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锰胁迫对大豆幼苗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不同品种大豆在锰毒害下的一些遗传特性和基因差异的本质原因。研究不同锰浓度(0~120mg/L)对大豆幼苗水栽培,苗龄10d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随锰浓度的提高,大豆幼苗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器官POD同工酶酶谱对锰胁迫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根系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变化较大,茎部与叶片的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较稳定。[结论]大豆幼苗不同器官的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其对锰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静  王廷璞  石晶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801-3802,3885
[目的]研究Cu^2+胁迫对家山黧豆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为提高家山黧豆的抗逆性和抗病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不同浓度的Cu^2+(50、100、150、200、250 mg/L)处理家山黧豆幼苗,考察不同浓度Cu^2+胁迫对其POD活性及同工酶数量和种类的影响。[结果]在Cu^2+胁迫下,各处理中家山黧豆幼苗根的POD活性均高于茎和叶,且各处理下的家山黧豆幼苗根、茎、叶中POD活性均高于对照(除250 mg/L)。不同浓度Cu^2+胁迫下,家山黧豆幼苗根系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变化较大,茎和叶片比较稳定。[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家山黧豆的抗逆、抗病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2个大豆品种(华春18和浙春3号)在不同时期、不同锰浓度处理下的过氧化物(POD)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锰浓度的增加,华春18的POD同工酶的酶带数下降,EST同工酶的酶带数变化不大,浙春3号的2种同工酶的酶带数变化不大;2个大豆品种在不同时期的POD和EST同工酶的酶带数也变化不一,这与各品种对锰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以产自辽宁本溪的野菊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PEG对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酶谱及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OD和CAT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OD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酶谱分析表明,不同浓度的PEG胁迫下野菊幼苗保护酶系同工酶随时间的改变其谱带的表达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外源水杨酸对番茄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源水杨酸(SA)对番茄耐盐性的影响,为SA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盐胁迫条件下,对番茄喷施不同浓度(1、2、5mmol/L)的SA,测定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及根系活力,研究外源SA处理对番茄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外源SA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和根系活力,而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其中浓度2mmol/LSA对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最佳,而浓度5mmol/LSA对可溶性糖和根系活力的影响较大。[结论]外源SA能够提高番茄幼苗的耐盐性,但适宜施用浓度和施用周期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研究Hg2+对植物的毒害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Hg2+胁迫对小麦幼苗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在Hg2+浓度低于0.100 mmol/L时,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明显;在Hg2+浓度高于0.100 mmol/L时,将会显著阻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小麦幼苗的不同组织对Hg2+胁迫的抵抗强度有所不同,表现为其叶片和根的抗胁迫性比萌发的种胚要强。在小麦幼苗受Hg2+胁迫时,POD、CAT和SOD 3种抗氧化酶同工酶中,CAT同工酶最为敏感。[结论]0.100 mmol/LHg2+浓度是小麦幼苗能否正常生长的阈值。  相似文献   

7.
杨玲  郭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59-6962
[目的]了解逆境条件对植物体内保护酶活性昼夜变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研究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昼夜变化情况。[结果]一昼夜胁迫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不仅受PEG浓度和胁迫时间的影响,而且受光照的影响。随着光照时间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持续降低、POD和CAT活性的变化率则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光照结束后,随着黑暗时间的延长,电解质外渗率和保护酶活性先接近对照水平,然后发生较大波动。[结论]玉米幼苗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变化不仅受PEG浓度、胁迫时间的影响,而且受光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5、10、20、50、100、130 mg/L)镍处理下小麦幼苗叶片SOD、POD和CAT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镍处理下,小麦幼苗叶片SOD3-4、POD6-9、CAT1酶带减弱,SOD1-2、POD1-5诱导增强,镍通过影响SOD和CAT同工酶强弱而影响酶活性,通过改变POD同工酶条数和强弱来影响POD活性。  相似文献   

9.
外源腐胺对镍胁迫下大麦幼苗SOD活性和同工酶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麦品种扬啤一号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外源腐胺(Put)对镍胁迫下大麦幼苗植株生长、SOD活性和同工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镍胁迫下大麦幼苗叶片SOD同工酶所有主酶带、根系SOD 1酶带增强,叶片和根系SOD活性显著提高。总之,Put通过增强SOD同工酶表达而调节SOD活性,增加大麦幼苗生物积累量,缓解了镍胁迫对大麦幼苗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对室内栽培的菊芋(Helianthustuberosus)幼苗分别经50、100、200μmol.L-1不同浓度的铝(Al3 )和铬(Cr6 )处理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分离其叶片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同工酶,测定了株高,比较了与自然条件生长的菊芋幼苗不同器官POD同工酶的特点及不同生育期POD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Al3 、Cr6 处理菊芋幼苗后,叶片共有7条POD同工酶带(P1~P7),比对照新增了2条(P1、P2)酶带,并随着处理浓度增加,酶带颜色加深,酶活性增大。不同浓度的Al3 、Cr6 处理,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菊芋幼苗植株的生长,Cr6 的抑制作用大于Al3 。自然条件生长的菊芋幼苗不同器官各有特征酶带,叶片有5条POD同工酶带(P3~P7),未见P1、P2酶带出现。开花期叶片POD酶活性最高,苗期和成熟期的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对烟草感染青枯菌前后的根、茎、叶内过氧化物酶(POD)及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比色法测POD酶活,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行POD同工酶的比较。【结果】对烟草感染青枯菌前后,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烟草叶部POD活性显著高于根部和茎部。烟草接菌后,根、茎、叶内的POD活性均在第3天升至最高,而叶内比对照增高了29.67%。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烟草接菌后的同工酶谱带,在条带的数目、种类和各条的相对活性上表现出差异。【结论】POD作为植物的保护酶类,随植物抵抗疾病的过程变化而变化,故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Cu^2+胁迫对龙葵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重金属Cu2 胁迫对龙葵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 浓度为0.2 mmol/kg时,叶绿素含量达到峰值,随Cu2 浓度的增加,含量下降。几种光合色素对Cu2 的敏感性顺序为:叶绿素a>叶绿素a b>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随Cu2 浓度增加,细胞膜透性呈上升趋势。在龙葵根、茎、叶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很大差异。龙葵根中SOD活性随Cu2 处理浓度增加而升高;茎中SOD活性随Cu2 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中SOD活性随Cu2 浓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OD活性根中明显高于茎和叶。龙葵根中CAT活性随Cu2 浓度增加呈极显著负相关;茎中的CAT活性则与Cu2 浓度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叶中的CAT活性随Cu2 浓度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王萍萍  唐咏  孙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53-3155
主要研究了重金属Cu2+胁迫对龙葵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浓度为0.2mmol/kg时,叶绿素含量达到峰值,随Cu2+浓度的增加,含量下降.几种光合色素对Cu2+的敏感性顺序为:叶绿素a>叶绿素a+b>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随Cu2+浓度增加,细胞膜透性呈上升趋势.在龙葵根、茎、叶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很大差异.龙葵根中SOD活性随Cu2+处理浓度增加而升高;茎中SOD活性随Cu2+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中SOD活性随Cu2+浓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OD活性根中明显高于茎和叶.龙葵根中CAT活性随Cu2+浓度增加呈极显著负相关;茎中的CAT活性则与Cu2+浓度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叶中的CAT活性随Cu2+浓度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余诺  张萍  李哲  姜海明  杨晓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65-12266
[目的]探讨保护酶系统及丙二醛(MDA)在黑松中的抗盐碱作用。[方法] 以1年生黑松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海水盐度及胁迫时间对其根、茎、叶中活性氧和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低盐度的海水胁迫下,SOD活性呈非线性上升趋势;在高盐度的海水胁迫下,SOD活性呈降低趋势,且海水浓度组的SOD活性最低。第3天,1/2海水浓度组的POD活性达最大值,比对照组高88.23%。第6天,1/2海水浓度组的POD活性比第3天下降95.86%;海水浓度组的POD活性是对照组的309.00%,仅比1/4海水浓度组低29.19%。第9天,1/4海水浓度组的SOD活性达最大值,比对照组高96.27%,比第6天高13.75%;海水浓度组的MDA含量达最大值,比对照组高320.00%,比第3天高130.00%,比第6天高52.30%。[结论] 黑松幼苗具有良好的抗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对胡芦巴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张昕欣  彭立新  阎国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58-14259,14271
[目的]从抗氧化能力的角度揭示胡芦巴幼苗抗寒机理。[方法]以胡芦巴幼苗为材料,研究0℃低温胁迫下胡芦巴幼苗叶和根中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胡芦巴幼苗SOD、POD活性呈现上升-下降-上升趋势,活性在6h处达到小高峰后下降,12h之后又开始上升,并于48h时达最大值;CAT活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12h时达到峰值。叶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幅度及峰值均大于根。MDA含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处理24h时达到峰值,且叶中MDA含量小于根。[结论]三种抗氧化酶协同作用抵抗低温胁迫的伤害;叶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反应比根强。  相似文献   

16.
锰毒害对油菜苗期Mn、Ca、Fe含量及 POD、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营养液培养技术研究锰毒害对油菜苗期生长发育、Mn、Fe、Ca含量及POD和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毒害使油菜体内各部位Mn含量显著升高,生物量降低,根、茎、上部叶片中Ca含量显著降低,茎、上部及下部叶片中Fe含量显著降低,各部位Ca/Mn和Fe/Mn也明显降低。锰毒害还使苗期油菜功能叶中CAT活性显著降低,POD活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接种枯萎病菌对甜瓜幼苗植株表型、木质素含量、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及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基因表达的影响,找出响应枯萎病菌的CmCADs成员。【方法】选用抗枯萎病品种薄皮甜瓜‘彩虹7号’为试验材料。在甜瓜幼苗长至“三叶一心”时接种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elonis)。以长势相同的健康植株浇灌等量无菌水为对照。在接种后0、1、3、5、7和9 d观察甜瓜植株表型变化,并测定其营养器官中的木质素含量、木质素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CAD)活性及CmCADs的表达量。【结果】接种枯萎病菌后,甜瓜植株表型发生明显变化。在接种枯萎病菌后5 d甜瓜植株叶片出现轻微萎蔫,接种后9 d植株全部叶片均已萎蔫。甜瓜营养器官中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合成相关酶PAL、POD和CAD活性在接种枯萎病菌后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木质素含量在根、茎和叶中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即木质素含量均随着接种枯萎病菌后天数的延长而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PAL活性在甜瓜根和茎中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叶片中整体呈现升高的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POD活性在各时期均高于对照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CAD活性在甜瓜根、茎、叶中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接种枯萎病菌后,CmCADs各成员在甜瓜营养器官中的表达表现出组织特异性。根中除CmCAD4外,其他4个成员均在接种后7 d受强烈诱导。茎中各成员均无表达,而叶中CmCAD2和CmCAD5在接种后5 d受到强烈诱导。【结论】与对照相比,甜瓜营养器官中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合成相关酶PAL、POD和CAD活性在接种后均升高,表明木质素合成途径可能在甜瓜抵御枯萎病中起重要作用,根和叶中均受枯萎病菌诱导表达的CmCAD2和CmCAD5可能是响应枯萎病菌的CmCADs成员,并在甜瓜抗枯萎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3个不同养殖群体裙带菜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不同养殖群体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本地裙带菜、日本裙带菜、自育裙带菜)的孢子叶、茎和叶不同部位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进行了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3个裙带菜群体的POD同工酶其孢子叶活力都相对强于其它部位;日本裙带菜茎和叶的各部位POD酶活力相同,但叶中部的酶活力稍强于茎;自育裙带菜茎底部和茎中部的POD酶活力较强些,而叶底部的酶活力较叶中部和顶部的强;本地裙带菜的茎和叶由底部到顶部POD酶活力逐渐变弱。孢子叶EST酶活力要较茎和叶的酶活力强很多,3种裙带菜孢子叶中EST酶活力相同。此外,还对裙带菜的种质、样品处理方法以及3种裙带菜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金琎  叶亚新  徐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28-7931
[目的]研究复合稀土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叶和根保护酶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中度镉污染对玉米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及复合稀土的缓解效应。[结果]镉胁迫1、3、5和7d的玉米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114%、130%、147%和155%,复合稀土处理组中镉胁迫1、3、5、7和9d的玉米幼苗叶片的SOD活性依次为:79.8、87.2、95.0、103.9和106.0U/ml。玉米幼苗根的SOD活性在镉胁迫的第5天为对照组的2.13倍。玉米幼苗叶片和根的SOD活性峰值分别为124.2和134.1U/ml。镉胁迫1、3、5、7和9d叶片的POD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81、1.73、1.54、1.47和1.54倍。镉胁迫玉米幼苗根和叶片的POD活性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288%和181%。复合稀土处理组在第9天的POD活性是镉胁迫组的1.05倍。镉胁迫玉米幼苗叶和根的CAT活性在第3天分别为对照组的1.08和1.42倍。[结论]复合稀土对玉米幼苗镉胁迫损伤的修复作用比单一稀土元素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