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化委员会与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物价局联合行文,颁布了《自治区公民义务植树绿化费管理办法》。《办法》要求无故不履行义务、没有完成规定的义务植树任务或因故不能履行植树义务而自愿以缴纳绿化费形式履行植树义务的城镇单位和城镇年满18岁以上的公民,收缴义务植树绿化费。《办法》规定义务植树绿化费由市、县(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统一收缴、统一安排。收缴的义务植树绿化  相似文献   

2.
叶梓 《国土绿化》2006,(10):23-23
义务植树是公民应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发展。日前,山西太原市出台了义务植树以资代劳绿化费收缴办法,对义务植树以资代劳绿化费的收缴、使用、管理等进行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3.
20年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人心,成绩辉煌,举世瞩目。据有关方面报道,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数已达70多亿人次,累计植树350余亿株。至2000年底,全国森林面积已达到1.58亿hm2,森林覆盖率达到16.55%。20年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除政府财政安排资金外,各级绿化委员会还按政策规定收缴绿化费和义务植树统筹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收缴绿化费却越来越困难,收费数额越来越少。现有的绿化费收缴办法已无法满足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环境绿化的需要,建立新的绿化基金筹集办法已…  相似文献   

4.
对不履行公民植树义务者收缴绿化费,在法律政策上已有明确规定。全国绿化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强调,对义务植树尽责率问题,“要加大执法力度,对有不可抗拒原因而不能履行植树义务的,经批准可以以资代劳;对无故不履行植树义务的,要强制收缴绿化费并进行处罚;对未履行义务的单位,应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国土绿化》2005,(7):19-19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义务植树绿化费(以下简称绿化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根据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及《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全省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依法管理义务植树工作,规范适龄公民义务植树以资代劳绿化费(以下简称“绿化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根据全国人大、国务院、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认真做好义务植树行政执法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作法是:一、抓基础,完善义务植树的法律法规天津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细则》,《天津市义务植树管理规定》和《天津市义务植树绿化费收缴使用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市人大出台了《天津市义务植树条例》,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将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加以法制化、规范化。新的《天津市义务植树绿化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正在修订中。二、抓组织,完善绿办机构和组建一支执法队伍天津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作…  相似文献   

8.
绿化费是因故不能直接参加“全民义务植树”劳动的男性18-60岁、女性18-55岁非农业人口向当地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缴纳的以资代劳资。笔者在多次绿化费审计、检查中发现当前绿化费收缴、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义务植树执法主体不明,存在多头执法的现象。有的地市设有绿化委员会,同时还没有城市绿化委员会或城市绿化领导小组,而且都由政府正职或副职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当地司法部门和物价部门都颁发了(行政执法证》或《收费许可证》,有的地方城建部门的园林绿化单位完全代替了绿委办的职责,政府绿委办形同虚设。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收缴绿化费却越来越困难,收费数额也越来越少。因此,如何筹集绿化基金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 笔者认为,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进一步拓展绿化基金来源,建立稳定的、多渠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年满18岁的成年公民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的,所在单位要进行批评教育,责令限期补栽,或者给予经济处罚。整个单位没有完成任务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并由当地绿化委员会收缴一定数额的绿化费。”  相似文献   

11.
肖端 《国土绿化》2004,(12):10-10
云南省绿化委员会、财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云南省义务植树绿化费收取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凡云南省境内的植树义务人,每人每年应承担5株义务植树任务,未参加植树活动的应缴纳绿化费。绿化费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县(市、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征收。参加义务  相似文献   

12.
以案说法     
拒缴绿化费被强制执行●谢伯高近日,辰溪县人民法院对全县首例拒绝缴纳以资代劳绿化费行政案依法进行了强制执行。被执行人湖南省华中水泥厂慑于法律的威严,自动履行了补缴以资代劳绿化费2万元的义务,使这一起拒缴绿化费长达6年之久的行政案件最终得以解决。湖南省华中水泥厂是一个原拥有1000余人的市直企业,自1997年以来,该厂既没有按照辰溪县绿化委员会指定的地域进行义务植树,亦不按规定缴纳以资代劳绿化费。鉴于此,辰溪县绿化委员会于2003年6月26日下达了行政处理决定书。处理决定生效后,华中水泥厂仍未缴纳绿化费。于是,辰溪县绿化委员…  相似文献   

13.
2000年,湖南省常德市的360万适龄公民完成义务工日900多万个,与1999年相比,义务植树尽责率提高了20%,收缴绿化费的绝对值增加2倍以上,出色地完成了省绿委下达的义务植树任务。 新世纪伊始,市人民政府便召开了全市义务植树总结表彰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0周年纪念大会。这是20年来该市召开的第一个义务植树专题总结表彰大会。人们说,这是依法行政的重大成果。 国务院1981年颁布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湖南省人民政  相似文献   

14.
湖南调整义务植树绿化费标准 省物价局、省财政厅下发《关于调整我省义务植树绿化费标准的通知》,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本省范围内男性18—60周岁、女性18—55周岁.应义务植树但因故不能完成义务植树任务的非农业人口.每人每年缴纳30元的绿化费。  相似文献   

15.
20多年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取得了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了城乡生态建设质量。其主要特点:一是各级领导重视,二是有稳定健全的组织机构,三是建立了有效的工作制度.四是加强了舆论宣传,虽然如此.但个别地区还存在观念意识落后、管理机制制滞后、机构不健全、绿化费收缴难度大等一些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疆林业》2007,(1):F0003-F0003
发展农牧业,林业要先行。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将2006年至2008年确定为农田防护林建设年。全面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无论春季造林,还是秋季造林,县委及政府领导都会亲自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奔赴各个造林地块,认真落实并完成全年造林任务。县绿化委员会还按照义务植树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实施义务植树登记卡、义务植树绿化费收缴等制度,使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蒋红星 《湖南林业》2008,(12):18-18
植树造林是适龄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义务植树尽责率过低是我省绿化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不履行法定义务的适龄公民实行征收绿化费制度。这一制度在我省已实行20年。实践证明,绿化费直接关系到公民植树尽责率。公民缴纳绿化费,是新形势下一种值得推广的义务植树尽责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民义务植树绿化费(以下简称绿化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根据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青海省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绿化费是指对因故不能参加义务植树劳动或未经批准,不按期完成义务植树任务(含未完成相应劳动量的)以及无故不履行法定义务植树的成年公民应征收的费用。 第三条 各级政府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是绿化费的征收部门。未经当地县级以上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授权或委托的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征收。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怀化市20年来有2330万人次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年均116.5万人,适龄公民尽责率平均为56.3%,为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还存在工作面广人多、组织难度大;以资代劳“绿化费”征缴工作执法关系不顺,措施不力,收缴困难;法律法规不完善,处罚措施不力;对部门绿化工作没有投入,推动部门和单位庭院绿化工作只是号召而已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义务植树尽责率就难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义务植树“三卡”(计划卡、验收卡、登记卡)制度是河北省保定市首创并在全国推广,1990年3月22日正式颁布实施。 在实施“三卡”制度的5年间,保定市建成区共种植乔木50万株,花灌木75万株,攀缘植物5万株,绿篱12万延长米,草坪3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50公顷。直接参加义务植树人员超过130万人次,参加其它绿化劳动人员累计50余万人次。收缴绿化费近百万元。每年完成义务植树均占应义务植树人数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