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祝安  袁航 《茶叶》2014,40(3):160-163
概述了‘景宁惠明茶’文化产业开发的资源优势,分析了‘惠明茶’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强化茶文化产业的整体包装和前瞻性策划,增强政府扶持及政策引导,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等几方面有助于促进‘景宁惠明茶’文化产业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浙江省深化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工作、实施农业“双强”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大背景下,茶产业数字化改革迎来了发展机遇。文章系统阐述了景宁“600”惠明茶数字化茶园的内涵、管理体系的构建,分析了存在问题和难点,并提出景宁“600”惠明茶数字化茶园管理体系的建设成效及展望。  相似文献   

3.
包佐淼  叶昌松 《茶叶》2011,37(2):111-112
产于浙南山区的惠明茶,因其品质特优,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名扬四海。本文阐述了景宁惠明茶的历史渊源与茶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景宁县茶产业发展概况及惠明茶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景宁县惠明茶品控管理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从制定惠明茶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生态低碳茶园及景宁“600”白叶茶高效产业区、建立惠明茶质量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惠明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景宁花香型惠明茶生产的自然条件及产业发展前景;着重阐述了景宁花香型惠明茶研制加工过程中的加温摊青、适温杀青、提香干燥等各个环节的生产工艺参数,并对加工研制工艺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6.
一、千年惠明,百年名茶 畲乡珍宝——金奖惠明茶(又称惠明茶),茶因僧而得名,始于唐,闻于宋,传于清,扬于民(国),盛于今,她以"香高味浓,耐泡回甘,富含兰花香、水果味"而区别于其他名茶。因其品质优异绝伦,早在明成化十八年(1482)惠明茶就成为朝庭贡品;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和一等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7.
金奖惠明茶的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金奖惠明茶历史 金奖惠明茶产于全国惟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据<景宁县志>记载,唐大中年间(847~859),畲族先民雷太祖带着四个儿子从广州流浪到浙江,在途中遇到一个叫惠明的和尚.唐咸通二年,惠明和尚建寺山中,让雷太祖在寺周围辟地种茶,惠明茶从此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如今在惠明寺山外尚存一株惠明和尚亲手种植的白茶,树龄逾千年,叶子乳白带淡黄,冲泡后呈白色,人称"仙茶",每年只能产干茶2两,为稀罕茶树之一.寺因僧名,茶亦因僧名.明成化十八年(1482)惠明茶列为贡品.  相似文献   

8.
叶昌松 《茶叶》2013,39(2):67-69
惠明茶产业是景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传统的惠明茶为卷曲形细嫩绿茶。随着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变化,在绿茶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红茶、乌龙茶、香茶等品种。通过对景宁惠明茶产品的研究,分析优势,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惠明茶原料的杀青叶与炒二青叶的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冷藏试验,提出了惠明茶半成品延时加工技术。即用二青叶零下5度可长期保存,品质基本不变。对于研学等体验模型,杀青叶零下5度保存可合适。  相似文献   

10.
曾建明 《中国茶叶》2005,27(6):33-33
茶树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近10多年来我国名优茶生产的快速发展和茶叶产品国内国际竞争的加剧,无性系茶树良种在茶叶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广大茶叶生产者也对茶树良种化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全国掀起了一场茶树良种化工作的热潮.为了促使茶树良种化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金美霞  陈晓阳  吴政孺  林杰 《茶叶》2021,47(1):21-25
‘木禾种’与‘鸠坑种’、‘龙井种’并称为浙江三大有性系茶树品种,然而对‘木禾种’成品茶特征尚未见研究报道。本文通过感官审评、理化指标检测和卷积神经网络识别三种方法对7个‘木禾种’原料加工的成品茶进行分析,旨在获取‘木禾种’在茶类适制性、成品茶辨别度上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结果表明‘木禾种’在黑茶陈香纯正,红茶显甜香,各茶类均具有一定的适制性;‘木禾种’成品茶水浸出物含量整体偏低;与丽水香茶、寿眉白茶、贡眉白茶、武夷岩茶、熟普、茉莉花茶、金骏眉7种成品茶比对结果,‘木禾种’的7个成品茶的识别率平均达到了99.24%,具有非常高的外形辨识度。本文还分析了‘木禾种’茶树在各类茶的适制性,其成品茶具有非常高的品种辨识度,可为‘木禾种’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东方  揭国良  陈飞  何普明 《茶叶》2006,32(4):202-205
采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溶剂,分步萃取普洱茶及红茶水提物。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比较两类茶水提物及萃取组分在水相和油相中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普洱茶在水相中的抗氧化能力无论在总体或单个组分上均略低于红茶;两类茶水提物对某些油脂具有较好抗氧化性;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两类茶在水相中的抗氧化性起主导作用,且红茶略高于普洱茶,在油相中均无表现明显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3.
张耀武  张静姝 《茶叶》2016,(3):180-183
名人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文脉根基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名人文化符号是城市形象品牌构建的重要组成。湖北天门是茶圣陆羽故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茶文化历史人物,茶圣陆羽毫无疑义是天门的核心文化符号。但天门茶产业基础薄弱,茶文化氛围也不太浓郁,如何将茶圣故里打造成为茶文化名城,是当地政府和茶界人士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名人文化符号的视角出发,认真审视茶圣对于天门的文化符号意义,探索构建茶圣文化符号的路径,并提出文化与旅游融合打造茶文化名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白牡丹与白毫银针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郭雯飞  孟小环  罗永此  林健 《茶叶》2007,33(2):78-81
白茶是中国特有的茶叶品种,文中对白茶的两个主要品种:白牡丹和白毫银针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1种香气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己醛、(E)-2-己烯醛、苯甲醛、1-戊烯-3-醇、(Z)-3-己烯醇、香叶醇、苯乙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这两种白茶的香气组成总体上具有相似性,但两者的香气组成也略有差异。白茶在存放过程中,精油含量呈降低趋势,但香气组成上仍具有明显的白茶特征。  相似文献   

15.
许咏梅 《茶叶》2013,39(3):159-163
本文对中国地区间茶农户的收入水平差异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比较,j,f此承础上分析影响各区域茶农户收入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以及茶农户收入水平对茶产业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地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茶多酚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胥佰涛  徐平  沈生荣 《茶叶》2007,33(3):143-146
茶多酚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它的提取是茶叶深加工的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有关茶多酚提取方法:溶剂浸提法、金属离子沉淀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超声波浸提法、微波浸提法等,简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汤记高山茶和平地茶品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勇  杨贤强  洪高洁 《茶叶》2004,30(2):91-92,97
测定比较了汤记高山茶与平地茶的滋味成分的含量,采用SDE法提取了高山茶与平地茶的香气,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二者香气在组成和含量上的差别。结果表明,高山茶与平地茶的滋味成分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相差不大,但高山茶氨基酸含量较高,酚氨比较小;高山茶的香精油总量比平地茶的高34.5%,但高山茶和平地茶之间香气组分差异小,而在香气组分的相对含量上差异较大,高山茶中庚醛及雪松醇的峰度较大,这可能是形成高山茶香气馥郁的主要原因,其含量的高低可作为高山茶品质鉴定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郭雅敏 《茶叶》2013,39(2):107-108,122
本文从茶菜、茶点心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结合目前餐饮、茶楼的经营现状与茶菜、茶点心的保健作用,融合地方特色与文化元素,倡导茶宴、茶菜、茶点心在旅游文化中的应用。引领消费新潮流,使之成为一道新的旅游文化风情线。  相似文献   

19.
朱珠珍  姚晓燕 《茶叶》2010,36(3):188-190
安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茶叶资源,但随着机械制茶的普及,很多传统的制茶工艺越来越少,如何保护和继承传统制茶工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