硫酸钠保鲜纸处理后的葡萄腐烂率和漂白率最低;果实硬度较采收时降低了15.02%;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14.5%和0.508%,较好保持了原有的风味;能有效抑制果梗新鲜度的下降,保持葡萄的外观品质。由此可见,含75.0%的焦亚硫酸钠保鲜纸保鲜效果最优,既能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果梗新鲜度的下降,降低果实腐烂率,又可避免漂白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红提、早生高墨葡萄贮藏期发生霉变降低商品性问题,在采前果穗喷施施佳乐1500倍液+扑海因1500倍液,采摘后在-1~0℃下敞口预冷,预冷完全后,投入保鲜剂并扎口,在-0.5~0℃条件下贮藏,取得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4.
草莓成熟后,在采收、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极易遭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导致果实失去商品价值。该文从草莓采收、预冷、采后分级包装、贮藏保鲜、鲜果运输5个方面介绍了草莓采收和采后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泰山红石榴的采收和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泰山红石榴的果实采收和贮藏保鲜技术,包括分期采收充分成熟的果实。采后分级包装。贮前准备工作,果实预冷,贮藏期间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管理及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6.
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地球葡萄,经多年实践证明是目前比较耐贮运的葡萄品种,但是该品种有对二氧化硫敏感的特性,因此不能盲目采取一般葡萄品种所采用的贮藏工艺技术,否则极易造成贮藏失败。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采取以下技术保鲜措施可以将红地球葡萄贮藏5~6个月,而腐烂率不超过5%。1. 技术工艺1.1 贮藏原理 主要是利用低温下可有效抑制真菌活动和降低果实呼吸作用的原理解决红地球葡萄采摘后常温下贮藏易失水、脱粒、腐烂变质等问题的新技术。1.2 贮藏工艺流程 注意采前栽培管理技术→采摘选优→装保鲜袋和箱→入微型节能冷藏库快速预冷→放入保鲜剂→…  相似文献   

17.
瑞必尔是一个优良的晚熟葡萄品种 ,实行贮藏保鲜 ,可延长其供应期 ,达到增效的目的。 1999~ 2 0 0 0年 ,我们利用恒温库贮藏瑞必尔 2 0万 kg,60天后商品果率达 98%以上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 采收 瑞必尔去袋后 7~ 10天果色由红黑色转为黑色、含糖量达 14%时采收。在我县采收期为 9月上中旬。早晨露水干后至 10时前或下午 3时以后为最佳采收时间。因瑞必尔果穗紧凑 ,果梗短 ,因此要尽量贴近母枝剪下 ,采摘后剪除果穗上的伤粒、病粒和青粒等。2 入库前的准备 库房用 SO2 熏蒸消毒 ,并提前 3天降温到贮存温度。将整理好的果穗在 2 0 …  相似文献   

18.
葡萄保鲜纸对巨峰和红地球葡萄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保鲜纸对巨峰和红地球葡萄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保鲜纸对巨峰和红地球葡萄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巨峰葡萄常温贮藏和低温贮藏,每5kg葡萄可放2/3~1张保鲜纸;红地球葡萄常温贮藏不放保鲜纸,低温贮藏可放1/2张保鲜纸。  相似文献   

19.
1 采收前处理在冬枣的品种中以晚熟品种、干鲜兼用品种、抗裂果品种、小果品种比较耐贮藏。枣果着色初期 ,喷施 10~ 2 0mg/L的 2 4 -D或10mg/L赤霉素、15mg/L萘乙酸溶液 ,可减轻落果 ,延长着色及采收期 ,有利于贮藏保鲜。采收前喷施波尔多液 ,有助于延长衰老期 ,提高枣果的保鲜效果。但不能喷施乙烯利。2 适时采收枣果的成熟过程可分白熟期、脆熟期和晚熟期 3个阶段。在脆熟期 ,果皮自果梗、果肩开始逐渐着色转红 ,果肉含糖量急剧增加 ,质地变脆 ,汁液增多 ,果肉呈绿白色 ,具有酸甜适口、松脆多汁等优良鲜食品质 ,所以脆熟期…  相似文献   

20.
1采前处理在优质栽培管理的前提下,采果前20d喷1500倍甲基托布津,防止发生孢霉病、赤霉病和白腐病。采前3~5d再喷1次萘乙酸10000倍液,以防裂果、落果。2采收与预冷选用晚熟或中晚熟耐贮的红地球、黑提、黑奥林、巨峰等品种,果实要充分成熟,色泽好,果粉多,韧性强,含糖高,味浓香。要在露水干后采收,采收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免碰破果皮和擦掉果粉。将采下的果穗剔除损伤果和病虫果,修去不整齐的穗尖和副穗,用熔化的蜡涂果柄的剪口,摊放在通风良好的冷凉室内的草席上,散热2~3d。3贮藏3.1冷库贮藏将经过散热预冷的果穗放入0.04~0.06m m厚的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