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型旅游业的模式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晶  喻继军  李江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00-6901,6928
对旅游业的循环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资源型城市循环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提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发展循环旅游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个旧市属于衰退型的资源城市,于2008年开始被列为全国首批十二个资源枯竭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之一。锡城处于个旧市城郊结合部,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始终保持着古朴浓郁、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发展乡村旅游,是锡城转型发展的契机,是特色资源转化成为特色经济的必经之路。1个旧市锡城镇乡村旅游资源分析锡城镇旅游资源多为自然生态环境型及特色物产经济型两类,具体类型及发展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事关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完成,因此转型已经成为这些城市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之路。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性产业和新兴产业之一,且具有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等优势,对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本文以重庆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开发为例,分析旅游业在带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期为国内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华丽转身"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云南省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滇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选择梁河县作为研究案例,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现状及优势、旅游区位特点和存在问题、旅游业发展环境及开发条件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并以旅游业为龙头辐射带动第三产业繁荣、促进边疆民族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行业也由于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广东省广州市园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直接关乎与整个广州市园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近些年,虽然广州市园林旅游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于国内其他的先进性园林旅游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从大的环境来看,这不仅仅关乎于广州市作为国际性花园城市的头衔,更对广州市旅游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基于此,主要针对广州市园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展开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以实现广州市旅游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湖北省大力推动生态旅游建设,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在推进了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当前旅游业人才短缺的状况,本文分析了随州旅游产业急需发展和旅游专业人才资源紧缺的现状,提出了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特色,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切实服务好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密切相关,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慢慢成为一些城市的主导产业。本文以伊犁河谷为例,分析了伊犁河谷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特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发展林业是践行低碳经济的一条捷径。由于森林旅游业以森林公园为基础,发展潜力大、影响范围广、可操作性强,故其有望成为未来低碳经济的引导产业。基于低碳经济背景,森林旅游的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低碳经济的新要求和新视角,以企业运营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加强运营、服务、产品方面的低碳创新,做好资源保护与开发,促进新时期的森林旅游向低碳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9.
工业遗产旅游有能够为资源衰退型城市提供就业岗位、推动结构调整、打造城市文化、完善城市布局的作用,东北地区转型资源衰退型城市又拥有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的优越条件,依托城市工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是保护工业遗产、弘扬工业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实现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从开展工业遗产普查、整合多重旅游资源、联动发展生产游和遗产游、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四个方面提出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基于淮南旅游发展的现状,以游客问卷调查和网络搜索两种方式得出游客对淮南市旅游认知的调查结果,并且从旅游地和旅游者的角度分别提出了提升其旅游形象的策略,以期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何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47-15349,15352
近20年来,度假旅游在中国发展迅速。然而,在度假地数量猛增的同时,多数旅游度假地存在活动项目雷同、综合效益低下、生命周期短暂和恶性竞争等问题。这与当前度假市场的强烈需求存在很大反差。笔者从分析我国度假旅游发展供需现实矛盾入手,指出发展区域度假旅游势在必行,并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市为例,探讨了度假旅游发展的具体对策,即找准目标市场,做好市场定位;挖掘资源特色,实施中档为主,长短线结合的产品策略;拓宽融资渠道,进行市场化运作及走区域联合发展的道路等,以期为区域度假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乔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04-21407
生态环境良好地区一般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源开发非过度的山区、湖泊等地区。以生态环境良好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为研究对象,将该区可能存在的两种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和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比较。从发展前景和政策支持方面考虑,认为生态环境良好地区选择低碳发展方式是有必要的,应将发展清洁能源、旅游业以及转变传统观念等作为发展低碳经济方式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威胁到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农业必须减少排放,低碳发展.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发展低碳农业可为农业发展提供机遇,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发挥林业的优势.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要在全省大力推广农业节能模式、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和绿色农业模式,在山区大力推广立体种养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在半干旱地区大力推广水资源集约利用模式,在大中城市周边大力推广观光休闲农业模式.黑龙江省需要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加强对低碳农业发展的规范和引导,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户发展低碳农业,增强发展低碳农业的意识,加强低碳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实现低碳农业的高效益.  相似文献   

14.
邹静源  李霈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50-10954
分析了遂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价值,指出发展乡村旅游是遂宁市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产业转型的创新之路。概括了遂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条件,并抓住"一个中心,四大片区",解析了遂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布局模式,强调遂宁市乡村旅游发展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整合融资渠道,并且注重优化服务质量,重视环境保护,坚持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甄丽君  陈秀楼  杨新征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80-182,165
会展旅游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具备了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条件。但在会展旅游产品开发上还存在开发系统性不强、参与机制不高等问题。针对合肥市会展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从两个层次提出会展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措施,并就开发类型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6.
权轻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434-15435
在分析城市化对推进西部城市发展的作用与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化促进作用的基础上,以陕西省华阴市旅游业发展为例,对西部城市旅游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2007—2015年9年间福建省6个滨海城市和3个内陆城市的旅游收入、旅游总人数、地区生产总值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Hausman检验,并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滨海城市和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何异同.研究结果表明:滨海城市和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一定弱于滨海城市;不同城市的GDP的时间趋势不尽相同,有些城市比较平稳,比如宁德、南平,有些城市呈较快上升趋势,比如福州、泉州,内陆城市旅游总收入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比滨海城市更大;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合作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刘春腊  刘沛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58-10361
通过总结低碳博物馆的概念、特征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现状,以湘西王村古镇为例,在分析其传统聚落资源特色和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低碳博物馆理念运用到王村古镇的旅游开发及规划当中,并探讨了王村古镇低碳博物馆的开发思路和重点,旨在探索少数民族型传统聚落资源保护、旅游开发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以期为湖南及其他省份的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完成以及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林业资源型城市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对林业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以保护礼会环境、侏护生念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伊春的资源、产业等发展现状,剖析伊春市产业生态化的问题,从循环绐济的角度提出伊春市产业牛态化的...  相似文献   

20.
泰安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其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泰山作为泰安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整个泰安市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泰山旅游规划及泰安周边其他景点的规划有利于泰安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泰安市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