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长海  张弛 《吉林农业》2009,(10):10-10
1.“生产发展”。农机化是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生产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发展是靠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生产力作为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起着最重要的决定作用: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三要素,在三要素中,劳动对象虽逐年有所变化,但基本固定。劳动者由于常规农业比较效益低,致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第二、三产业,导致农业劳动力相对匮乏,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依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这显示,我国进入了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建设的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小康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业机械化是…  相似文献   

3.
《当代农村》2005,(5):1-1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子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域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我国的农业经济、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农业受气候、土质、水源、物种等自然条件和政策、科技、装备、资金等社会环境所制约,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在高成本、大风险、低收益的现实面前,农村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所谓的“三要素”大量外流,由此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区因“失血”而后劲乏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无以为继,城乡之间的“剪刀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明显拉大了。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时期是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逐年提高。然而,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加,留守劳动力的身体及文化素质不断降低,加上土地资源的逐年减少,如何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职能的扩展、农村劳动力的流转,都要求农业实现机械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业机械化,也必须要发键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7.
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使用,推动农业生产上台阶、上水平,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推手。襄樊市作为农业大市,耕地面积少,农业劳动力素质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使新时期的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了政策保障,同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战略的实施,给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浙江何时没有了臭水沟,也就建没好了新农村。”2005年12月25日在杭举行的中国三农发展(杭州)论坛暨首届浙江“村官”峰会上,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和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两位专家旁征博引,语出惊人,明确提出了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破解“三农”难题,并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县各级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政府引导,能人带动,自愿参加,优化组合,民主管理"的思路,有力地  相似文献   

11.
林翊  林卿 《福建农业》2007,(5):34-3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国农业现今的发展方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进一步发展福建地域优势,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成为当前福建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注重探索的领域。经过几年的努力.福建凭借闽台农业合作独特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福建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历史性战略工程,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战略提升。其意义在于将开辟中国改革的新局面,为中国经济打开更广阔的新增长空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新的发展观,而且是新的改革观,是我国农村新一轮历史性变革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3.
1.抓村容整洁重点推进农村能源生态工程建设,努力解决村容整洁的问题,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上取得新进展。推广四位一体、吊炕、太阳能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卫生厕所、大型沼气工程等农村能源技术,扩大试点范围。积极推进农村村庄“四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四改”(改厨、改厕、改圈、改水)、“五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路面硬化、周边绿化、村屯美化)进程,变“三废”(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为“三料”(肥料、燃料、饲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2.抓农民培训以培养新…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关乎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正确地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认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法律素质尚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基于此,提出了从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方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浅谈农业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农业科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推动力。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得到很快发展,并且得到较好成果。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因此,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能够得到更大成果,一项必要任务就是应当通过有效措施及策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从而使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得以真正提升。  相似文献   

17.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21(4):F0002-F0002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依托北京农学院成立的北京市专门开展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机构。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农学院院长王有年教授担任基地负责人,首席专家为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研究员,基地的其他专家主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农学院和北京地区主要农业科研院所。基地挂靠在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平台。基地云集了一批年富力强、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他们长期致力于北京郊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清锋 《福建农业》2008,(11):36-36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改善农村现有的状态,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仍比较落后,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以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总体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