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加快石质山造林绿化步伐 切实提高营造林科学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安徽林业》2009,(6):18-19
经过多年的造林绿化,我省大部分荒山、荒坡、荒沟、滩涂地等易于造林的地块已基本实现绿化,而剩下的均是山高、坡陡、土壤瘠薄、岩石裸露等条件较差的高山、远山、石质山.由于在这些地方造林绿化劳动强度大、水源难以解决、造林成本高,长期以来这些山地成为人工造林绿化的"禁区".据初步统计,我省淮北地区和江淮之间的部分县(市、区)现有石质山场300余万亩,如能把这些石质山地绿化起来,将能使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1.5个百分点.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目前我省各级政府财力、社会个人收入已有一定提高和积累,全社会对造林绿化的共识业已形成,在石质山上植树造林的条件已趋成熟,淮北市和萧县、南谯等地已积累了不少开展石质山造林的经验.特别是淮北市不等不靠、自我加压,从2002年开始进行石质山开发,目前相山绿化已进入第八期工程,全市共完成石质山造林绿化8.5万亩.淮北市的成功经验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火炬树,具有易栽,易活,抗灾能力强,蔓延迅速,保存率高等特点,尤其在干旱无雨、土薄石厚、植被稀少、山高路远、运水困难的石质山场,更显示出栽植火炬树的优势.为确保火炬树造林成活率应掌握以下栽植要点:  相似文献   

3.
石质山由于立地条件差,造林困难、投资成本高,在很长时间内一直作为非宜林地而未纳入造林绿化范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造林技术的不断提高,推进石质山造林具有现实意义,也是拓展造林空间的必然选择。安徽省现有石质山20万hm2,其中已经造林2万hm2,仅占总量的10%左右,灭荒任务十分繁重。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石质山绿化需要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作支撑,同时也需要创新机制,整合社会力量参与造林。本文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安徽省石质山造林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岩溶石质山地因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给植被恢复造成诸多困难,不仅直接影响生态系统恢复,更严重制约着山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介绍了岩溶石质山人工造林及植被自然恢复技术,通过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植被覆盖度提高了26.75%,水土流失减少55%,具有显着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国土绿化》2013,(6):52
安徽省淮北市森林资源总量少,全市有1.3万公顷石质山地岩石裸露,立地条件极差,大部分石质山地因人工造林难度极大而被列为非宜林荒山。去年7月,淮北市林业工作站依靠《石质山地营造林技术研究与推广》科技成果,承担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其他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淮北市石质山地  相似文献   

6.
皖北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市石质山地造林已进行了10年,经不断探索、研究、分析、提高各项技术措施,总结出春季植苗造林、雨季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四种造林方法,严把整地挖穴(炸穴)、客土回填、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盖薄膜、垒鱼鳞坑保水埂7道关键工序,有效提高了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7.
淮北市石质山地造林已进行了10年,经不断探索、研究、分析、提高各项技术措施,总结出春季植苗造林、雨季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四种造林方法,严把整地挖穴(炸穴)、客土回填、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盖薄膜、垒鱼鳞坑保水埂7道关键工序,有效提高了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8.
淮北市是一座新型的能源城市,近些年来该市在狠抓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并立下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的目标。全市现有山场面积19.7万亩,沿山坡地12.5万亩。山场为石质,绿化施工难度大。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荒山绿化进程。首先,打造相山绿化精品工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2002年-2007年,严格按照炸(挖)穴、回填土、带土球栽植、浇水、  相似文献   

9.
以炼山造林为对照,研究了桉树免炼山轻度耕作法造林效果,结果表明:免炼山轻度耕作法造林可节约生产成本300元/hm2、增加立木材积20.4 m3/hm2.免炼山轻度耕作法造林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林地生态环境,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植被恢复项目 (以下简称天保植被恢复工程 )是从 2 0 0 1年开始实施的 ,包括5 4个县 (市、区 )、6个省直林区和 3个林场。经年底检查统计 ,当年完成封山育林 2 .5 0万 hm2 ,播种造林 4 .0万 hm2 (其中飞播造林 5 6 7hm2 、人工播种造林 1.95万hm2 、人工植苗造林 1.95万 hm2 ) ,分别占完成任务数的 4 8.8%和 4 9.8%。 2 0 0 2年全省天保植被恢复工程覆盖到 6 4个县 (市、区 )、6个省直林区和 2个林场。 5月份 ,省林管局同志对各地天保植被恢复工程又进行了督查 ,根据资料显示 ,截至 5月初全省已完成飞播造林 1.5 4万 …  相似文献   

11.
阳泉市郊区地处太行山中段西麓,因多年持续不断挖煤采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形成山体岩石裸露,植被稀疏,地下水位急剧降低。介绍了该区石质山区荒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2.
石缝造林新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高速公路两侧石质边坡的植被恢复而提出石缝造林这一新技术,总结了这一新技术的要点。通过在哈同高速沿线砂石料场、岩石边坡、风化石边坡、采石场废弃地等石质立地应用,结果表明:通过这一技术可使石质立地造林成活保存率总体达到90%以上,林木总体生育状况良好,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在陵川县多年的造林实践经验,总结出石质山区干旱阳坡抗旱造林技术.从选择抗旱适生的乡土树种、培育优质耐旱的良种壮苗、适地适树、推广运用抗旱造林技术4个方面阐述了石质山区干旱阳坡抗旱造林技术,对开展石质山区干旱阳坡造林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南谯区花山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南谯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林业产业化的决定》精神鼓舞下,因势利导,积极推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除现有生长较好的有林地和公益林保留在集体外,其他疏林地和石质山场全部拍卖给个人经营,目前已拍卖石质山场2.5万亩。南谯区花山乡山多田少,人均林地5.4亩,是个典型的林区乡。全乡林业用地面积5.8万亩,其中石质山场3.2万亩,由于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形成了大面积疏林地,多年闲置无效益。买断山场经营权后,群众采用大型挖掘机进行全垦整地,并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栽植了耐干旱、耐瘠薄、生长快、见效快的麻栎树,林下套种花生,实行以耕代抚。目前,全乡已改造石质山场1.5万亩。唐郢村卫郢组山场面积420亩,均为石质山场。从2003年开始,采取公开拍卖方式将山场承包给本组20户农民经营,承包期为30年,已改造300亩。组长张国兵等两户联合买山65亩,总投入3.6万元挖山、栽植、套种,两年来,已纯收入5.8万元。现林木长势喜人,五年后即可采伐,预计林木采伐收入3.9万元。目前,全乡石质山场改造已蔚然成风,一个新的麻栎人工林基地正在形成,石质山正在变成“...  相似文献   

17.
侧柏具有抗干旱、抗贫瘠等特性,是太行山林区石质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从造林规划设计、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幼林管护等方面介绍了侧柏造林技术,可为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江敏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2):97-99,104
在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白眉村白眉水库西侧山场90 hm2的水源涵养林火灾迹地,选择木荷、山杜英、枫香、台湾相思等阔叶树树种,采用不同整地方式和不同造林方式营造水源涵养林试验,2 a的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造林更新效果比较理想,选用的树种是合适的,采用带状整地并以营造混交林的方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湖南造林困难地类总面积达 10 0万hm2 。通过对 5个县 658hm2 试验示范林历时 9年的研究 ,解决了植被恢复技术问题。选出适宜的树、划种有马桑、芦竹、苦槠、牡荆和栓皮栎 5种 ,有发展前景的树种有柏木、铅笔柏和藏柏。选出了林分结构稳定 ,组成种长势好 ,可以肯定的有马桑十墨西哥柏浅层钙质幼年性岩性土等 6个配置模式。并提出和推广了撩壕整地和芦竹下挖上堆 ,施肥促长等造林技术。同时 ,定义了“三岩”造林困难地 ,提出了“三岩”造林困难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从土种的水平研究了树种与立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萍乡市湘东区荷尧镇荷尧村造林专业户熊启东启程赴京参加2000年全国“五一”劳动节表彰大会并作绿化家园造福百姓的经验发言。1981年熊启东用1710元在偏远的山场承包3.2hm2荒山,种上了万株杉木。在近20年又承包了花木场、果园等共计83.3hm2面积,总资产达800万元。多年来他还为千余户林农义务传授造林技术,赠送苗木3万株,价值近4万元林业劳模熊启东进京参加“五一”表彰大会@陈永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