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为选配亲本组合及杂种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兰州百合与亚洲百合及杂交后代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过氧化物酶进行分析。[结果]以兰州百合为亲本的杂交后代的蛋白质谱中不仅出现了与亲本同源但比亲本染色加深的带,且出现了亲本中不存在的新带。杂种F1过氧化物酶谱主要表现为亲本的不完全互补型和杂种型。[结论]蛋白质谱和过氧化物酶谱可作为百合杂种鉴定的生化指标及进行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研究应用SRAP分子标记对亚洲百合杂种系亲本(‘橙色热情’ב迷恋’)、东方百合杂种系亲本(‘热情’ב甜梦’)及其杂交子代植株的DNA分别进行扩增,分析杂交后代植株与亲本间扩增谱带差异。从8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具有父本特征带的引物组合,选出带型清晰、稳定、特征带较多的引物组合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结果如下:具有父本特征带的引物组合共有57对,选取其中6对引物对亲本(‘橙色热情’ב迷恋’)及其子代进行标记,选取其中7对引物对亲本(‘热情’ב甜梦’)及其子代进行标记。2个杂交组合共计10个后代,均具有父本特征带,鉴定其为真杂种。  相似文献   

3.
百合杂交后代的亲本基因型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O,A,L基因组,但亲本基因型未知的20个百合杂交种进行亲本基因型的判断.有14个杂种株系只具有A基因组,说明它们的亲本均为亚洲百合杂种系;有6个杂种株系只具有L基因组,说明它们的亲本均为铁炮百合杂种系,这20个杂种株系全部来自种内杂交.待测株系中没有东方百合杂种系后代.根据SRAP带型整理汇总得到的分子聚类分析结果与GISH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百合杂交后代的苗期形态及RAPD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now Queen’×条叶百合(ST)、‘Snow Queen’×川百合(SC)和‘Snow Queen’×细叶百合(SX)杂交后代及其亲本组培苗为材料,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对杂交后代进行鉴定.18条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对3个杂交种的RAPD扩增结果显示:3个杂交后代均为真杂种;ST杂种带40.38%来自母本,44....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杂种系的百合品种进行远缘杂交培育杂种。杂种采用Anchored random prime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RP-PCR)鉴定,即利用已经在百合染色体上锚定的引物,扩增亲本和杂种的DNA,鉴定杂种。首次报道了利用ARP-PCR技术鉴定百合杂种。实验结果表明:ARP-PCR技术中锚定引物的长度是15bp,退火温度54℃,只扩增出材料的主带型,可重复性高,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6.
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遗传与有关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梨属5个种40个品种类型和5个杂交后代152个单系休眠芽或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梨种内不同品种的酶谱是多样化的,种间酶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表现出杂合群体的特征I亲本酶带在其后代酶谱中可以形成“互补”,杂交后代酶谱中可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酶带;部分酶带的遗传是由单基因控制的;休眠芽酶谱中P_7、P_8和P_9条酶带可以做为鉴定杂交品种的“杂种酶带”,P_9是梨属植物共有的特征性酶带。本文还对白梨的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榛属种质亲缘关系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榛属17份试材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17份试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共出现24条酶带,其在各试材中出现的频率不同,出现频率最高的是Est11、15、19,它们是榛属种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基本特征谱带.不同种间酶谱谱型存在一定差异;杂种的酶谱型与其亲本都不相同,但却能看到来自亲本一方的酶带和亲本没有的杂种酶带,因此,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可以为榛属种质的分类、亲缘关系的研究、杂种的早期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紫斑百合与栽培百合的亲缘关系,为利用紫斑百合改良栽培百合杂交育种中亲本的选配提供指导.[方法]以6份紫斑百合野生资源和92份市场流行、广泛栽培的百合品种为材料,通过两轮温度梯度PCR筛选引物后,利用SSR引物对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从100对SSR引物共筛选获得15对通用性好、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15对SSR引物在98份百合样品中共检测到93.0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6.2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9-0.84,平均为0.66,其中PIC高于0.50的引物有13对,属于高多态性引物.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8份样品聚为两大分支,分支Ⅰ包括紫斑百合、O(东方百合)杂种系和OT杂种系,表明其遗传关系较近,筛选的15对SSR引物可将这3个类群进行有效区分;分支Ⅱ包括LA杂种系、L(麝香百合)杂种系和A(亚洲百合)杂种系,不同的类群间有部分交叉,筛选的15对引物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区分.[结论]筛选出的15对SSR引物可将98份百合材料分为两大分支,并可应用于分支Ⅰ中3个类群的分子鉴定.紫斑百合与OT杂种系和O杂种系的遗传关系更近,在制定紫斑百合与栽培百合杂交组合时可先从OT杂种系和O杂种系的杂交改良展开研究,特别是聚在紫斑百合附近的优良OT百合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杂种系的百合品种进行远缘杂交培育杂种。杂种采用Anchored random prime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RP-PCR)鉴定,首次报道了利用ARP-PCR技术早期鉴定百合杂种。即利用已经在百合染色体上锚定的引物,扩增亲本和杂种的DNA,鉴定杂种。实验结果表明:ARP-PCR技术中锚定引物的长度是15 bp,退火温度54℃,只扩增出材料的主带型,可重复性高,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10.
亚洲百合与东方百合远缘杂交亲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花色丰富、带有芳香气味、抗性强的OA或AO(O为东方百合杂种系,A为亚洲百合杂种系)型优势杂种,采用常规杂交和切割柱头的方法进行杂交,结果 AO型的22个组合,仅有亚洲百合‘Pollyanna’×东方百合‘Sambuca’这一组合得到了4个膨大的蒴果和40粒有胚种子,结实率为0.27%;85个LA(LA为Longiflorum hybrids×Asiatic hybrids的杂交后代)×O型组合均未得到完全膨大的果实和有胚种子;而21个OA型组合,有7个组合得到了膨大的蒴果及有胚种子。采用切割柱头的方法也未提高结实率,说明其没能有效克服其远缘杂交的障碍。通过花粉管荧光显微观察发现,亚洲百合和东方百合花粉几乎均能在母本的柱头上萌发,并沿着花柱道伸长生长,最终达到子房进入胚珠,说明AO型或OA型远缘杂交的受精障碍主要为受精后障碍。  相似文献   

11.
王芳  丁庆忠  齐遵利  张秀文  王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42-8543,8546
[目的]对金鱼品种龙睛的形态特征进行改良。[方法]以短身型金鱼品种琉金为母本、以金鱼品种龙睛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获得了大眼型和小眼型杂交种,并对杂交种(F1)及其父母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在20个表型性状的杂种指数中,大眼型杂交种有7项指数为负值、13项为正值。在负值中,5项偏向母本,2项完全偏向母本;在正值中,10项偏向父本,3项完全偏向于父本,表现出偏父本遗传;小眼型杂交种F1表型性状的杂种指数中,16项为负值、4项为正值。在负值中,15项偏向母本,1项完全偏向母本;在正值中,4项偏向父本,说明小眼型杂交种表现出偏母本遗传。[结论]小眼型杂交后代与琉金无明显差异,大眼型杂交后代与龙睛相比具备琉金体短而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早实核桃新品种蜀玲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兰英  肖千文  蒲光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64-10964
[目的]选育适应性强、早实、丰产、优质的核桃新品种。[方法]以云新7926为母本,夏早为父本进行杂交,从杂交后代中选出早实优良单株,利用胚芽砧嫁接扩繁和区域化试验选育出早实核桃新品种蜀玲,并对其特征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蜀玲是核桃优良品种云新7926与四川地方品种夏早的杂交子代,树势中庸偏强,早期丰产性能突出,嫁接当年结实,2年生树冠投影面积产量为89g/m^2,核仁充实,味香,品质优良,出仁率为58.80%~61.86%;适应性好,耐干旱,抗炭疽病和黑斑病,杂种优势明显。[结论]该早实核桃新品种适宜在海拔1200m以下、土层50cm以上、土壤pH值6.0—7.5的山地丘陵区栽培。  相似文献   

13.
4个加工番茄新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品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明加工番茄主要品种的遗传变异,建立准确高效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方法]利用SSR引物对4个加工番茄杂交品种及其8个亲本进行PCR扩增,经4;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带型分析.[结果]从3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这些引物分布在番茄整个基因组,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2~4个数目不等的多态性片段,共28个多态性片段,平均2.8个,片段大小介于60~150 bp,成功构建出4个加工番茄杂交种及其8个亲本的指纹图谱,并鉴定出了这4个杂交种的共显性标记.[结论]这些标记不仅可用于亲本材料和杂交品种的真伪鉴别,还可为杂交种纯度的鉴定提供可靠的方法,对亲本知识权的保护及杂交种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成熟突变体番茄果实的贮藏特性及其遗传规律,为育种上对番茄突变体材料贮藏优势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亲本材料与其正反交材料的耐贮藏指数、果实硬度以及PG酶活性。[结果]亲代和子一代的贮藏特征有一定的联系,子一代的贮藏指数介于亲代之间,且母本亲本的遗传传递能力较强。[结论]可以通过杂交育种来改善番茄的贮藏性。  相似文献   

15.
缪亚梅  王学军  汪凯华  陈满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71-19972,19986
[目的]选育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高产中晚熟夏大豆品种。[方法]以通豆1号为母本、苏豆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多年系谱选择和品质、抗性筛选。[结果]通豆8号(原系号为98-066)在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6.0~2 935.1 kg/hm2,较对照南农88-31增产5.26%~8.40%;该品种生育期117 d,有效分枝3.4个,单株结荚60.8个,每荚1.7粒,百粒重19.9 g,粗蛋白含量40.90%,粗脂肪含量16.70%,抗倒性强,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结论]该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种植效益高。  相似文献   

16.
大叶醉鱼草提取液杀蝗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大叶醉鱼草(Buddleia davidii)研究开发环保农药,寻找防治害虫的新途径。[方法]将大叶醉鱼草叶制成乙醇提取液,分别对蝗虫进行胃毒和触杀试验,观测其杀虫效果。[结果]浓度为50%的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的胃毒作用最强烈,杀虫效果可达50%;浓度为75%、100%的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的触杀效果均在80%左右。[结论]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对蝗虫有一定的胃毒作用,并且不同浓度的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对蝗虫的胃毒强度不同;大叶醉鱼草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对蝗虫都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并且乙醇提取液浓度越高,作用越强烈,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
籼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绿102S(102S)的选育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育及推广优质籼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水稻。[方法]以安湘S为母本,与广亲和籼三系恢复材料L09选(轮回422/78039)杂交,然后在其分离后代中进行选择。[结果]经5年9季,于2003年冬季选出基本稳定的优质抗倒籼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在海南可繁性好,早熟,品质优良,抗倒性好。[结论]绿102S(102S)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杨祥波  刘晓丹  刘广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22-20324
[目的]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大豆亲本的遗传距离,探索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预测大豆亲本杂种优势的可能性。[方法]以选自国内外的大豆育成品种及其杂交种为材料,分别计算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及亲本的杂种优势,并对特殊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根据相关性分析,虽然相关系数较小,但是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其杂交种的中亲优势在株高、蛋白质性状上达到了0.01水平的极显著相关;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茎粗4个性状也达到了0.05水平的显著负相关。[结论]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部分性状达到了一定水平的相关,但利用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大豆亲本间的杂种优势还需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