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方 《北方园艺》1995,(6):29-30
保护地蔬菜施肥技巧纪方(山东省鱼台县农业局)蔬菜是一类生长周期较短、复种指数高,营养型多、需肥料大,对产量品质和卫生要求特别严格的经济作物。蔬菜施肥是蔬菜生产的重要措施,其直接影响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到人类健康和土壤环境条件.利用保护地生产蔬...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保护地蔬菜施肥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在保护地蔬菜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过量、施肥不合理及施肥技术落后等问题.现对保护地(冬暖大棚)蔬菜施肥过量和施肥不合理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林瀚 《蔬菜》1999,(8):26-27
保护地栽培设施,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环境,同时也为蔬菜害虫滋生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使害虫发生种类、数量和为害程度都明显增加,并日趋猖撅,成为大棚蔬菜生产的重要障碍,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南方保护地蔬菜常见害虫种类有:温室白粉虱、蚜虫、红蜘蛛、...  相似文献   

4.
《中国蔬菜》1996,1(5):12-0
江西、浙江保护地蔬菜生产技术考察江西、浙江保护地蔬菜考察组为了适应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大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南方“九五”期间保护地蔬菜生产技术发展设想,1995年11月22日至12月6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聘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科研、教学...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郊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已有2000多么顷,而且连栋大棚、现代温室等还在增加,使蔬菜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为丰富城市菜篮子作出新贡献;由于保护地蔬菜多样化和周年生产以及连茬作业,有利于病虫的滋生蔓延,已成为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为此,开展保护地蔬菜病虫种类和为害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为有效防治病虫害.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调查方法 (一)基地选择:在中远郊新的蔬菜生产示范区青浦县梅桥园艺场设立主要调查基地,并在南汇县下沙、宣桥和东海农场、五四农场;闵行区华漕、新泾和鲁汇;青浦县赵巷;嘉定区黄渡、徐行等;以及宝山区罗店、闵行区马桥和南汇县新场等引进温室,设立10多个面上的调查基地。 (二)蔬菜种类:主要以果菜类(番茄、茄子、青椒、黄瓜、甜瓜和草莓等)为主,还有部分叶菜类(芹菜、生菜、橄榄菜和草头等),豆类(食荚豌豆、豇豆和刀豆等)、以及长白萝卜、花菜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保护地面积不断扩大.在新建的保护地蔬菜中,除草剂残留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但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有时甚至误诊为病毒病,造成防治上的失误.笔者对2008年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蔬菜除草剂中毒事件进行了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蔬菜保护地生产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标志,是我市“九五”期间重点蔬菜生产技术推广项目。1986年以来,我市蔬菜保护地生产已形成一套较为先进实用的技术,对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增加淡季蔬菜花色品种,改善“菜篮子”供应,增加菜农收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实现跨世纪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市蔬菜保护地栽培还面临着一些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8.
大棚是一年建筑多年生产,对实现蔬菜均衡生产,周年供应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连作、重茬不可避免,又因受高温、高湿小气候的影响,经1~2年生产后,各种蔬菜的病残组织及土壤就成为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和越冬场所,加大了病虫的繁殖速度和侵染循环,苗期经常发生各种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沤根、灰霉病、瓜类枯萎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等.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培育无病壮苗,是获得蔬菜优质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通州地区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的蔬菜品种不断增多,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普遍应用,蔬菜复种指数提高到年均3.8茬,高的可达7-8茬,已有黄瓜、莴苣、小白菜等十多种蔬菜可以周年生产供应。由于蔬菜保护地生产和部分蔬菜品种周年生产制度的执行,蔬菜地原有的晒垡、冻垡等防治蔬菜病害的有效措施的采用日趋减少,蔬菜作物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随之被破坏,各种蔬菜病虫害趁虚而入,蔬菜病虫害的种类、种群和发生季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蔬菜的需肥特性及保护地土壤的特点,并从增施有机肥料、深施基肥、氮磷钾肥和微肥配合施用、根外追肥、深耕土壤等方面总结了保护地蔬菜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的发展,蔬菜病毒病扩展蔓延而成为保护地蔬菜的一个重要病害。严重的可造成整株死亡而影响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2.
北方保护地蔬菜土传病害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芳 《吉林蔬菜》2007,(3):43-44
保护地蔬菜生产在农业蔬菜生产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蔬菜种类单一,面积有限,轮作换茬困难。多年连作导致棚室蔬菜土壤中土传病菌增多,破坏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土传病害危害加重,影响蔬菜生长发育,抗病能力降  相似文献   

13.
对目前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形式、栽培模式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形式以温室和拱棚为主,而且出现了以露地--保护地相结合的周年生产模式.节能温室的投入较高,而且其生产规模及生产效益均优于拱棚.在种植模式上,以菜菜、粮菜周年生产体系为主,冀东地区主要保护地栽培模式是一年一茬和一年两茬.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以节能温室生产的一年一茬模式较优.但在周年生产中,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模式中的复种指数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适当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上,调整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冬春季蔬菜保护地栽培时,常因施肥不当导致肥害。主要原因是保护地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肥害产生的氨气、亚硝酸等气体不能有效地向外扩散;或因长期施用某种肥料,又缺少雨水及大量灌溉的淋溶作用,致使这些肥料在土壤中大量积累,造成蔬菜生理障害。现将几种蔬菜的生理障害介绍如下。一、氮肥过剩1.症状 果菜类蔬菜的叶片大而深绿,叶柄和节间较长,植株易徒长,叶脉间有时会出现黄化(番茄下部叶易卷曲),花蕾细长(瓜类的子房较小),果实生长缓慢,易落花、落果。番茄易得脐腐病,芹菜易得心腐病。2.发生原因 果菜类蔬菜在坐果前过…  相似文献   

15.
赵艳艳 《吉林蔬菜》2012,(12):32-33
保护地栽培,就是科学、合理地解决光和热,创造一种适合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用于蔬菜保护地栽培的设施称为蔬菜保护地。几年来我市蔬菜保护地发展迅速,栽培品种南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冷棚转向温室,商品菜基地逐年增多和扩大,规模效益显著,实现了蔬菜市场的四季有鲜,周年供应,蔬菜南下北上的局面已经形成。蔬菜保护地的种类很多,比如大、中、小棚、风障、温室等,温室是保护地中蔬菜栽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蔬菜根结线虫发生与危害严重,已成为北京市密云县设施蔬菜生产的障碍因子.为此,针对密云县蔬菜生产实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设施菜田杀线剂合理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吕铭钊 《蔬菜》2002,(9):26-27
随着保护地生产技术的日益推广,蔬菜生产面积越来越大,随之,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化学药剂防治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为降低病虫害和保障蔬菜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之农药的残留问题显得日益突出。那么,在保护地蔬菜的生产过程中,如何合理地使用农药,在提高药剂防治效果的同时,将农药残留量减少到最小已成为种植者关注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试验和调查,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依据不同病虫害——对症下药保护地内不同的防治对象,如细菌、真菌、害虫等,对药剂的反应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赵萍 《长江蔬菜》2006,(4):30-31
近年来,新疆保护地蔬菜面积日益扩大,早春种植的茄果类蔬菜基本收获完毕,夏秋季节利用保护地设施进行纱网覆盖栽培生产西葫芦,不但避免了杀虫剂污染,减少农药残留量,同时能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其中保护地蔬菜生产发展更为突出.到2004年保护地蔬菜设施栽培规模已迭5500公顷.产量达5.8亿千克.这为解决城乡蔬菜的周年供应.淡季补缺,丰富市民的菜篮子起到重要作用,也为农民开阔了致富的门路由于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地设施的特殊生态环境.为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种类、数量及危害程度明显增加.日趋猖狂.成为制约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严重障碍.严重影响着蔬菜的产量、品质和市场供应,也给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蔬菜保护地栽培经过多年的生产,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各种问题.针对保护地蔬菜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