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老汉眼含泪花,一手拿着一份法院的判决书,一手牵着老伴的手,欣慰地迈出了法院大门. 原来,赵老汉是"绝处逢生",转悲为喜.去年5月4日,赵老汉的独生儿子开出租车因交通事故而车毁人亡,留下一个不满5岁的小女孩.今年元月5日,他的儿媳有了男朋友并准备结婚时,其男朋友拒绝小女孩随母再婚.  相似文献   

2.
案例:谭老汉有2个儿子。2002年和2003年儿子们先后成家。为了赡养老人、照料孩子,2004年,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谭老汉一家达成了“分家养老协议”: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父亲照料好孙子;二儿子  相似文献   

3.
田老汉今年86岁高龄,他中年丧妻,含辛茹苦把一子二女拉扯大,现已子孙满堂,可田老汉却仍然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一天,田老汉因病问儿子要点钱上医院,儿子不给;问大女儿,大女儿说:"你的三间房子我不要,钱我也不给.”田老汉听了,非常气愤,他认为:"我养了你们的小,你们就应该赡我的老,不要房子,也应给钱看病.”田老汉虽这样说,但心里却没底,难道不要房子就可以不给钱看病吗?他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4.
德惠市万宝镇毛家沟村的翟老汉,年前花4.8万元给小儿子操办了婚礼.大儿子是3年前结的婚,也花了4万多.按说在农村,给儿子盖上新房娶上媳妇是一桩大喜事,可李老汉仍满面愁容.因为两个儿子的婚礼,相继花去了翟老汉半生的积蓄另加3万元债务.尽管如此,李老汉却没有怨言.他说农村就这习俗,再苦也得让孩子们心里敞亮.……  相似文献   

5.
纪仁光 《农家顾问》2007,(11):62-62
山东海阳县王老汉.20多年前与带着三个孩子再嫁来的妻子成家(后来老大夭折),当时老二17岁,老三13岁,都在读书。他与妻子含辛茹苦地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娶妻生子。两儿子婚后每年给老人赡养费100元。1994年妻子病故后,王老汉靠着自己的劳动生活。但如今。他丧失了劳动能力。去年生病住院.花费医疗费8千多元,由其弟弟垫付。出院后,他找两个儿子分担医疗费.  相似文献   

6.
笑口常开     
《农家科技》2011,(12):10
<正>孝顺一男子在闹市骑摩托撞昏了一个陌生的老汉。男子惊吓的不知所措,围观群众越来越多。突然,该男抱住老汉,声泪俱下的喊道:"爹,你等着我,我这就去给你找医生!"说后,就跑掉了……老汉挣扎着愤怒地喊道:"给老子回来!"众人纷纷感慨:"这儿子当的真孝顺!"标语公司经理让人在墙上挂上"想做就立即去做"的标语,希望以此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过了一段时间,老板的一个朋  相似文献   

7.
案情:2007年3月24日,刘老汉的独生儿子因突发心脏病死亡,留下未满5岁的儿子刘斌(化名)。2008年元月,刘老汉的儿媳找到了男朋友并准备结婚时,其男朋友拒绝接受小刘斌随母再婚。刘老汉的儿媳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婚姻,并把儿子小刘斌送回了娘家由父母抚养。此事被刘老汉夫妇知道后,  相似文献   

8.
<正>76岁的赵奶奶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平时聊天时,我经常听到赵奶奶的儿子、儿媳抱怨:老太太整天唠叨,没完没了的,烦死人了!家里没人时,她还不唠叨,单单我们下班到家时,她才唠叨!回到家耳根子也得不到清静!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赵奶奶的儿子、儿媳上班后,家中就剩赵奶奶一个人。儿子、儿媳下班后,也各自忙各自的,极少能陪赵奶奶说说话,唠  相似文献   

9.
尊敬长辈,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时常上演着一幕幕亲情破碎的悲剧。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也时有发生,而引起纠纷的缘由,往往是因为人们在赡养老年人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下面所举的例子都是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希望大家读过之后能有所警醒。父母晚年生活困难出嫁的女儿不赡养黄老汉与老伴含辛茹苦把三儿一女拉扯大,三个儿子先后娶妻生子,惟一的女儿早年进城打工,并在城里结婚生子了。照理,黄老汉两口子的晚年应该挺幸福的。谁知,三个儿子因家庭负担重无力承担赡养义务,黄老汉多次要求女儿承担赡养义务,均遭到…  相似文献   

10.
新媳妇     
谷雨老汉倒背着手,脑袋聋拉着,刚迈进自家门槛,就“咣当”一声关上大门。进屋后一腚坐在了床沿上,一支接一支地抽起了烟。咦,怪事!整天没愁事的他,今天这是昨啦? 头响,省城里的儿子和媳妇双双回家来了,这可把谷雨老两口子乐坏了。儿子有出息,上完大学,在省城里当了干部,还娶了个花儿似的媳妇,这有多露脸啊,村上人谁看了不眼热?  相似文献   

11.
“分包”赡养老人危害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家在农村的谭老汉育有两个儿子。早些年,夫妻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2005年、2006年两个儿子先后成家另过。分家后,两个儿子又分别生养了儿女。为了赡养老人、照料孩子,2007年,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谭老汉老两口与两个儿子达成了"分家养老协议":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  相似文献   

12.
正在农村的父母去世后,留有房屋和院落,早已落户城市的儿子能否继承?近日,经安徽省砀山县周寨司法所调解认为,只能继承祖屋,不能继承宅基地。周寨镇村民王老汉与老伴于6年前先后去世,在乡下留有四间房屋及院落,院落外有一片空地,也属于王老汉的宅基地。王老汉的儿子王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毕业后留在砀山县城某医院工作,因此老宅一直空着。去年12月,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平安村朱家屯的赵老汉,因为今年7.5亩水田采用水稻抛秧育苗栽培技术,不用象往年那样雇别人插秧,而且到秋还能增收50公斤水稻,两项合计可增收1000块钱。像赵老汉这样满怀增收希望的农民,在朝阳镇还有很多。郭船口村丁马屯农民  相似文献   

14.
<正>案例:家在农村的谭老汉育有两个儿子。早些年,老夫妻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后来两个儿子先后成家另过。分家后,两个儿子又分别生养了儿女。为了赡养老人、照料孩子,2007年3月,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谭老汉老俩口与俩儿子达成了"分家赡养"协议: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父亲照料好孙子;二儿子赡养母亲,母亲照料好孙女。俩儿  相似文献   

15.
案例:家在农村的谭老汉有两个儿子。早些年,老夫妻俩含辛茹苫将孩子们拉扯成人.2001年、2002年两个儿子先后成家另过。分家后,两个儿子又分别生了儿女。为了赡养老人、照料孩子,2003年.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谭老汉老两口与两个儿子家的小两口达成了“分家养老协议”: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父亲照料好孙子;二儿子赡养母亲。母亲照料好孙女。两个儿子各自将老人养老送终,互不相扰。  相似文献   

16.
<正>巨野县独山镇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汉,名叫刘义诚。他有一帮很特殊的"孩子",这些"孩子"加起来足有300多个。在抚养这些"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刘老汉不仅收获了自己的快乐,也收获了一份事业。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刘老汉和他的这帮特殊的"孩子"们。刘老汉有一个农家院,他的这个院落占地面积比较大,有2000多平方米。平时,他就和自己的"孩子"们生活在这里。刘老汉的"孩子"比较多,足足  相似文献   

17.
好心借钱反惹杀身之祸 河南唐河县湖阳镇湖阳村50多岁的光棍汉赵明华,是全村有名的大好人,谁家有什么难处,他总乐意帮—把。 与赵老汉住前后院的近邻柳清帅,整日里游手好闲,23岁尚没人为他提亲说媒。柳清帅学问不多,却一肚子花花肠子,经常编些理由向赵老汉  相似文献   

18.
案情:刘老汉的独生儿子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不治身亡,留下未满5岁的儿子刘斌。他儿媳有了男朋友并准备改嫁时,男方拒绝接受小刘斌。儿媳再婚后,便把刘斌送回了自己的娘家由其父母抚养。此事被刘老汉夫妇知道后,执意要把孙子接回来,  相似文献   

19.
案情:年近八旬的徐老汉于2000年购买了2份大额人寿保险,保险金额均为30万元,其中一份30万元指定他老伴许某为受益人,而另一份30万元则没有指定受益人。2005年7月15日,刘老汉因病去世。债主们听到刘老汉去世的消息后,纷纷上门追债,在他的财产远远不够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债主们提出将保险金额领出来用于偿还徐老汉生前所欠下的债务,但徐老汉的老伴及其子女们坚决不同意。5个债权人在无法实现自己债权目的的情况下,将许某及其子女告上了法庭,要求用徐老汉的保险金额偿还徐老汉的生前债务共计19万元。法院受理后,首先对已故徐老汉的两笔保险金共…  相似文献   

20.
案例:梁老汉和老伴温某育有一子三女,均已成家单独生活。2003年春初,温某去世,梁家的4问大瓦房里只剩下梁老汉一个人居住。2006年底,梁老汉与儿子商量达成一致意见后,将房子卖给了黄某。3个女儿知道此事后,将父亲推上了被告席,请求法院确认被告与黄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关系无效。庭审中,梁老汉辩解说,该房屋是我和老伴共同建造的,属于我们的共同财产,按祖上传统,父母房产应由儿子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