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杂交种酒单688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酒单688是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9年以自选系酒512为母本,自选系酒25D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2001-2002年参加甘肃省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a平均折合产量11074.8kg/hm^2,较对照品种临单211增产13.0%,在9个参试品种(系)中居第2位。该品种露地春播生育期130d,属中早熟玉米杂交种,籽粒含粗蛋白10.42%、粗脂肪4.07%、粗淀粉73.25%、赖氨酸0.42%。在人工接菌条件下,表现高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抗红叶病,高感矮花叶丸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地区和中东部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科技》2005,(12):50-50
混等玉米收购价全国平均为50.79元,下降1.19%;销售价为4.95元,下降0.69%。几个主产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平均价格为50.40元,下降0.81%。其中,黑龙江收购价为48.43元,上升0.73%;山西收购价为54.38元,下降3.55%,内蒙古收购价50.88元,持平;河北省宁晋县收购价54.13元,下降1.57%;河南省收购价为54.84元,下降0.6%。  相似文献   

3.
陇东旱塬玉米引种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陇东旱塬区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13个玉米新品种中敦试793、敦试0501、敦试1532、敦试513、敦试1511折合产量居前4位,5个品种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折合产量分别为10453.80、9893.85、9800.55、9707.10、9707.10kg/hm^2,分别较郑单958增产25.84%、19.10%、17.98%、16.85%、16.85%,较中单2号增产21.74%、15.22%、14.13%、13.04%、13.04%,适应性较强,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可在陇东旱塬区或类似生态区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4.
新型药肥复合型玉米种衣剂25%克福萎的田间推广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25%克福萎种衣剂包衣处理玉米种子,不仅起到保苗、壮苗和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而且对玉米苗期地下害虫、玉米茎基腐病和玉米丝黑穗病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还可增加玉米量。种衣剂1:40剂量处理,防治效果最好。防治地下害虫效果达73.4%,防治玉米茎基腐病效果达87.5%,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达82.3%,可使玉米增产13.7%。  相似文献   

5.
探讨青贮玉米施肥量及施肥配比,结果表明:处理3(亩施用N6kg、P2O5 3kg、K204kg)、处理4(亩施用N10kg、P2O5 3kg、K2O4kg)、处理6(亩施用N8kg、P2O5 3kg、K2O 6kg)产量较高,亩产分别为4438.32kg、4777.38kg、4977.39kg,较处理1(ck)亩产3400.17kg,分别增产1038.15kg、1377.21kg.1577.22kg,增产率分别为30.5%、40.5%、46.4%。  相似文献   

6.
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及脱蛋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玉米须多糖含量的差异及蛋白质的纯化。[方法]采用热回流法提取多糖及木瓜蛋白酶除去蛋白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找到木瓜蛋白酶的最优条件。[结果]吉林和松原乳熟期多糖含量为9.87%、10.15%,成熟期为4.85%、4.55%,乳熟期平均产率花柱为7.90%,柱头为12.58%,成熟期平均产率花柱为4.91%,柱头为3.51%。酶水解正交试验最优条件:酶底比1.00%,pH值5.5,体系在水浴中水解1.5h,温度为40℃。[结论]乳熟期多糖含量高于成熟期;乳熟期柱头含量最高,酶法可作为玉米须多糖的脱蛋白的工艺,除蛋白率60.31%,损失率为14.71%。  相似文献   

7.
种子包衣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及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于1996~1997年在河南封丘等四地采用小区和大田试验,就种衣剂包衣玉米种子防治苗期病害及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用20%克福种衣剂(含10%克百威、10%福美双及微肥、成膜剂等其他助剂80%)包衣处理郑单8、丹玉13、豫玉15、掖单19和掖单20共5个玉米品种种子。结果表明,①能提高出苗率10.43%~40.65%,②对玉米粗缩病及苗枯病防治效果分别为60.00%~86.47%和56.86%~8419%,③使苗期植株高度及鲜重分别增加8.41%~38.70%和4.90%~74.00%,④玉米增产幅度10.00%~29.40%。  相似文献   

8.
玉米叶螨和大小斑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试验,筛选出4种药效快、持效期长的防治玉米叶螨的药剂,药后10天防效为86.8%-92.6%,增产率16.4%-24.75%;筛选出4种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药剂,其防效为53%-66.9%,增产率12.3%-27.5%;摘除玉米底叶对玉米叶螨和大小斑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玉米杂交种金凯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金凯2号是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以Z22—1为母本、齐319为父本配制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在甘肃省玉米区试中,2006、2007年折合平均产量分别为12226.5、13048.5kg/hm^2,较对照品种酒试20号分别增产1.7%、2.3%。高抗红叶病,中抗茎腐病,抗丝黑穗病。籽粒含粗蛋白9.46%、赖氨酸0.32%、灰分1.21%、粗脂肪4.00%,淀粉76.66%、水分10.84%,容重704.8g/L。适宜在≥10℃有效积温2700℃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区试验,探讨玉米专用掺混肥(48%)26—12—10和玉米专用掺混肥(46%)23—13—10与对照相比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今年的气候条件下,处理3(B2)增产率是3.8,亩增效益是57.4元;处理2(B1)增产率是4.7,亩增效益是54.6元。  相似文献   

11.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电话:025—83614092)选育的玉米新品种中江玉6号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14天,株型半紧凑,穗轴白色,籽粒淡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282克;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纹枯病;粗蛋白质含量9.4%,粗脂肪含量4.6%,粗淀粉含量73.3%,赖氨酸含量0.2%,容重778克,升;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451.5千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畜禽种业》2011,7(11):158-158
2011年9月下旬,全国鸡蛋(新鲜完整鸡场蛋)平均价格为5.42元/斤,价格差为2.15/斤。海南鸡蛋价格最高.达到6.88元/斤,山东鸡蛋价格最低,只有4.73元/斤。其中西藏、海南和贵州的鸡蛋价格高于5.962元/斤(价格高于平均价格的10%以上)。而河南、山西、黑龙江和山东的鸡蛋价格低于4.878元/斤(平均价格的10%以下)。  相似文献   

13.
一、夏玉米营养特性 研究表明,夏玉米在生长过程巾每生产100千克子粒需吸收氮2.5~2.7千克、磷1.1-1.4千克、钾3.7~4.2千克,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5:1.5。玉米不同生育期对养分吸收不同,夏玉米与春玉米相比对氮、磷、钾的吸收更集中,吸收峰值也早,一般夏玉米苗期吸收氦占9.7%、中期占78.4%、后期占11.9%;磷的吸收苗期占10.5%、中期占80.5%、后期占9.0%;钾的吸收在拔节后迅速增加,到开花期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4.
由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保玉9号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其子粒粗蛋白含量10.6%,淀粉含量64.2%,粗脂肪含量4.1%,氨基酸含量5.1%;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亩产594kg,比对照增产7.5%;抗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和穗粒腐病,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适合云南省海拔700—2000m玉米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行情商讯     
《农家致富》2006,(21):16-16
北京菜价小幅回落近日,北京市蔬菜均价有所下降。青椒、黄瓜、西红柿、油菜、茄子5个菜品,除茄子价格和去年相同外,其余4种下降了10%-24.73%。  相似文献   

16.
药用植物粗提物对罗汉果花叶病毒病的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有效防治罗汉果花叶病毒病的方法。[方法]研究测定4种药用植物粗提物对罗汉果病毒病的防治作用。[结果]结果表明,板蓝根、贯众、大黄和黄芩的粗提取物对罗汉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10%、46.20%、46.20%和57.60%;板蓝根粗提取物用水稀释5、10、50、100和200倍液对罗汉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48%、59.15%、59.15%、52.14%和43.69%。[结论]该研究为探讨防治罗汉果病毒病的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11年7月马来西亚天然橡胶的产量增加了1.49万t,比上个月增长了17.4%,为10.03万t。统计数据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橡胶产量同比增加了23.7%。小胶园主的产量占总产量的94.5%,其余产量来自于大胶园。出口总量减少了1.13万t,减少了16-4%,与上个月相比,出口量减少至5.73万t。  相似文献   

18.
乙草胺玉米苗后除草技术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乙草胺玉米苗后化学除草对玉米的安全性及除草效果,进行了乙草胺玉米苗后不同生育期除草试验。结果初步表明玉米播后苗前和玉米4叶1芯期以前喷施50%乙草胺乳油1500、2250、3000ml/hm^2对玉米均有轻微的灼烧状接触性药害,但未发现玉米有抑制生长、畸形或黄化等其它药害现象,且不影响后期新生叶片。比空白对照增产2.84%~10.35%,比人工除草减产4.79%~10.70%。玉米2叶1芯期,马唐3叶1芯,反枝苋4叶期前施药,对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养分的高效利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养分高效利用机理。结果表明,间作体系中的玉米地上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较单作玉米增加38.73%和23.4%,增产显著。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玉米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都显著高于单作作物,间作作物根际中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较单作分别增加2.3倍、94.58%、53.38%、22.45%。有利于土壤中复杂态氮磷化合物转化为可给态的无机化合物,加速氮磷的分解和转移,提高根际土壤的有效养分含量。整个间作系统有明显的地上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20.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2):45-45
(1)2007年玉米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据海关统计,2007年12月出口玉米4.3万t,同比减少99.6%。进口玉米L2万t,同比增长12.9倍。全年累计出口484.7万t。同比增长57.7%。累计进口2.3万t.同比减少46%。我国玉米主要出口到韩国,占出口总量的65.4%。其他重要出口对象是:日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2007年我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增长4.7倍以上,对韩国、马来西亚的增幅在50%以上。2007年,东北三省和内蒙的玉米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