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魏之福 《北方牧业(奶牛)》2007,(2):45-47
提高繁殖率始终是高产奶牛场面临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奶牛养殖生产效益的基础。当前,随着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牛群单产水平呈大幅提高的趋势,但母牛的繁殖力也随着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3.
4.
本研究对Dordt学院奶牛群采用ELISA检测奶中孕酮水平对提高奶牛产后繁殖性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试验设计是哺乳期产奶量高于8390kg的奶牛为高产奶量组(40头),产奶量低于8390kg的为低产奶量组(42头)。在高产组中21头和低产组中19头奶牛不接受ELISA检测(为未处理的对照组),两组中其余的牛从产后27天开始,每7天进行一次ELISA检测(为处理组),检测结果是奶中孕酮含量二次高水平和一次低水平,表明奶牛发情周期正常。连续三天检测,如奶中孕酮水平均低(<5ng/ml)的牛被认为具有卵泡囊肿,给予2ml GnRH(Cystorelin,50ug/ml)进行处理;连续三次检测奶中孕酮水平均高(>5ug/ml)的牛被认为具有持久黄体(CL),给予5ml PGF2。(Lutalyse,5mg/ml)无论是高产奶量组还是低产奶量组至产后210天,处理组的奶牛比对照组奶牛均有较高的受孕率(P<0.08)(分别为63.2比31.8%和56.5比42.1%),处理组动物的空怀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减少41.6天(P<0.05),假如每头牛的空怀天数每减少1天,可节省3美元,处理组每头奶牛可净节省70.42美元。 相似文献
5.
刘伟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8,29(11):10-11
1能量与奶牛繁殖性能的关系
随着奶牛侧养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奶牛场的各项技术指标都有更高的要求。繁育工作是奶业生产的关键环节,维持较高的产牲率是泌乳遍的可靠保证,不产犊就不可能产奶,能量在围产期是影响奶牛繁殖的首要因素,能量过高或偏低都会造成奶牛繁殖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7.
高产奶牛繁殖性能的能量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8,29(21)
1 能量与奶牛繁殖性能的关系
随着奶牛饲养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奶牛场的各项技术指标都有更高的要求.繁育工作是奶业生产的关键环节,维持较高的产犊率是泌乳量的可靠保证,不产犊就不可能产奶.能量在同产期是影响奶牛繁殖的首要因素,能量过高或偏低都会造成奶牛繁殖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9.
10.
奶牛繁殖性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在奶牛生产中,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牛业的经营效益。共和县近几年大量引进奶牛,但由于地区差异性,奶牛的繁殖性能受气候、饲料、饲养方式和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在当前大力推广综合饲养奶牛,提高奶牛繁殖性能的情况下,研究并掌握其繁殖性能对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的新要求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中国奶牛协会奶牛繁殖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对西宁奶牛场932头黑白花奶牛1991一1992年度繁殖性能及饲养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场奶牛的情期受胎率为63.63%,一次配种受胎率平均为51.34%,总受胎率90.89%,胎间距400天,配种指数1.73,怀孕期278天,繁殖率88.77%,淘汰率23.90%。 相似文献
13.
高产奶牛繁殖性能下降与能量负平衡(NEB)有关,饲料适当补充保护性脂肪可以缓解奶牛在泌乳盛期的能量负平衡,改善体况,提高发情率,促进排卵,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14.
1988年,我场奶牛全群定编存栏400头,平均日饲养头数410头左右,其中成母牛200头。我场的牛群原系1956年合作化时期混杂牛群后裔,经过30多年的引进、改良和选种选配,不断改善奶牛的生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在防疫灭病上狠下功夫,特别是经过1985年的强化选择,采取半散放式饲养,1986年平均头年产达4890公斤,1987年达6449.9公斤。1988年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经过改革管理制度,层层落实承包责任制,科 相似文献
15.
16.
伊力地区饲养黑白花奶牛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本品种选育和冻精人工授精的应用,尤其一九八三年以来,生产体制的改革,奶牛业逐年发展,黑白花奶牛在数量、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随着生产的逐年发展,产奶量也在提高。但在黑白花奶牛的繁殖方面出现了情期受胎率低,长期不孕,难产以及产科疾病等问题。繁殖问题是育种上的难关,它是经济效益的关键,针对以上情况,对地区奶牛场的黑白 相似文献
17.
高产奶牛在产后的泌乳高峰期由于受到各种应激,牛群繁殖率降低,产犊间隔延长,增加了奶牛的饲养管理及配种费用,笔者现根据实践经验,对高产奶牛繁殖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产奶牛繁殖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镇高产奶牛繁殖问题的调查发现,近几年随着高产优质冻精的普及,牛群单产水平呈大幅度提高,但母牛的繁殖能力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高产奶牛,在产后表现出发情症状不明显、不发情,受胎率低及胚胎死亡等,从而导致繁殖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