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文化创意提升发展松阳茶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火香  张林福 《茶叶》2014,(2):94-96
茶产业已经发展到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茶文化作为茶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提升发展茶产业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现。本文论述了文化创意的概念,以及当前茶产业的需求变化,分析了茶文化在松阳产业运用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与茶产业融合相关策略,实现松阳茶产业的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兼具文化、物质、经济等多重属性,可以将其创意形态分为产品创意、服务创意、内容创意、产业及模式创意四大类型。开展茶文化创意是文创经济浪潮下发挥茶产业内在文化优势、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实现传统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路径。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茶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以及市场需求的积极反馈,为茶文化创意实践的展开提供了动力支撑,可采取将现代科技运用到茶文化创意活动中;以价值和需求为导向,多元跨界融合重构;举办各类茶文化创意赛事活动,培养茶文化创意人才;做好茶文化创意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推进茶文化创意实践。  相似文献   

3.
王丽芳 《福建茶叶》2016,(4):293-294
创意属于一种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意识进一步延伸并提高资源的本身价值,它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起着催化的作用,而创意产业的产生是由于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的地位在人们生活活动中的不断提升所致。促进茶文化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创造茶文化的商标、茶产业的增长形式及综合收益等。本文主要对如何促进茶文化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旅游是当前茶产业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成果,既符合人们对于高品质文化休闲游的需求,又可以促进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本文分析了茶产业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指出两者融合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两者合力开发的创新模式,并从政府、社会和企业个体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机制,以期促进茶文化相关产业的良心循环发展,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再度振兴。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是我国重点产茶区域之一,在经济水平、区位条件、政策鼓励等方面享有较大的茶业发展优势,却囿于茶园面积小、劳动力成本高的束缚,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等难以进一步提升综合效益。基于此,为探索现代茶业发展路径,文章积极地提出了将创意农业理论与茶叶产业结合起来,以江苏茶博园、江苏宜兴阳羡茶文化博览园、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等为案例,总结了目前江苏休闲茶业有景观创意、产品创意、产业创意、活动创意等四种创意发展模式,分析了江苏休闲茶业创意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茶业产业,运用创意对传统茶叶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的路径,以及培养创意人才、提高科技含量与文化内涵、强化品牌塑造与宣传推广、加强政策支持与资本助推等推动休闲茶业创意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大力推动传统茶产业多元化开发,促进江苏休闲茶业创意发展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博 《福建茶叶》2016,(7):283-284
文化产业要进行创意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我国的传统茶文化产业也要进行创意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才能在转变思路的前提下,创新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使创意产业与传统茶文化产业相融合,从而实现对茶文化的重塑。在打造茶文化创意品牌、构建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条件下,提升茶文化产业的综合效益,加速茶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陕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生产的茶叶也曾经名噪一时。但是由于加工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等因素,极大限制了陕西省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是对茶产业遗产资源进行保护性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将陕西省茶产业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胡牮 《福建茶叶》2016,(2):81-82
创意产业园是实现行业聚合发展、促进资源整合应用的有效策略,也是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同样秉承着促进茶产业发展、推动茶文化传播的重任,因而在景观设计方面也有一些特殊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创意产业园的基本概念与主要优势,而后分析了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基于这些优势,在设计理念上呈现的四大特点,最后围绕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景观设计对于茶产业的发展及茶文化的弘扬之间的重要意义,分别从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两个层面对其设计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琳 《福建茶叶》2024,(2):56-58
随着大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旅游功能与旅游业态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茶文化拥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将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结合到一起,能够弥补传统乡村旅游中文化内涵匮乏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两者协同发展。基于此,文章对“乡村旅游+茶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体验式构建要点及融合发展路径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为推动茶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从关键资源要素、表现形式、支撑条件、外部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创意农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经营者、村镇居民、地方政府等主体对创意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进一步探讨了创意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发展理念的创新与应用、多元化创意的植入与融合、专业化主体的引入与参与、特色化资源配置与利用。基于此,提出中国创意农业发展的5种方向:农业景观的创意展示、农副产品的创意生产、农业文化的创意体验、乡村生活的创意参与、关联产业的创意融合。  相似文献   

11.
湖南茶业发展曾一度滑坡,近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湖南茶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文章分析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湖南茶业发展具有区位好、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茶叶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等有利条件以及茶文化开发氛围浓厚、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机遇;同时指出目前湖南茶叶发展存在产业化水平低、缺少优势品牌、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湘茶产业化经营、加大投入、推进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品牌与茶文化宣传等提高湖南茶业综合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扬优势 补短板 促进茶产业提升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森 《茶叶》2016,(3):165-169
茶叶作为磬安特色产业之一,得到了磐安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茶叶的规模、品种以及品牌力度,磐安县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增加销售渠道,并且提高茶叶的品质,从而取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农民收入,带动了磬安县的经济发展。但是,磬安茶产业也存在茶文化发展不足的问题;面对挑战,磐安茶叶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为发展理念,以"生态高效、特色精品"为目标,并且对茶产业的发展提出健康,持续,高效规划方案,走出一条茶产业、茶生态、茶经济、茶旅游和茶文化融合发展的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在我国政策利好、信息技术发展空前、产业跨界高度融合的大环境下催生了智慧农业。茶产业作为我国山区农业支柱产业和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宏观研判处于黄金发展战略机遇期,以茶叶数字化品控、智慧茶园、AI技术精细茶叶加工、RFID防伪溯源、智慧茶馆等为代表的智慧茶业业态初现。鉴于此,笔者深度思考智慧茶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基于产业端的思考——茶产业树、基于消费端思考——茶馆APP和基于茶资源应用端——全价利用与跨界开发的发展路径,形成“智慧树”概念。  相似文献   

14.
龚永新  蔡烈伟 《茶叶》2009,35(2):102-105
宜昌由产茶大市向茶叶经济强市跨越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东承西接,繁荣三峡茶叶经济的需要。宜昌实施由产茶大市向茶叶经济强市的跨越已经在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茶园基地建设与改造、龙头企业培育、茶叶市场构建和繁荣茶文化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加快实现由产茶大市向茶叶经济强市跨越,应以加强基地建设为前提,发展壮大企业是关键,完善市场体系是保障。  相似文献   

15.
湖北兴山县地处三峡大坝库区,这里是昭君故乡,也是古老茶区,自古以来昭君文化与茶文化就有交集,今天更是呈现出融合的发展趋势。昭君文化与茶文化同属于地方优势文化资源,对于兴山茶产业的发展理应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作者通过两类文化契合于"敬"、"爱"、"和"、"美"的分析,从文化整合的角度,提出两类文化协同运用于兴山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闽台两地茶叶生产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和特点、茶类结构以及茶产业的互动发展等方面,介绍了闽台两地的茶业发展过程,显示了两地在文化、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情况。阐述了海峡两岸茶人同宗同祖的深厚渊源与共生共荣、同创辉煌的茶人情怀,携手展望茶产业的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17.
张伟  汤培彪  杨忠兴  王华 《茶叶》2011,37(2):72-75
本文首先介绍古茶树的定义,随后根据对凤庆县的古茶树资源调查,叙述了在凤庆县境内分布的古茶树资源分布现状.结合凤庆县近年来茶叶产业发展的状况,本文从古茶树的种质资源、优质茶叶原料、天然价值、稀有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分析了古茶树资源对凤庆县茶叶产业地位和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沅陵县茶叶生产基地规模、茶叶产量产值、茶叶龙头企业规模、茶叶生产技术力量及品牌效应五个方面介绍了沅陵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沅陵县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和管理、改造加工条件与提升茶业机械化水平、实施茶叶产业化经营、全力打造"碣滩"品牌、发展茶叶深加工、茶文化旅游、拓宽市场、提升科技等方面提出了沅陵县茶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杭州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2005年,8家“国字号”茶业机构授予杭州“中国茶都”称号。自授牌15年来,杭州茶产业和茶文化产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开展,产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最好时期。文章分析“杭为茶都”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展望,以期进一步巩固杭州“中国茶都”的地位,为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增添一缕茶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