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发病情况
  黑龙江省铁力市一种鹅场,饲养1000只种鹅,于2~3月之间种鹅发生以卵黄性腹膜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过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用环丙沙星、氟苯尼考进行治疗,已全部治愈。因此,这些种鹅继续留做种用。同年5月份种鹅产蛋后,用这些种蛋进行孵化,在孵化的4批中,发现种蛋孵化率仅为50.3%~59.1%,在孵化后期胚胎及雏鹅早期发现大批死亡的现象,出壳后4d 之内雏鹅的死亡率达到54.2%。经过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鹅胚胎和雏鹅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2.
在养鹅生产中,雏鹅培育是养鹅的关键,为了提高成活率,雏鹅的培育应抓好以下环节。1强弱分群雏鹅强弱差异较大,必须根据出壳时间,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以免弱鹅因吃食能力差饿死,因行动  相似文献   

3.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鹅的非肠道传染性疾病的总称、鹅大肠杆菌随着鹅日龄的不同可出现多种病型,主要有败血症型、浆膜炎型、肉芽肿型、气囊破裂型、蛋子瘟型、小鹅肿头型等。其中鹅的蛋子瘟型能导致大批种鹅发病和死亡,发病率最高达35%以上,致死率高达70%左右,而且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还可以穿过鹅蛋蛋壳引起鹅胚感染,造成死胎增多、孵出率下降和弱雏鹅增加。雏鹅及仔鹅发病率增高,鹅群一旦发病,则不易根除,其发病率达45%~90%,死亡率可达10%-47%。  相似文献   

4.
在养鹅生产中,雏鹅培育是养鹅的关键,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雏鹅的培育应抓好以下环节。 1 强弱分群 雏鹅强弱差异较大,必须根据出壳时间,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以免弱鹅因吃食能力差而饿死,因行动迟钝而被挤死。  相似文献   

5.
雏鹅脐炎是刚出壳的雏鹅因脐部尚未完全闭合,导致各种细菌进入雏鹅体内发生炎症。一般来说,出壳较晚的弱雏,尤其是卵黄吸收不好的雏鹅在受凉等应激状态下易发生本病。对于本病,应以预防为主。搞好种蛋和孵化器的消毒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孵化制度,掌握好孵化期间温度、湿度和通风,孵化出优质健雏,尽可能降低弱雏率。在助产时要注意,需待雏鹅的尿囊血管枯萎后方可进行,避免伤着脐部。育雏期间要为雏鹅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前一周尤为重要,要防止受凉,火炕育雏时,炕面温度要适宜,防伤热和着凉,以保证卵黄吸收良好。对卵黄吸收不好的雏鹅用2%…  相似文献   

6.
在养鹅生产中,雏鹅培育是养鹅的关键,为了提高成活率,雏鹅的培育应抓好以下环节。 1 强弱分群 雏鹅强弱差异较大,必须根据出壳时间,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以免弱鹅因吃食能力差饿死,因行动迟钝而挤死。  相似文献   

7.
四季鹅,又名苍鹅、美鹅、瘤鹅。属中型肉用鹅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因其1个月下蛋,1个月孵化,1个月加料复壮,一季一个循环,故而得名四季鹅。刚出壳的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个体小,羽毛稀,抗寒能力和体温调节能力差,特别怕湿、怕冷、怕热,如果饲养管理不善,易引起疾病。因此,必须做好雏鹅的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雏鹅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进的传染病,各种日龄鹅都可发病.随着养鹅业的迅猛发展,鹅病也越来越多,近两年来笔者诊治了几群雏鹅发生大肠杆菌病而致大量死亡的病例,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问:雏鹅有哪些生理特点? 答:雏鹅出壳后,全身仅覆盖稀薄的绒毛,保温性差.3周龄时,才能基本适应外界气温变化.因此,在雏鹅阶段(0~3周)需要人工供给温度,以保证雏鹅的正常发育.雏鹅的消化系统不完善,消化能力弱,但是其生长速度快,小型鹅出壳70克左右,20日龄增长8~9倍.为此,在饲养上,最好喂给含粗纤维低、易于消化吸收的全价的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0.
1雏鹅的选择出壳后健壮雏鹅的卵黄和脐带吸收好,毛干后能站稳,活泼,眼大有神,反应敏感,叫声有力,毛色光亮,用手握住颈部向上提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部较大、血脐、瞎眼等弱雏要及时淘汰。2雏鹅的饲养管理2.1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为宜,开食前饮水要清洁卫生,并加入0.1%高锰酸钾,预防肠道病症。一般用小米蒸八成熟,再搭配切成适量细丝的青菜叶或嫩草叶,撒在塑料布上引诱雏鹅啄食,过2~3天再用同样的方法调教,经几次后鹅就会自动吃食。前3天主要是米饭,以后逐渐掺用配合饲料,1周后喂全价饲料,其配方:玉米粉48%,豆粕20%,麦麸12%,碎米10%,…  相似文献   

11.
在鹅的孵化过程中,高温使胚胎死亡率上升,孵化率降低,雏鹅弱,出雏时间提前,胚龄越大受高温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2.
一、按时开食。一般情况下,雏鹅最好在出壳后24小时内开食。开食前,饮以少量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雏鹅虽然脱离蛋壳,腹内还有胚胎发育后期未吸收完的蛋黄,此时,雏鹅没有饥饿感,开食前喂一些高锰酸钾水,能补充雏鹅出壳时体内耗去的水分,促进肠道蠕动,排出胎粪。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吸收体内剩余的蛋黄,并增强食欲、另外,高锰酸  相似文献   

13.
雏鹅生长发育极快,从出壳到3龄时,小型鹅种的体重比初生重增加6-7倍,中型鹅种增加9-10倍,其生长速度是任何家禽都不能与之相比的。雏鹅还具有调节体温能力差,适应性、抗病性、消化能力弱,新陈代谢旺盛等特点,因此,在育雏时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的幼鹅,在鹅的养殖中,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关键性环节。做好雏鹅的培育,提高雏鹅成活率,将对大力发展养鹅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冬春季是饲养雏鹅的旺季,雏鹅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鹅的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产性能。冬春季饲养雏鹅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去劣存优,严格淘汰:雏鹅应根据出壳时间和体质强弱严格淘汰。对表现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卵黄吸收和脐带收缩良好,将雏鹅仰翻能很快站起,应选留;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瞎眼、歪头等弱雏,坚决淘汰。同时要选留生产性能高的壮年母鹅后代作种用。  相似文献   

16.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在养鹅区,成年鹅发病较为普遍,尤其是母鹅产蛋期间发病,死亡率很高,俗称“蛋子瘟”。公鹅感染大肠杆菌,病变主要表现阴茎肿大,有大小不一的结节,通过交配可在鹅群中传播,是该病临床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近年规模化养鹅业的发展,雏鹅发病也很普遍,而且日龄也越小,死亡率5%~50%不等。本病常以4~8月份发病最多,雏鹅3~30日龄发病较多见,露天饲养时简易棚条件差、潮湿、卫生状况不良,发病和死亡率较高,天气突变和饲料单一往往成为该病诱因。治疗及时,死亡率则少,反之,则死亡较多  相似文献   

17.
雏鹅是指出壳后给温期的养育阶段,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这个阶段的雏鹅绒毛稀少,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与抵抗力都较弱,特别怕冷、怕热又怕湿,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造成死亡。北方大都饲养4月至6月上旬孵出的雏鹅。这时气候适宜,有利于雏鹅成活和生长发育,到了中雏阶段,能利用夏季生长茂盛的青草和秋季收获后的茬地放牧,既可节省大量精饲料、降低成本,又可培育出健壮的鹅只。刚出壳的雏鹅,本身调节体温能力差,为了防止他们之间打堆压伤或受热“出汗”而成僵鹅,必须人为地创造一定的外界温度,这样的温度约在26~…  相似文献   

18.
10~21日龄雏鹅的饲养管理 1.1 雏鹅的潮口与开食雏鹅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第一次吃料俗称开食.开食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雏鹅出壳24h左右,当大多数雏鹅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就可进行潮口.具体方法:将雏鹅放入篮中,将鹅篮浸入清洁的浅水中(以不淹到雏鹅的颈部为宜),让雏鹅自由活动和饮水3~5min,然后,将鹅篮提出水面放到温暖的地方,让鹅理干绒毛.也可在室内用小盆盛水潮口.经几次调教,便可以自由饮水.天气炎热,雏鹅数量较多时,可人工喷水于雏鹅身上,让其互相吮吸绒毛上的水珠.或用饮水器直接给雏鹅初饮;初次饮水可以刺激雏鹅的食欲,促使胎粪排出.  相似文献   

19.
雏鹅是指4周龄以内的小鹅。刚出壳的雏鹅比较娇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不能独立生活,只有人为地提供适宜的环境,雏鹅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那么,在育雏时应如何饲养管理才能保证它的成活率呢?1.潮口:即雏鹅第一次下水活动与饮水。一般直接先给雏鹅“初饮”,时间多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进行。但要结合雏鹅活动灵活程度掌握,如雏鹅行走自如,用手指试探时,伸颈张口,有食欲时,即可“初饮”。让其自由饮水3~5分钟,可刺激食欲,促使胎粪排出。2.开食:潮口后即可开食。开食常用碎米或雏鹅全价料作为精料,青饲料要求新鲜…  相似文献   

20.
鹅艾美球虫对雏鹅的致病性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纯种鹅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分别人工感染9日龄和18日龄雏鹅,进行致病性与病理学研究.以0.01×104个/只、0.1×104个/只、1.0 × 104个/只剂量感染9日龄雏鹅,死亡率分别为0、10%和60%;以0.5×104个/只、3.0×104个/只剂量感染18日龄雏鹅,死亡率分别为20%和75%.雏鹅发病的临床症状和死亡鹅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潜伏期5 d~5.5 d,病程3.5 d~4 d.病变主要在小肠下段,尤其是空肠后段与回肠前段最严重,呈急性出血-坏死性或出血-卡他性肠炎.大量配子体或卵囊寄生在肠绒毛基部尤其是肠腺上皮细胞中,引起肠黏膜上皮坏死、脱落以及肠壁水肿、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结果表明:鹅艾美球虫对雏鹅有很强的致病性;致病性主要发生在配子生殖阶段,是由大量的配子体或卵囊在肠腺上皮细胞内发育破坏了肠道黏膜组织结构与功能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