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爱请  王月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801-802,814
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是土地整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针对九台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因素,并对整理潜力进行了分级,根据各个潜力类型区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整理模式,对开展全国性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现阶段土地集约利用的客观要求。基于文献,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成果进行了概述;基于区位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整理模式、整理优化布局进行了系统概述,以期为我国农村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行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都具有整村推进、集中拆迁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一刀切"思维,在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不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条件。宜在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用零拆整建模式代替整村推进模式,降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阻力。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东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15-18217,18255
阐述了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简单归纳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特点,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现状及现存几种主要的整理模式,从5个方面探讨总结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山西省介休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进行分析,阐述了潜力测算的方法,并用多种方法测算介休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评价与分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浅析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意义入手,分析在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整理对策,以期为提高农村经济、美化农村环境、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陆良县中枢镇实际,对农村居民占用地整理及权属调整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李海峰 《吉林农业》2011,(11):44-44
针对农村居民点存在的诸多问题,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合理化合并,由零散向系统完整的体系调整。适当集中,设立辖区,进行集中区划管理。充分利用居民点内部建设用地,严禁用户超占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科学、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曾向阳  陈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02-9004
探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衡量标准及评价方法,并采用模糊聚类法进行了湖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分区,并针对不同的潜力类型区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科  郑循刚  龚碧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22-8724
选取成都市1997-2007年的农村居民点面积数据,对其面积动态变化做了定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8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经济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成都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有所上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农村人口的减少,其次包括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等。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全面展开,四川民族地区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畜牧业是四川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如何从理论上弄清楚主导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力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畜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牧业每增加1%,则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1.0446%、2.0452%、1.8279%。根据畜牧产业的经济学定性分析,提出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导产业"带动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存在的本质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理想模式,并以此模式为依据,评价目前存在的各种具体解决途径,分析其对理想模式的偏离,并提出纠正偏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农村住宅外墙为例.指出了其建设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农村建筑与城市建筑不同的节能特点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森林面积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面积变化驱动力分析对森林资源的恢复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长沙市区森林面积变化为切入点,利用GIS技术,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探讨2000年以来长沙地区森林动态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内在动因,分析了长沙市森林变化情况;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长沙市森林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表明:长沙市森林面积主要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基础建设投入和人口增长的影响,影响森林面积变化的主要因子是GDP、固定资产投入、年末总人口、人均纯收入、财政总支出、工业产值、年降水量7个因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咸宁市1977~2007年的茶园面积变化数据收集,利用动态度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对茶园面积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利用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从经济、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咸宁市茶园面积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咸宁市茶园面积总体上呈现萎缩趋势。在空间上,咸安区和崇阳县茶园面积萎缩最快,通山次之;嘉鱼、赤壁市和通城县的茶园面积变化相对较慢,嘉鱼县反而略有上升。影响咸宁市茶园面积变化驱动力因子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政策因素,其中茶园经济效益低、茶叶内部结构不合理、深加工技术差等起主要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咸宁市茶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武汉市居住区绿化建设中盲目追求风格不考虑实际环境效果;各类绿地空间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使用人的实际需要,利用率低;小区的植物配置缺乏生态意识。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建筑要结合绿地合理布局、扩大宅旁绿地面积形成生态走廊、满足居民的各项活动要求、植物配置满足生态位的要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西南丘陵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巴南区农户居民点用地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是否新辟地基建房"的因素包括:"风水"心理、自然灾害、宅基地来源和交通条件;显著影响农户"新辟地基建房占地面积"的因素包括:家庭常住人口数量、宅基地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宅基地政策法规的认知。对两者影响最显著的都为宅基地来源因素。由此可见,荒地或闲置用地为新辟地基建房的主要用地来源,且相对其他用地来源建房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在保护耕地不被占用的同时,政府应控制荒地或闲置用地建房超占现象,从而保护潜在的耕地来源。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了理论模型和提出10条假设的条件下,利用SEM模型从移民政策、移民收入、移民生产、移民生活、社会交往和发展驱动力等因素入手对宁夏5个行政村,共计201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通过模型验证,剔除了4条不成立的假设,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驱动力路径图。结果表明,移民生产和生活是最主要的驱动力;政府应该加大就业和教育等软环境投资;政策的投放和宣传要紧密结合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淮安市居住区绿化建设现状,分析了淮安市居住区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