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促进公路沿线地区地域文化的延续和历史文脉的传承,营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并独具地方特色的公路景观。本文探讨了有关公路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应用的理论及方法,简述了当前地域文化应用于公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总结了地域文化在公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和应用方法,分析了如何在公路景观的不同构成元素上表现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人文景观的概念,指出公路人文景观构建应把握好保护优先、安全性、整体性、因地制宜、经济合理以及自然生态原则,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四川雅泸高速公路探讨公路人文景观塑造手法。分析了雅泸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以及丰富的人文历史,从合理划分景观空间、恰当定位人文景观、提炼与升华地域文化、确定人文景观的表现载体,以及利用艺术小品提升重要节点的文化价值、重视地方材料的运用等方面,具体探讨了四川雅泸高速公路人文景观的塑造,以期通过对该案例的介绍,为其他公路景观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最终实现人文历史景观与公路景观体系的良好融合。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城市入城口景观设计工程项目的分析,透射出尊重传统文化,延续地方的历史脉络,展示区域特色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现代有特色的有新意的城市景观层出不穷,可是具有文化底蕴的并不多,设计创新与地域文化并不冲突,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手法进行表现,对于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城市来说,如果能够把文化与地域特色这一面用现代的方式展现出来就是成功。  相似文献   

4.
汤振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90-7893
公路景观设计是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公路景观概念和空间特征的阐述,以美国I-15公路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与沿线景观协调的公路景观设计方法,说明公路景观设计应与沿线景观格局、景观特征、地域文化等方面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5.
马建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16-18017,18101
指出面对中国城市出现的危机,景观设计必须注重景观的人文表达,将具有本土化特点的自然景观与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人文景观相结合。以人文精神为切入点,通过对常熟市宝岩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的实例分析,从景观设计中人文化的表达思路和表达方式2方面阐述了景观设计的人文环境营造,强调景观人文化的表达思路在于主题明确、贯穿始终,特点突出、相互衔接,本土人文、自然生长,活动丰富、情景互动;而表达方式上则应尊重自然、融合环境,传承历史、聆听故事,引入活动、体验生活。以期使景观成为完美理念和自然景象的化合物,成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尺度是现代景观设计中考虑最多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提高,景观设计中融入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也逐渐成为了重要内容。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既要在设计中体现当代的社会风貌、生活方式,还要继承与应用传统园林中的优秀理念和设计。本文对传统园林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关注显著增强,城市需要从地域文化中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塑造城市特色、促进旅游及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域文化景观的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城区景观为例,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首先要挖掘和理解地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使地域文化根植于景观中,达到保护和发展地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雷捷 《吉林农业》2011,(11):185-185
文化公园是以城市文化特色为指导,城市文化公园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户外活动的空间,更能够塑造体现城市自身文化特色的文化环境。城市文化公园的景观设计体现以人文历史特色为主导,生态效益和景观设计的各种元素组合。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不仅是城市的交通设施,也是展示城市自然风貌和人文风貌的载体。对于有意突出城市文化特征的道路景观设计,除了用雕塑、石刻等园林小品表达之外,更重要的应通过塑造地形、配置植物等方式,利用空间的营造展现文化氛围,体现道路空间对于城市文化的解读,在连续统一的道路空间中展现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空间。阏伯路作为商丘市外环主干道肩负着对外展示城市风貌的作用,文章通过阏伯路具体的景观设计,探讨了突出城市文化特征的道路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各国道路景观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以及评价方法,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原则包括功能性原则、自然优先原则、可持续原则、地域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处理好公路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以及公路线形自身的协调问题,在高等级公路设计中显得更为重要;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单元涉及公路的各部分具体实物的设计,包括了众多的构造物。公路景观环境分析评价指标主要考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公路与沿线景观协调性和边坡景观绿化状况对公路景观从美学价值上进行评价十分重要。高速公路生态系统评价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可变因素多,不仅要考虑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还应包括人类活动、生态系统和环境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等社会因素;综合运用各种生态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等生态防护技术将公路建设的破坏性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公路视觉影响评价的特点分析了公路视觉影响评价的主客体,其中主体是指"人"这一观察者,客体是指景观视觉资源、景观视觉特征和景观视觉质量。基于这两者笔者提出高速公路视觉影像评价的内容、评估模型,并进一步介绍了公路视觉相融性评价和预测视觉质量变化的方法,最后从避免、减少、修复、补偿4个角度提出公路视觉影响的缓和措施,旨在将公路建设中对景观视觉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南疆地区沙漠公路的建成通车,对南疆地区经济的发展、货物的运输、交通条件的改善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讨论了沙漠公路的生态价值,分析了其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5-2006年福建省公路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与道路交通事故4项指数(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3输入、单输出、16个中间单元层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分别对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的4项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1-3月份交通事故4项指数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为2.9513%、3.5714%、3.5469%和2.9485%.因此,该3层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使用简便、方法实用、预测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川西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公路的建设对川西地区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研究旅游公路是至关重要的。文章明确了川西旅游公路建设必须重视生态环境脆弱、景观变化过程不可逆、旅游公路对环境敏感区影响等几个问题后,提出了规划设计原则。以川九路为例进一步探讨川西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选线、线形景观设计、“形”与“势”在旅游公路点线设计中的运用、沿线景观利用及公路设施景观化及生态系统恢复景观序列化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结合平原地区特点,通过场地认知,对灵海公路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提出平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构思和具体设计布局。  相似文献   

17.
干线公路绿化设计理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12国道镇江段绿化景观设计为例,阐述干线公路绿化设计的新理念,即在干线公路绿化设计中改变过去纯粹的道路绿化种植方法,采用景观再生和景观利用等创新性手法,从满足驾乘人员的视觉需求出发,把公路沿线的景观和人文资源融入道路景观设计中,使道路、绿化和景观形成自然有序的节奏变化和主题转换,构成一幅流动的画卷,跳动的音符。  相似文献   

18.
吴艳  韩建宁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8):96-97,114
公路景观评价涉及建筑物、水文、地理、生态、历史遗迹、服务区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空间信息,运用GIS技术建立公路景观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并介绍了公路景观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GIS技术在公路景观评价中的应用,促进了公路景观评价智能化、规范化和实用化,为公路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毕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35-21138
概述了公路绿化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以桂阳公路景观规划为例,探析了公路规划设计的思路,将该案例的设计思路归纳为:重点构造7个有特色的节点空间,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突出表现由季相变化而产生的不同景观效果。提出了公路绿化突出景观特色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即整体采取大尺度的形式,重点打造局部核心空间;运用植物色彩及形态构筑景观良好、生态效益显著的多层次景观空间;通过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特色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