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昆虫过冷却点的影响因素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体液可以耐受0℃以下的低温仍不结冰,这种现象称为“过冷却”.当外界温度继续下降到一定温度时,虫体开始结冰,此时的虫体温度即为过冷却点.过冷却点可被用来代表昆虫的耐寒性,因此在昆虫耐寒性研究中常常需要测定过冷却点.有多种因素影响过冷却点,笔者从环境因素与食物、昆虫发育阶段与生物学状态、含水量与生化物质以及冰核物质4个方面综述了昆虫过冷却点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发挥作用.研究昆虫的过冷却点对于认识其抗冻耐寒特性与机理、保护益虫、防治害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种测定昆虫过冷却点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巴赫梅捷夫(BaChmetjew,1909)用电热测温法测定昆虫住低温下的体温,创立过冷却学说以来,国际上多用昆虫的过冷却点来表示昆虫的耐寒性(Sacharov.1928~1930Lozinalozinskii,1935~1937;Sieger,1946;Asahina,1954;Barnes,1956),从不同种昆虫耐寒性来推断它的分布区、种群消长动态等。国内专门报道昆虫过冷却点的论文甚少,可能与测定方法存在一定困难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昆虫耐寒性研究的文献并结合低温暴露实验,表明低温对美洲斑潜蝇耐寒性的影响是显著的,其存活率为0%时的温度为-15℃,高于宁夏冬季平均最低气温-20.1℃,说明美洲斑潜蝇在当地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其越冬存活的主要场所是冬暖式蔬菜大棚及大小拱棚。  相似文献   

4.
昆虫的耐寒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生活在温带和寒带的昆虫,都面临着一年一度的冬季低温的威胁。它们是如何渡过寒冷的冬天,其耐寒机制又是怎样?是昆虫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种群数量预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本文就是昆虫的耐寒性及其机理,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测定昆虫过冷却点,是研究昆虫耐寒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测定时需要用康铜丝与铜丝制成热电偶固定于虫体上进行。过去热电偶是用硼酸作助焊剂烧焊而成。不但结点大,不牢固,而且灵敏度亦不高。对体型微小的昆虫更难测定。为此,我们在基础部张纪樵老师协助下,经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摸索出用低压电焊来代替硼酸烧焊。此法不仅设备简单,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6.
冰水浸苗对不同甘蔗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以耐寒性较强的新台糖16号(ROC16)和耐寒性较弱的新台糖22号(ROC22)为对照品种,与6个甘蔗新品种进行耐寒性比较,研究低温冻害对甘蔗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的耐寒性差异。结果表明,8个品种3种不同冰水浸苗时间处理的平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均有上升,而平均根系活力和SOD活性均有下降。综合得出以下结论:参试的6个新品种中赣蔗18号和桂糖94—119的耐寒性优于耐寒性较好的对照品种ROC16,台引2号的耐寒性比ROC22差,桂辐98—296、桂糖00—122和桂引9号的耐寒性介于ROC16和ROC22之间。  相似文献   

7.
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寒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利用5个栽培品种与东乡野生稻杂交组合研究了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寒性的遗传。根据1叶1心S(5+1)℃处理6d,常温下恢复10d后的成苗率,各组合间的耐寒性差异均由两对重复基因所控制,东乡野生稻的耐寒性为完全显性,且发现东乡野生稻的细胞质对耐寒性有影响。从F2代分离出强耐寒株,表明利用东乡野生稻强耐寒性导入栽培稻中是可能的,进一步提高现代籼粳栽培品种耐寒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水稻耐寒性品种的苗期耐寒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以竹青等耐寒性品种作对照,对耐寒品种云恢72及其杂交后代的耐寒性进行鉴定;并通过对2003年试验材料的干、冻前、冻后的电导率测定和冻害对茎、根重影响的调查,筛选出耐寒性极好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直254和1401。  相似文献   

9.
油松大蚜又名"松大蚜",是一种生长于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的分雌雄两种的昆虫。而油松是生长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树木,其抗旱、耐酸性土壤,有较好的耐寒性及抗贫性,能在我国华北土壤贫瘠地区生长。而油松大蚜是一种主要寄居在油松上的昆虫,它们呈黑褐色,体型小,翅膀和胸前花纹呈现"X"状,寄居在油松上对其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危害。本文根据油松大蚜和油松生活的习性来探究温度对两者生命体征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由此来对油松大蚜进行除害,保证油松能够健康、安全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蔗常用亲本耐寒性与耐寒性评价性状的变化特点,为选育耐寒甘蔗品种及降低霜冻对甘蔗生产的危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02个常用甘蔗亲本在霜冻易发地区四川省资中县进行2年新植蔗(2017P和2019P)和3年宿根蔗(2018F、2019S和2020F)田间自然耐寒性测试,并进行性状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广义遗传力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低温环境下不同甘蔗亲本受害性状的类型和受害程度存在差异,宿根蔗较新植蔗更易受害;冷害或轻霜冻时受害性状与部分农艺性状呈显著相关(P<0.05)。甘蔗的低温受害性状受亲本、年度及其互作影响;株受害率属高遗传力性状,在冷害和轻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茎长受害率和节间受害率属中等遗传力性状,受低温影响程度较小,均可用于耐寒性评价,但以节间受害率为评价性状效果优于茎长受害率;绿叶百分率在年度间变化较明显,在发生适度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合并分析时亲本方差占比明显下降,遗传力有所下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7P和2019P不宜用于亲本耐寒性评价;在测试亲本中,58.89%亲本的耐寒性属较好及以上,23.53%属较差及以下。【结论】甘蔗亲本的低温...  相似文献   

11.
甘蔗杂交组合耐寒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甘蔗不同耐寒亲本杂交组合耐寒差异与遗传特点,选用8个耐寒性不同的甘蔗亲本配制9个杂交组合,用F1代无性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进行耐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甘蔗不同杂交组合耐寒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耐寒表现受到母本和父本的共同影响,且母本的作用强于父本.按亲本耐寒性,强×中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的机率为70%~90%;强×弱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的机率为60%~70%;中×中或中×弱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机率的为30%~40%;弱×强或弱×中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的机率为15%~30%.进一步进行耐寒表现主效因子估计发现,在研究群体中存在主效因子,且估计的结果随组合与性状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2.
冰水浸种对不同甘蔗品种出苗率和幼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为对照品种,对6个甘蔗新品种和对照品种的种茎进行0℃冰水混合液浸种8、16和24h后种植,研究低温冻害对甘蔗出苗率和幼苗素质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的耐寒性差异。结果表明:0℃冰水浸种8h以上的甘蔗出苗率和幼苗素质随着冰水浸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参试的6个品种中赣蔗18号和桂糖94—119的耐寒性与耐寒性较好的对照品种新台糖16号相近;台引2号的耐寒性比新台糖22号差,桂引9号、桂辐98—296和桂糖00—122的耐寒性介于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之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温度对黑龙江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吉单261号、吉单505号和龙丰2号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对玉米播种-出苗、出苗-抽雄、抽雄-成熟的影响。[结果]不同玉米品种的吸水量各异。低温时种子吸水速度明显降低,种子萌发时,低温主要影响种子的吸水量和吸水速度。玉米生育后期,低温主要影响籽粒灌浆速度。吉单261号有较强的耐寒性,其次为龙丰2号,吉单505号耐寒性最差。[结论]低温品种间吸水速度差异明显,可将低温下种子吸水速度作为不同品种玉米的耐寒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早稻早熟品种甬籼15的苗期耐寒性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对甬籼15秧苗生长影响较小,在大田常规育秧方式下成秧率较高,移栽后返青起发快,比对照嘉育293具有明显优势,比对照中早39也稍好,证明其苗期耐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对在阳江市种植面积较大的几个甜玉米品种进行耐寒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美夏珍、田蜜2号的耐寒性较好,粤甜10号、粤甜15号耐寒性中等,金凤5号、金凤9号的耐寒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6.
以母本华矮11、父本华大麦6号和华矮11/华大麦6号122个株系的DH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耐寒相关形态指标来选择耐寒性强的大麦株系。结果表明,大麦苗期幼苗匍匐性越好,其耐寒性也越强,更能安全度过低温寒害;返青期前,SPAD值与其耐寒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成熟期空秕率、产量与SPAD值相关性不显著,说明该株系的耐寒性遗传受多种数量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干旱霜冻条件下甘蔗耐寒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解干旱霜冻条件下甘蔗性状变化特点与评价品种耐寒性,选用国内外21个甘蔗品种(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开展了耐寒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轻霜冻前后的甘蔗锤度、绿叶数和光合速率发生明显变化,且耐寒性差的品种下降较多,但仅有重霜冻后的茎长冻损率、节间冻损率、绿叶百分率与轻霜冻后的锤度和锤度变化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选用茎长冻损率、上位叶绿叶百分率进行甘蔗耐寒性评价更为简单易行。耐寒性评价表明,在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选育甘蔗品种,如果未经过耐寒性鉴定,选育的新品种其耐寒性表现好和较好的机率将低于30.0%,而表现差和较差的机率将高于60.0%。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对菠萝幼苗膜透性·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新华  孙光明  叶春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374-8375,8411
[目的]研究菠萝优良品种的耐寒性。[方法]研究了低温胁迫条件下,10个菠萝品种幼苗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MD-2、台农16号的耐寒性较强,巴厘、巴厘突变体、台农6号、台农13号、台农17号、台农19号耐寒性中等,无刺卡因、珍珠的耐寒性较弱。[结论]电解质渗漏率、MDA的含量可以作为菠萝耐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9.
几种水体生态改良型植物的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相对电导率的测定与半致死温度的确定,表明5种水体生态改良型植物的耐寒性存在差异,其中千屈菜与再力花的耐寒性较强,梭鱼草与水生美人蕉的耐寒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南方根结线虫耐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根结线虫适生区域不断北移,危害范围不断扩大是其对低温环境的不断适应的结果,也是其种群生存和发展生物学机制耐寒性变化,是其生物学特性中一个重要特性。笔者从南方根结线虫耐寒性研究方法、耐寒性与环境变化关系、耐寒性与耐寒策略关系及耐寒性与耐寒物质关系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对南方根结线虫耐寒性机理的探索提出展望,以期为其发生提供预测预报,为根结线虫的防治策略制定、防治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