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花木莲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花木莲是一种生长快、树形优美、花色美丽的优良绿化树种,通过对该种的芽苗移栽育苗和移植苗培育试验,阐述了红花木莲的育苗技术,为合理开发利用这一树种资源,发展林业经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杉木林下培育乳源木莲绿化大苗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14a生杉木林下套种乳源木莲 ,以培育乳源木莲绿化大苗为目标。经 7a试验结果表明 :上层杉木林保留株数 12 0 0~ 180 0株 /hm2 ,郁闭度控制在 0 3~ 0 75之间 ,林下乳源木莲生长良好 ,在自然状态下平均树高 5 6~ 6 1m ,平均胸径 4 6~ 5 4cm。采取间歇式半围法断根和整形、修枝、截顶等技术 ,能够达到控制高度 ,分拔超密 ,树形美观的效果 ,衬托出美的集群形态 ,可以快捷、经济培育绿化大苗。  相似文献   

3.
对木莲2种方法育苗及培育大苗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育苗方法齐苗时间、苗木总产量、移栽成活率、高生长节律等比较差异较大,采用大棚容器方法育苗,能够快速繁育木莲苗木,同时按木莲苗木生长节律施肥,能够合理为苗木提供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乡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针叶树大苗移植造林被公园、街道、庭院小区、堤防坝、景点等绿化工程广泛应用。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少,大风日数长,气候恶劣,树木生长缓慢,要想绿化出一定的效果,必须选用大苗。一、大苗移植的特点1、大苗移植造林的优点大苗移植在城乡绿化中可加快绿化速度,及时发挥针叶树种的绿化功能和艺术效果,因而它是一种早绿化、早成林、早见效的多、快、  相似文献   

5.
经过近2年对野生槭树大苗装箱培育试验,结果表明,装箱培育方式育出的野生槭树绿化大苗从叶色、形态、生长状况、苗木质量上看,明显高于对照平地育苗,利润是平地育苗的8.5倍,同时装箱育苗中的起苗、运输、栽植等环节不受季节限制,绿化栽植成活率100%,市场前景广阔,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选用容器苗造林,是乡土珍贵树种造林推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天然林修复等项目中提高林分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乳源木莲树干通直,是优良庭园观赏和四旁绿化树种,具药用、经济等价值。本文乳源木莲采用6种不同基质及4种不同型号容器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及不同的容器袋对乳源木莲苗期生长有影响,基质和容器型号对乳源木莲生长影响显著,基质和容器型号大小有交互作用。通过苗木质量、育苗成本、造林成本、造林成活率等指标对比综合分析,采用基质配比(树皮50%∶谷壳30%∶泥土20%)和容器直径10 cm育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灰木莲大苗培育及山地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引种树种灰木莲绿化大苗培育和山地造林对比试验情况,经2006年、2009年两次调查显示:灰木莲在西畴、景洪、安宁等地,生长量、萌发率、成枝率都高出对照的木兰科树种,在景洪,混交林生长量比纯林高,作为庭院树种和行道树的培育,特别速生,树形优美,树冠呈圆锥形。  相似文献   

8.
以无覆盖为对照,研究了30%遮荫度的黑色遮阳网覆盖(即70%的自然光光照强度);50%遮荫度的黑色遮阳网覆盖(即50%的自然光光照强度);70%遮荫度的黑色遮阳网覆盖(即30%的自然光光照强度),这4个处理组对1年生宫粉紫荆、灰木莲、火力楠、羊蹄甲、木棉、仪花的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反应。试验表明:夏季适度遮荫覆盖有利于容器苗幼苗的生长,宫粉紫荆、羊蹄甲和仪花耐荫性较强,火力楠和木棉有一定的耐荫性,在50%LI的光照处理下生长量高于其他处理组,但遮光度过高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灰木莲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其苗木生长差异性不大。6种树种观花树种幼苗叶片遮光度较低的条件下皆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过度遮荫都可能导致器幼苗叶片光合速率下降。6种树种不同处理之间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的变化基本与光合速率成正比,但胞间CO_2浓度的变化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9.
曲鸿燕 《国土绿化》2006,(12):38-39
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根据常绿针叶树大苗自身的特点和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提出在移植该大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参考。一、选树定形。常绿针叶树除四季常绿,具有绿化、美化功能外,还具有独特的园林构图艺术效果。因此,城区街道、公园、小区绿化种植的大苗,必须是树形优美不偏冠  相似文献   

10.
杨柳绿化大苗栽植后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全面实施及"四旁"绿化工作的全面开展,杨柳等绿化大苗得到了大面积的栽植。为了提高绿化成活率,应加大绿化大苗栽植后的管理工作。杨、柳绿化大苗栽植后的管  相似文献   

11.
槭树是辽宁省东部山区常见的绿化树种。通过对野生槭树大苗进行归圃装箱培育园林绿化用大苗试验,结果表明:槭树大苗采用木箱培育,苗木的生长状况、质量、形态、出圃栽植成活率都显著高于圃地育苗的各项株体生长指标;装箱培育槭树大苗的成本为平地育大苗的3.0倍,而经济效益却是平地大苗的8.5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油松大树栽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被认为是个适宜高海拔地区生长的树种。运城市在通道绿化中引进栽植,生长良好。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介绍了油松大苗在运城市栽植的经验和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近年来"八百里绿色行动"造林中大量采用带冠幅绿化大苗进行造林的实际情况,浅述了带冠幅绿化大苗栽植的含义,并对树种的选择以及在栽植过程中对绿化大苗的起运、修剪、栽植和管理等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居民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镇绿化美化及与之相配套的小区、道路、公园等绿化美化任务也逐年增多,但与之相适应的大苗数量有限。为了提高大苗造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架桥桥阴特殊生境条件的研究进行合理的绿化植物筛选,对桥阴环境质量改善、城市景观空间的美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选取洛阳市东西走向、南北走向的6座高架桥,分四季研究标准桥段桥阴的光照分布特征,并依据植物生长光环境需求对桥阴空间进行分区,以此筛选出30余种适宜不同分区的绿化植物。研究表明,桥阴空间光分布基本呈现单谷变化的趋势;南北走向桥体整体光照强度优于东西走向桥体,桥体高宽比越大,桥阴空间采光越好;桥体隔离缝对其正下方狭窄区域光照有增强效果。高架桥桥阴存在植物生长“死区”和强光照区,因此,依据实测桥阴光照进行合理绿化是改善景观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福建沙县进行杉木林下套种闽楠试验,分析生境与容器苗选择对闽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窗较林冠下生境能显著促进闽楠幼树的树高、地径、冠幅、当年抽梢的生长,显著增加闽楠幼树的一级侧枝数量、一级侧枝长度、抽梢一级侧枝数量、抽梢一级侧枝密度,树冠圆满度显著变小;采用2年生容器大苗造林较常规1年生容器苗造林可显著提高闽楠幼树的树高、地径、冠幅、当年抽梢,增加闽楠幼树的一级侧枝数量、一级侧枝密度、一级侧枝均长、抽梢一级侧枝数量、抽梢一级侧枝密度,但树冠圆满度变小;容器苗因素在闽楠幼树生长和树冠特征因子方面影响作用大于生境因素,两个因素仅在抽梢1级侧枝数量方面存在着极显著性交互作用。应用容器大苗造林法,创造林窗生境和在林窗生境栽植是提高林下闽楠更新层培育成效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乳源木莲进行不同基质配比、容器规格、营养液施肥、苗高生长节律等管形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培育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苗的理想基质材料应以泥炭、鸡粪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型基质为主,容器规格大小与培育期限和苗龄是密切相关的,采用N、P、K配比3:2:1、1:1:1两种配方营养液配方施肥可促进苗木生长发育和根系成团,提高苗木综合质量;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苗的年高生长进程呈现慢—快—慢的“S”形节律,存在着明显的速生期,在该期内的苗高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城市园林绿化及旅游区、风景区、公园、公路两旁等绿化美化中普遍采用大规格的苗木进行栽植。大苗具有成形快、效果立竿见影、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等特点。但由于青海省湟中县地处西北,受气候等原因的影响,绿化用针叶及常绿树种经常需要从外地引进。由于苗圃地环境与绿化地环境差异较大,容易造成移植苗木大量死亡,造成大量资金及劳力的浪费。为了提高移植苗木的成活率,可采用以下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哀牢山黄心树幼苗人工控制实验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黄心树幼苗的生境选择特征,将其幼苗分别移栽到森林生境及人工遮阳生境中,对其相关生长指标和气体交换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心树幼苗具有较好的耐阴性,在低光条件下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林窗中心的黄心树生长指标显著高于林冠下,在林窗中心,更有利于黄心树幼苗的存活及生长。土壤含水量是影响黄心树幼苗存活率及其生长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黄心树幼苗的定居和生长。光照强度是影响黄心树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黄心树幼苗各项生长生理指标都随光照的增强而增大。黄心树幼苗在相近光照强度的人工遮阳环境中,比在自然森林生境中生长状况要好。但黄心树幼苗在较低的光照条件下,其生长对土壤水分含水量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在江苏南京地区引种大叶冬青绿化实践表明,大叶冬青幼龄耐荫性较强,苗期生长较慢,3a后生长加快。全光照圃地5a(2年苗栽植)仅高2.5m、D1.32.6cm;侧方遮荫对3~4a苗成活及生长有良好促进作用。将这一研究结果用于中山陵风景林杂阔林林相改造,下层种植,异龄复层混交。在郁闭度0.5~0.6的上层杂阔林环境条件下,成活保存生长较好,9a时能形成4.50~5.00m高的下层常绿景观;类似半照的林缘和行道绿化,有用于景观改良的潜力。在郁闭度0.70~0.80的杂阔林下,大叶冬青生长较差,不宜用于林相结构调整与森林景观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