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把地埂作为一种土地资源。论述了川中丘陵区的地埂利用,应促进以饲用植物为核心的经济开发,并服务于“水土保持型农田防护植被网”的建立。文章还论述了桑树在地埂利用中的地位及植被结构优化原则,植物种类选择和影响结构设计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坡改梯后 ,地埂占地 7%。若地埂资源不充分利用 ,势必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地埂利用 ,不仅增加植被 ,稳定梯田 ,且可增加农业收入。种苕条可增收 3 0 0 0元 hm2 ,栽黄花菜可增收 60 0 0元 hm2 。事实证明 ,开发利用梯田地埂资源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对缓解人地矛盾 ,提高土地利用率 ,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地埂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目前陕西省在地埂利用方面,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全省除少数县、乡(镇)和一些群众的田块上,地埂利用较好外,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农田地埂都尚未开发利用。为了缓解人地、林粮、果粮矛盾,合理、充分利用地埂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以较多的实例,论述了合理利用地埂对促进本区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效益的发挥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合理利用外资 开发“地埂银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修筑梯田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工程.但是在梯田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非生产用地——埂坎.埂坎占地面积约占梯田面积的12%~18%.这些在农业生产中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埂坎是一项巨大的土地资源.水保世行项目甘肃省马莲河流域水土保持分项目,自实施以来,抓住利用外资这一机遇,加大项目区内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投资的力度,在大面积修筑梯田的同时,十分注重梯条田地埂的开发利用,通过广泛的宣传和精心组织,动员项目区内的农民在新修的梯田地埂和原有梯田地埂上大力种植经济植物带,如黄花、花椒、杏树、枣树、红柳、牧草等经济植物.这一措施不仅加固了地埂,保护了梯田,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使农民从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为开辟致富途径,建设商品生产基地,发展区域经济拓宽了道路.项目区群众高兴地把地埂上种植的经济植物带称为“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5.
埂坎是梯田的主要组成部分 ,约占梯田面积的 12 %~ 18% ,是未被充分利用但蕴藏着巨大生产潜力的土地资源。通过对地埂经济植物水肥状况分析表明 ,梯田埂坎与田面水分存在显著差异性 ,但肥力的差异性不显著 ,因而土壤水分是陇东地区地埂经济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在 475~ 70 0mm降水条件下 ,适合陇东地区生长的地埂经济植物有 :黄花、杏、枣、花椒、甘蒙柽柳、紫花苜蓿等。该研究将为陇东地区梯田埂坎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埂植物带及梯田埂植物带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标本兼治的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科学合理地选择优良的埂带植物是提高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措施。选用短梗刺五加、长梗刺五加、蓝靛果和芦笋等4种固埂经济植物,测定其在固埂防冲,减少地埂及梯田埂上水土流失及其经济效益。其中短梗刺五加水土保持效益最为突出,可在东北黑土区的地埂植物带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蓝靛果适应性较强,是一种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同时兼备很高的经济效益,可以在黑土区作为埂带植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并将其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地埂生物化有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群众收入等多重效益,是促进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的重要模式,根据土壤条件,地埂生物化的模式可分为坡田式和梯田式两种,其生物配置主要按照地埂形式及植物生态学特性来确定,作为一项生物工程,要确保地埂生物化见到实效,产生良好的效益,还需从组织、技术、投入、政策及管护方面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8.
晋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了解晋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分特性,利用土壤水分渗透仪测定饱和导水率(Ks),室内测定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了饱和导水率与各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指标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饱和导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土壤饱和导水率表现为:林地>地埂>农地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容重、非毛管孔隙度、>0.25mm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理化特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晋西地区应合理配置林地、地埂、农地,减少荒地,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特性,改良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护埂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地埂,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保护好地埂,有利于农田的保水保土保肥,开发地埂资源,发展地埂经济。紫花苜蓿不仅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繁殖力强,是保护地埂的先锋草种,而且营养价值较高,适口性好,是牲畜最喜食的牧草。据测定:地埂上生长的紫花苜蓿主根深度可达2~6m,侧、须根主要分布在0~30cm±层中;盘根错节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比对照埂减少土壤侵蚀95.86%;地上部生物量为9.73t/hm2,地下部为3.84t/hm2,年产干草量为16.57t/hm2,产值可达3314.80元/hm2。足见紫花苜蓿具有较强的护埂作用,同时又是良好的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0.
金沙江干热河谷坡改梯及生物地埂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试验区不同土壤类型、修建年限及生物地埂类型的梯田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梯田和地埂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抗冲、抗蚀性指标,研究了坡改梯和生物地埂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坡耕地相比,新修梯田土壤物理性质和抗冲性及抗蚀性无显著变化,甚至有所退化,可能与土壤结构破坏、原表土搬离和坡改梯初期土壤侵蚀加剧等有关,随修建时间延长,老梯田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分别显著减小和增大,粒径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和有机质含量较坡耕地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2)新修红壤和黄红壤梯田生物地埂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抗蚀性与裸土地埂基本无显著差异,而红壤老梯田生物埂土壤紧实度和粒径2mm水稳性大团聚体显著增加,抗冲性和抗蚀性整体上较裸土地埂显著改善,说明生物地埂的长期利用可以有效增强土壤抗冲和抗蚀能力,加强地埂稳定性,有利于梯田水土保持效应的持续性;(3)地埂长期生物利用的老梯田水土保持功能最强。  相似文献   

11.
水平梯田减蚀作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由于坡地修梯田改变了原有小地形,使土地具有更强的减蚀能力。径流小区试验表明,与坡耕地相比,水平梯田的减蚀效益达到92%~100%。  相似文献   

12.
庄浪县梯田化建设对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对比、相关分析和效益分析,研究了坡耕地与梯田在保土、保水、保肥的差异,并对庄浪县梯田化建设对当地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计算,得出,梯田能促进水肥互相协调效应,供作物生长发育利用,增加粮食产出,达到高效用水、稳产高产的目的。结果表明随着庄浪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土地利用率的增加,当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取得显著提高,为庄浪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为实现全县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凌源市推广“金字塔”模式开发治理成效显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水土保持》1996,(2):38-41
凌源市推广“金字塔”模式开发治理成效显著刘海潮,张凤山,祁放(辽宁省凌源市水利局,122500)凌源市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总结、提高,形成了一林戴帽,二林围顶,果牧拦腰,两回穿靴,一龙坐底的产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JI988年经...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By comparing field measurements from 1989, 1997, and 1998,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armland (sloping farmland, sloping farmland with contour cultivation, terraced farmland) and orchard (terraced orchard, unterraced orchard),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ere significant for runoff ( P <0.01), erosion ( P <0.05) and nutrient loss ( P <0.05). Taking into account economic costs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reasonable and sustainable land use on slopes of 25°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should be unterraced orchard.  相似文献   

15.
探究施肥对旱作区新修梯田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对中低产田地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9年设置在定西市安定区新修梯田的定位试验,分析不施肥(CK)、施氮磷钾肥(NPK)、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NPKM)、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再增施土壤调理剂(NPKMF)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评价施肥对新修梯田土壤的培肥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降低了新修梯田挖方部位和填方部位的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挖方部部位和填方部位马铃薯产量分别提高21.79%~66.13%和24.91%~32.28%。与施氮磷钾肥相比,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再增施土壤调理剂降低了挖方部位和填方部位的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且对挖方部位的改善效果更显著;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挖方部部位和填方部位碱解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9.98%和10.00%,马铃薯产量分别提高了36.40%和5.90%。综上可知,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再增施土壤调理剂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增加马铃薯产量,是旱作区新修梯田地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 罗玉沟流域地处天水市秦城区北部,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懿区第三副区,是渭河支流——藉河的一条支沟。流域总面积75.3km~2,海拔高程1190~1895m。流域内地貌形态以黄土梁状丘陵为主,地面较平缓,大于25°的坡面仅占23.6%,年土壤侵蚀模数达7500t/km~2。罗玉沟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流域平均年降雨量537mm,年蒸发量1293.3mm;流域内冬春干旱,夏秋多暴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广丰县生物措施治理坡耕地及有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指出生物坡改梯、果农间种以及梯地果园的土壤改良与抗旱保墒等措施,具有投入少、产出高、效益显著、群众易接受、治理速度快等特点,为生物措施在坡耕地治理中大面积应用作出了示范,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丘一区水平梯田田坎侧坡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梯田是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的坡面治理工程,也是主要的基本农田。水平梯田的田坎侧坡是水平梯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水平梯田的稳定,而且影响田坎占地的多少。采用现场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搜集典型流域田坎高与田坎侧坡资料,通过稳定统计分析,得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水平梯田(单式埂)田坎侧坡与田坎高的稳定性关系回归于二次多项式函数或指数函数,回归方程为二次多项式函数或指数函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韩城市花椒护埂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韩城市山塬地区的群众,在地埂上栽花椒,以椒促农,农椒互补,粮椒双丰收,使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为我省在地埂利用方面树立了一面先进旗帜。为了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我们组织地、市有关部门的同志深入实地作了大量现场考察,并和有关领导、行家进行了座谈,查阅了资料。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该市的花椒护埂,方向正确,经验丰富,规模宏大,集中连片,效益突出,在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方面有很大突破,值得大力推广。最近,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鉴定,韩城花椒护埂获得“全国领先水平”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0.
喀斯特峰丛坡地灌木林地与梯田旱地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为明确喀斯特峰丛坡地土壤的入渗特性,该文测定了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不同土层的入渗过程,同时分析了影响入渗的因素,并用不同入渗模型对其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梯田旱地的入渗性能低于灌木林地,其平均入渗系数约是灌木林地的78.6%,尤其在土层30~60 cm的平均初渗率、稳渗率仅为灌木林地的4.3%和4.4%,存在明显的入渗隔层,其原因是梯田旱地本身的土壤黏粒含量充足,加上人为翻耕促使较细颗粒向下移动后堆积。(2)灌木林地土壤中的砂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孔隙度较大,不同土层间的性质差异较小,而梯田旱地0~30 cm与30~60 cm土层的土壤性质差异明显,表现为下层土壤容重大、土壤孔隙度小。两者入渗性能均与土壤容重、孔隙度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3)Horton模型对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的拟合效果较好(R20.9),且对梯田旱地表层和深层的拟合度比对灌木林地的拟合度更好。Kostiakov模型和Philip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差。该文为喀斯特土壤水分管理及土壤入渗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