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沙江流域防护林树种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金沙江流域山地系统多样性的特点,提出了本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中树种选择、树种配置的依据和方法,介绍并讨论了头塘小流域试验示范区树种选择和配置研究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2.
《河南林业科技》1993,(2):47-48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赵本虎等1984年开始进行杉开木混交造林树种的选择研究。根据选择伴生树种的原则,选出漆树、水杉、桤木、灯台、柳杉、檫木、香樟等7个树种作为混交树种进行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3.
洱海东岸面山岩石裸露、土层瘠薄,自唐代以来即无森林。1991年开始用柏类树种、滇橄榄、高山榕、车桑子等6树种进行造林树种选择试验研究,在试验地海东观音阁栽植,1992年、1993年夏、冬两季调查结果显示,种植的柏类树种及撒播的车桑车等4树种在该区表现适应,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华家岭林带人工低产林改造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家岭林带进行立地类型划分,改造树种选择和混交模式等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半干旱区人工低产林更新改造的技术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在人工纯林中进行树种改造,以针阔灌混交为佳;改造树种选用云杉、油松、落叶松和作为混交林伴生树种的沙棘。  相似文献   

5.
滇东南半干热地区造林树种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滇东南半干热地区的环境特点后,以“气候相似论”及植物地理学原理为依据,提出了选择试验树种的原则,论述了主要试验树种的特性,对试验树种的分析表明,下列树种适宜于在半干热石质山地选用;云南松,加勒比松,墨西哥柏,冲天柏,直干桉,赤桉,羽叶山黄麻,银荆,新银合欢,车桑子,苦刺花、石榴。  相似文献   

6.
在东江中上游特定的气候条件和特定的紫色红壤上,开展了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试验。初步选择出具有固氮改土能力的肯氏相思、绢毛相思和大叶相思作为严重水土流失紫色红壤地区的先锋树种;选择了慢生的伴生树种红锥和海南红豆;在辅以人工施肥的情况下,选择了速生树种桃金娘科的尾叶桉和红胶木。在先锋、速生和慢生树种,以及乔、灌、草相互结合的技术措施指导下,营造的水土保持示范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保持水土效果。  相似文献   

7.
昆明地区荒山造林树种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昆明地区大面积宜林荒山的特点和课题的目的要求,进行了树种选择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银荆、墨西哥柏、旱冬瓜、冲天柏、柳杉、藏柏、华山松、滇石栎、槲栎、麻栎等树种,可以在滇中宜林荒山造林中大面积运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昆明地区大面积宜林荒山的特点和课题的目的要求,进行了树种选择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银荆、墨西哥柏、旱冬瓜、冲天柏、柳杉、藏柏、华山松、滇石栎、槲栎、麻栎等树种,可以在滇中宜林荒山造林中大面积运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高原寒旱山地进行造林试验,调查分析不同坡向、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造林树种、不同造林季节以及采取地膜覆盖造林方式下,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试验表明,选择抗旱树种、采用汇集径流提前整地、地膜覆盖抗旱造林措施,以及选择阴坡地春季造林,可以提高寒旱山地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造林树种单一、病虫危害严重的局面,巴彦淖尔市从1998年开始引进河北杨和国槐等56个新树种。通过育苗试验和区域造林试验,按照抗寒性分级,采取苗期选择、造林选择和综合选择的方法,筛选出河北杨、国槐、白蜡、三北1号杨、桧柏、丁香、连翘、卫矛、红叶小檗等9个树种,不仅为河套地区及其类似区域的农防林、用材林建设和城镇道路绿化提供了新树种和相应管理技术,而且为该地区的树种选择和引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近5a来南康区工程项目造林绿化,个体、民营企业营造工业原料林和用材林工作实践中,对造林中未做到适地适树来选择造林树种走了弯路,致使造林林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谈谈适地适树在造林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慈溪市桥头镇城镇森林建设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桥头镇镇域、集镇区、街区3个层面分析其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生态效益优先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规划思路提出城镇森林规划理念、建设模式及实施措施,建议构建"一核两片四轴八带多点"的城镇森林生态系统,以期促进城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在滇南热带地区造林地进行林农间作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文章选择了6个热带亚热带速生造林树种,定植于景谷益智乡斗母信村造林地上,对每一树种分别采用林农间作管理和一般管理(每年进行两次砍草和铲塘)的两种方式进行幼林管理;定植后3 a时测定保存率、地径、树高、冠幅生长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林农间作方式管理造林林地平均可以提高保存率10%,加快地径生长1.98~4.30倍,加快树高生长1.89~4.51倍,使造林地提前1~3 a达到郁闭,而使造林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减少林地抚育的年限和抚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14.
对引进11个毛白杨新无性系,在造林试验获取各无性系生长、形质指标,以及抗病性状等数据基础上,进行了多性状选择。结果BT17、51L-7、193、175、196、BT18、BT85等7个新无性系生长快、不蹲苗、破腹病率低,适应性强,材积生长比对照增益180.35%,是大连地区造林优良新品种,其中193、BT17、BT18为雄性不飞絮无性系,又是城镇绿化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15.
对连城县18个乡镇的天然林面积和树种组成分析表明:全县天然林面积比例为72.64%,以针叶树种为主的天然林占57.75%,纯阔叶林仅占4.89%;不同针阔比例的天然林面积,随着阔叶树比例增加呈递减趋势;全县天然林阔叶树权重为0.4,乡镇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18个乡镇被划分为4个不同天然林阔叶树比例类型;综合评价认为,全县天然林比例大,阔叶树种丰富,但干扰严重,天然林面积呈减小趋势,森林结构退化,个别地段出现逆行演替。  相似文献   

16.
东阳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东阳市的古树名木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进行实地测量、数码拍照,并建立电子档案。经普查,全市共有古树名木8140株,隶属33科52属63种。分析了在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着缺乏经费、保护意识不强、农村的古树名木管护难到位等问题。提出了今后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建立香竹引种保存试验基地,从云南省金平县分水岭自然保护区丫口引种550丛香竹种,研究香竹引种和管护技术,并打造香竹观赏示范园。研究发现,在钢架大棚内采用砂壤土作引种基质,选用粗3cm以上的2a生母竹,采用100×10^-7的ABT号生根粉溶液浸泡根部30min,能够明显提高香竹引种的成活率,最高成活率可达88.5%。  相似文献   

18.
穗花杉是第三纪残遗、濒危物种,曾广布于欧亚大陆,现仅间断分布于我国南方中山地带,地跨北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以湖南绥宁县神坡山和江华县大锡乡穗花杉林为重点,对国内主要分布区进行了调查,对穗花杉的分类,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群落特征与演替规律,繁殖与保护利用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将其置于红豆杉科,并单独将穗花杉属成立一个族较为恰当.该树生长缓慢,结种量少,雌树少、雄树多,对生境要求严格,所以种群数量少,一般呈零星分布状态.采用在半自然生境育苗和种植的方式进行适地保护,简单、经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文山州草果萎蔫性病害病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确定草果重大病害草果萎蔫病病原,解决其防治关键技术问题,在云南文山州的马关县仁和镇木腊村、古林箐乡瓢厂村草果种植区采集草果萎蔫性病害植株典型病征标本,进行切片、鉴定和按照柯赫氏法则分离、回接、鉴定。结果表明,镰孢属Fusarium sp.菌株是草果萎蔫性病害发生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围小丛壳属Glomerella sp.(无性型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也能导致草果萎蔫性病征,同属于草果萎蔫性病害致病微生物。  相似文献   

20.
在新疆墨玉县卡瓦克乡荒漠与绿洲的过渡地带对天然植被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现状调查,分析了种子库组成、种子库储量、种子库多样性及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范围内土壤中活性种子从总储量上来看较低,且随着距离河岸越远,土壤种子库储量下降越快.调查显示,研究区共有10种分属6科的植物,但各植物种的种子数量分配极不均匀,种子库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