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育雏前的准备1.1做好育雏前的消毒,育雏舍要求保温性好无贼风,电路要完整,消除鼠害堵鼠洞。进雏前育雏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墙壁用白灰进行粉刷,地面用3%的烧碱水喷洒。育雏用具用百毒杀彻底冲洗干净后放在舍内。按每1m3空间用高锰酸钾14g加水14mL、福尔马林28mL,密闭熏蒸消毒36h,然后打开门窗排出气体,无气味最好。1.2备好饲料及常用药品雏鸡应选用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雏鸡浓缩料。进雏前要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及添加剂,消毒药品: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百毒杀、强力消毒灵。常用药品:雏鸡旺、… 相似文献
2.
0~ 7周龄的鸡称为雏鸡。雏鸡是鸡一个生物学年中最关键的时期 ,其饲养管理水平的优劣 ,不仅影响育雏期成活率 ,而且影响到以后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 ,直接关系到养鸡场经济效益的好坏。笔者在某大型养鸡场从事养鸡生产多年 ,在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措施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介绍如下。1 把好进雏前消毒关按生产计划 ,在进雏前 10d左右 ,对鸡舍、饮水器、料桶等设备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如果采用地面平养育雏 ,垫料应在阳光下曝晒 1~ 2d ,然后将育雏所用的一切设备运到育雏舍进行最后一次全面彻底的薰蒸消毒。消毒时间不能少于 2 4h ,尽可能… 相似文献
3.
育雏是养鸡业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中大鸡阶段的健康状况、成活率、料肉比例。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下面谈谈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注意的几项技术措施,供养鸡场、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蛋鸡的饲养中,育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育雏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以后的经济效益。雏鸡在出壳至6周龄以内,由于其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生长快、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弱,抗病力差,敏感性强,胆小易惊、缺乏自卫能力等生理特性,在饲养管理上稍有不慎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为了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提高蛋鸡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0~4周龄的雏鸡,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强饲养管理,极易引起死亡。在育雏过程中要降低雏鸡早期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综合措施梁高宏广西梧州市种鸡场543002中图分类号:S831雏鸡的培育是养禽业中一个最为细致和最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成年家禽的生产力和种用价值。因此必须重视做好雏鸡的培育。据我场几十年以来采用笼上育雏和笔者多年来... 相似文献
7.
8.
从育雏期管理、饲养环境控制、卫生防疫与疾病防治等几方面阐述了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11.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雏鸡的选购育雏的易与难和成活率的高与低和雏鸡质量的好坏有直接关系,雏鸡质量的好坏和种鸡的饲养管理及孵化室的卫生又有密切关系,因此,购买雏鸡应到管理好的祖代场购买。虽然价格稍贵,但雏鸡质量好,品种纯,产蛋期生产性能高。在选雏时,可采用“一看二听三摸”... 相似文献
12.
每次需要进多少雏鸡,种鸡场能提供多少雏鸡,什么时候出雏,汇款手续等都要事先落实好,不可失信,以免落空或因其它事宜未能办好,空车往返,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蛋雏鸡的成活率,直接关系到蛋鸡场的经济效益,必须牢牢把握好育雏这一关键环节. 1 科学的饲养措施 1.1 雏鸡的饮水 雏鸡入舍后,应先用温开水配成3%~5%糖水,并在1 kg水中加入1ml维生素C,饮用2~3 h后,再投料开食.糖水饮用时间一般不超过6 h,以防止细菌在水中大量繁殖.连饮1周后,逐渐换成普通水. 相似文献
14.
陆文俊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97,(3):37-37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养禽业中的一个最为细致和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养禽业的效益。据我校实验场多年的实践和其他单位的经验,总结以下提高雏鸡成活率的综合措施,与同行共同探讨。1雏鸡的生理特点1.1体温较低、调节能力差。初生雏鸡的体温比成年鸡低25~35℃,从4日龄起逐渐上升。1.2胃肠容积小、消化机能也没有发育完善。在雏鸡阶段必须选用易消化、含纤维少的饲料,做到少添多餐。1.3生长发育快、相对增重快。如:肉用AA鸡初生体重约为5097周龄体重可达2.skg。1.4雏鸡性情既活泼又胆怯、自卫能力弱,容易受兽类伤害和怪声惊扰。1.… 相似文献
15.
鸡育雏是养鸡业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中大鸡阶段的健康状况、成活率、料肉比例。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以下浅谈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供养鸡场、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谢淑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5)
<正>刚出壳的幼雏消化机能比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差,除此之外,雏鸡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代谢能力也比较强,这些特点都决定了育雏的严谨性。本文分析了育雏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介绍了可以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几项技术措施。1育雏准备及雏鸡选择1.1育雏准备要制定一个完整的育雏计划,要检查好育雏设施的运转情况,同时要对育雏舍进行全面的、彻底的消毒,如可用2%的烧碱溶液喷洒墙面和地面。此外,可将育雏舍进行 相似文献
17.
18.
19.
雏鸡是指从出壳至7周龄阶段的鸡,雏鸡成活率是养鸡成败的关键,商运司种鸡场每年接蛋雏鸡10万余只,严格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使得雏鸡成活率可达97%~98%,经多年的饲养管理实践,总结出提高雏鸡成活率的综合措施,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